4月16日,广州召开全国性穿山甲救护研讨会,穿山甲将得到更加有效的救护

穿山甲小知识

穿山甲又称“食蚁兽”,地栖性哺乳动物,多居于亚热带落叶森林,身披鳞甲,雌腹下有双乳,体形狭长,四肢粗短,尾扁平常,吻尖舌头长,无牙胆小,趾爪长善打洞以食蚁,喜夜行,视觉弱,嗅觉敏,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019年4月10日一批穿山甲被从盗猎者手中截护出来,其中还活着的有21只,经过抢救至4月16日仍然活着的仅有5只。

中国绿发会穿山甲工作组受有关部门委托负责救护这批活体穿山甲并发起志愿者招募令,通过各方爱心人士的努力终于在会议的前一天深夜招到了两名兽医工作者。

4月16日早上,广州下起了瓢泼大雨,但恶劣的天气仍然止不住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热心人士的脚步,北京时间上午10点正,穿山甲救护研讨会在广州市燕岭大厦十九楼会议室正常召开,来自湖南、北京、广东等各地穿山甲救护专家展开了救护研讨会议工作。

会议上,各方穿山甲保护专家积极提出现在救护穿山甲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发表了意见。

专家指出,我国才进入研究穿山甲保护援救的路程,救助经验不足,很多时候更多地依赖于穿山甲自身的免疫和自愈能力,对于死了的穿山甲不作深入研究总结,处理可谓粗暴。

被救穿山甲存在的表层问题

1.被救护的穿山甲是马来穿山甲,非本地野生,适合生活在二十来摄氏度的低海拔森林及次生林,不适合广州气候。
2.食物为多类蚁性动物,喂食时仅有一种蚂蚁,可能造成了营养不良现象。
3.被捕猎者灌了大量沙子、玉米等。
4.体内含有大量甲线虫,腹下有多路爪伤。
5.排便受阻。

采取措施

加强野外环境研究
提高医疗设施
通过交流规范化
联合全国穿山甲保护组织共同制定救护标准
实时观察穿山甲,数据分析其情况
简化程序,为穿山甲提供更加充足有效的治疗时间
对穿山甲进行精神鼓励,营造良好的救治氛围
喂食时加入几丁质
研究制定最有效的饲料配方
随时做好救护穿山甲的准备
等待穿山甲情绪稳定再治疗,避免对穿山甲造成更大的刺激
对不能自主进食的穿山甲采取食物管输
提供充足的水的补充

发现:

穿山甲唾液腺发达

病毒抵抗能力差

皮肤愈合能力强

舌根在喉咙里头
用嗅觉来感知食物

▲▲▲▲▲▲▲▲▲▲▲▲▲▲▲▲▲▲▲▲▲▲▲▲▲▲▲▲▲▲▲▲▲▲▲▲▲▲▲▲▲▲▲▲▲▲▲▲▲▲▲▲▲▲▲▲▲▲▲▲▲▲▲

救护结果

不论救护结果如何,不能给救护工作人员太大的压力,总结救治过程的经验,为下一次救治提供方便,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了解动物的身体结构组织。

在各方努力下,会议在当天中午11点47分结束,经过此次会议的讨论,相信对于穿山甲的救护治疗工作将得到改善,能够救活更多的穿山甲。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同时,希望更多的热心市民一起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尊重生物的多样性,同活在这片天空之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