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仪式感!这种教育模式很独特
想跟校长喝杯茶、聊个天吗?先把你的衬衫和校服西装熨得笔挺吧。朋友老张13岁的儿子,这学期转学到一家名闻遐迩的私立学校就读。在老张眼里,儿子的学长们拿到多少名校的offer是次要的,作为家长,他看中的是这所学校令人感动的仪式感。
举一个例子,所有的学生寝室都预备了熨衣板和蒸汽熨斗。不管是参加周一的升旗仪式,还是参加学校合唱团的表演,抑或是找校长谈话,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衬衫和校服西装熨得笔挺。为了贴合小男生们正在蓬勃发育的胸膛,学生手册上要求男生的衬衫要熨出12条线,正面8条,后背4条。新生们没干过这事,高年级的学长就来手把手教他们用大头针别出形状与间隔,再用蒸汽熨斗上下仔细地熨烫。周日的下午或晚上,学生们轮流使用蒸汽熨斗,肃穆与认真,敬畏与庄严,像潮水一样漫过他们稚嫩的身心,将他们的心神洗濯一新。
一开始,有家长觉得学校这样要求十二三岁的学生,特别是皮猴儿一样的男生,有点苛刻。对于这一点,校长是这么解释的:所有的自律,一开始都来自他律。有制度约束你,成全你,促使你养成清醒、周正、律己甚严的习惯,孩子们将受益一生。校长本人也是这么做的,他规定任何学生都可以提出书面申请,要求“与校长谈谈”。他也会正装与学生会面,他也会亲手熨烫衬衫,前襟8条线,后背4条线,毫不马虎。校长把他与皮娃儿的见面,定义为:“两个想法成熟的男人坐下来谈谈。”为着这份慎重感,他也花半小时熨烫自己的衬衫。对仪式感的推崇与敬畏,让孩子们觉察到坚持带来的收获。每个人都在社交平台上为自己的新年愿景打卡,自觉接受大家的监督。发誓要读完英文原著的,每天报告自己的阅读进度与感想;学国标舞的孩子,每天晒习舞视频;老张的儿子为减肥健身,每天坚持长跑5公里,从寒风凛冽跑到春暖花开,每天都在咕咚上打卡,晒出自己的跑步路线与配速。
坚持100天,再愚钝的孩子,也会明白生活中的仪式感,是如何战胜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怠惰、马虎、潦草与苟且,让自己如一棵松柏,向着天空,笔直地挺进。
老张至今还记得自己上中学时的经历。30多年前的农村中学,高考生们成天埋头学习,无暇顾及个人卫生,头发多日不洗不梳,像油亮蓬乱的鸟窝。高考前两天,班主任要求大家集体放下书本,到操场上去。到了洗饭盒的水池边,大家都惊呆了,老师们准备了20只崭新的脸盆,要求孩子们为同伴洗头。老师自掏腰包买了肥皂,在温水中化出浓浓的皂汁,一一倒入孩子的手心,看着他们揉出泡沫,洗出蓬松清香的头发和干干净净的手脸。孩子们如不相识一样互相观望,捂嘴偷乐,带着些许恍惚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是的,不过是赶在高考前洗了个头而已,他们却能感应到比誓师大会更有效的振奋感,感应到板结贫瘠的内心深处,忽闪忽闪地钻出了绿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