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互骗:贵州告急之八

一方面这个贫困人口都是农民,所以限制了官方决策者的想象,以为只有搞农业才是正途,另一方面,农业在官员眼里是一个不交税的行业,所以觉得这是优惠的条件,也许更容易获利,这完全搞懵了方向。其实,正因为农业的低效益特点和对民生的必要性,使得全世界的政府(不管什么体制)都知道不能没有,也就不得不补贴着存在。
对于农业的补贴,必须是常规的和普惠的,这样,农业的生存状态才会正常。食用菌产业扶贫显然是官员们僵化思维里唯一认为(实际上没有认为只是无知)可能的途径,所以粗暴的人为干预,初步结果证明很难好的了。
这几年流行“菌文化”,老实说,中国很多事情就是死在“文化”两个字上。贵州这种文化平均水平偏低的地方,必然是文化的重灾区。我从不认为食用菌产业包括了“菌文化”,而且食用菌产业的从业人员也不是太有文化,包括我本人,虽然不是文盲,也是文化盲。我感觉“菌文化”就是寄生在菌业上面的一个毒瘤,中国有多少“菌博”就意味着“菌文化”从菌业吸了多少血。这个和暴发户拜庙有得一比:许多“先富起来”的人,都是毫无道德节操坑蒙拐骗起家的,口袋里多几个钱了就开始求“菩萨保佑”,并不是缘由菩萨让他致富了,而是有钱后却没有安全感才盼望“菩萨保佑”。搞菌业的如果有点模样了,就要附庸风雅搞点“菌文化”,大概也是觉得光有钱不一定被人看得起,必须得有“文化”,这样一来,“菌文化人”才能在菌业里面有点说话资格了。中国的菌业各种“博物馆”,从庆元的香菇博物馆到全国各地的各种涉菌馆,都比不上任何一家道观的香火,无非如夜壶样,只是仪式需要才开门而已。
政府决策都不依赖科学的时候,“菌文化的”所谓的科普功能也是瞎掰,科普普什么?普文化故纸堆吗?那玩意只需要背书!菌文化方面的主要人物在菌科学和菌技术方面大体上乏善可陈,但文化绑架很厉害,没有多少人敢于像我这么不要脸面承认自己没文化。
文化在菌业方面的作用,主要是替政府吹牛皮,所以很早以前我就接受了中国文化就是吹捧文化的观点。所谓文化都是死人不要命的吹,比如“倾盆大雨”,再大的雨他也是一点点的,盆子倒水是一片片的,文化人管这叫夸张,但到了科技和新闻领域,夸张也就是吹牛皮了。
贵州的食用菌产业扶贫,到底产生了多少实际效益,我没有什么详细调查,但贵州这两年的宣传就太文化了,朱国胜先生前脚在石林黑木耳论坛和我们报告说贵州总规模20亿袋左右的时候,我就表示了极大的怀疑,而后脚到了安龙会议上,这个数字就被人说成了30亿多。前后还不到一个月呢?所有企业都加班加点吗?
我拿雪榕(毫无疑问是贵州最大单体食用菌企业)算数,海鲜菇日产12万袋,一年不过4000万左右,其他还有三种:金针菇、杏鲍菇、香菇,从其产量分析都不太可能超过海鲜菇,姑且笼统合起来算2亿。
安龙虽然花了几百万免费拉伕开了个热闹会议,香菇打死不到一个亿。何况,据说也就是中心区域摆的比较满,乡下的棚子,空置率不是一般的高。从安龙到漳州转会的人介绍说,三个参观的基地,有两个不咋的。
贵州原有的优势种类主要是天麻和竹荪,天麻竹荪的产量近两年当然有所增长,但主体规模与“食用菌产业扶贫”并无多大关系,合并起来就也算他四个亿。
这三个方面满打满算加起来,凑到七、八亿不得了,别的灰头土脸拿不出手的地方,如何加起来做出十二、三个亿?江苏爱菲尔钢构的刘兵,到贵州改行搞香菇木耳,进步最快,但花了好几亿,连十分之一亿的菌袋都做不出?以前的他红光满面,现在一头麻丝,熟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我对不管是二十亿还是三十亿,都严重不认同,而贵州能够吹成这么多,文化和文化人居功至伟。
中国真正的香菇大县是西峡,那地方几乎农村家家种香菇,也不过整了3个亿(政府数据大一点,说是5个亿),贵州在任何地方看不到这样的景象,也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景象,没资源,没人,贵州人比河南人懒好几倍。
所以,那些什么关于贵州到底有多少食用菌发展潜力的说法,基本上是文化人和政府之间的互骗游戏。
有次一位贵州地方小官员为了应付上面检查,和我聊起来,他说为什么人家能够做到你却说做不到?我说你现在弄的东西写出去估计别处也会认为你做到了。然后,他沉默了。
贵州扶贫的业绩,大体上都是这么来的。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