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披袈裟——憨山大师传【连载(73)】
3德山礼祖
万历四十二年春正月,休养了一段时间的憨山,乘兴游览武陵,到德山朝礼禅宗祖师宣鉴大师。
宣鉴大师是唐朝人,俗姓周,出生于四川剑南,幼年出家,精通经藏和律藏,学问很好,尤其精通《金刚经》,被当时人称作“周金刚”。
他青年时代,血气方刚,听说南方禅宗兴盛,很不服气,挑了一担《金刚经疏钞》,出川去找禅宗僧人辩论,准备扫荡禅宗。在沣州路上,遇见一个卖油糍的老婆婆,“周金刚”便掏钱卖油糍当点心,谁知那老婆婆问道:“你担子里担的是什么?”
“周金刚”说:“《金刚经疏钞》。”
老婆婆便说:“我有一个问题,你要能答上来,油糍可以白送给你。如果答不上来,请到别处去买。”
“周金刚”大感惊奇,便答应了,老婆婆从容问道:“《金刚经》中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和尚想点哪个心?”
“周金刚”一愣,答不上来,知道遇上了禅宗的高手,登时傲慢心全打消了,便向老婆婆认真请教,老婆婆便指点他到沣州龙潭寺去参学。
“周金刚”到了龙潭寺,看见并无奇特,就放出大话说:“久闻龙潭寺的大名,今天来了一看,看不见潭,也没有龙。”
龙潭寺的老和尚一听,便躲到屏风后边,说:“你今天已经亲自到龙潭了。”
“周金刚”接不上话岔,只好老实待下来,认真跟着老和尚修行。有一天晚上,他在老和尚座下侍立良久,夜深了,老和尚说:“你下去吧。”
“周金刚”走到门口,却又回过头来说:“外边黑。”
老和尚点了一支纸媒子,递了过来,“周金刚”伸手刚要接,老和尚却扑地一口,吹灭了火。这个机锋让“周金刚”豁然大悟,他急忙礼拜下去,感谢师父指点。
随后,“周金刚”离开龙潭寺,到沩山参学了许多时候,又回到沣阳,修行了三十几年,最终成为一代禅宗大德。唐武宗灭佛时,他躲到独浮山石室中隐居。后来宣宗时,武陵刺史薛延望再三请求,把“周金刚”宣鉴大师请到武陵的德山居住,主持佛法,以禅宗开示后学,后世便称他为“德山祖师”,他的禅风很厉害,爱用棒打的方法,史称“其道峻险,棒杀天下衲子。”
憨山到德山朝礼了一回,写了四首诗,怀念德山大师:
师据空王令,余来愧晚年。
遥瞻千载上,常见一灯悬。
鸟语言前句,山光格外禅。
手中生铁棒,刮尽野狐涎。
脱尽廉织见,来参古作家。
棒敲狮子骨,舌吐钵罗花。
光相含秋月,灵龛隐暮霞。
室中方丈地,曾辨几龙蛇。
堂前闲托钵,狮子漫调儿。
觌面难回处,低头不语时。
未明末后句,翻使至今疑。
为问三年事,因何得早知。
顶具金刚眼,胸藏栗棘蓬。
片言轰霹雳,四海走英雄。
祖意机前荐,凡情当下空。
宗门生杀手,凛凛见真风。
武陵之行,不仅朝礼了德山祖师,还拜会了老朋友冯元成,结识了新朋友龙朱陵。并且,接受了明朝宗室荣王的宴请。附近有一座大善寺,寺僧听说高僧憨山到了,便礼请他为众僧传戒,在当地也算一件佛门盛事。
各位新老朋友,听说憨山初到衡阳,还没有固定的住处,便集资筹款,在湖东寺旁边,专门为他捐造一座精舍。
4重新披上了袈裟
夏四月,憨山一行回到了衡阳湖东寺。这时,他听到了慈圣太后李娘娘归天的消息,非常悲痛,便组织僧俗弟子,主办了一次法会,为李娘娘超度。李娘娘逝世前,曾经下过一道恩诏,允许憨山重新披剃出家。憨山便在法会的灵龛前,举行出家仪式,剃去头发,穿上袈裟,再三礼拜谢恩。憨山一生,受慈圣太后李娘娘的恩惠很多,此时,他悲痛地说:“悲哉!檀越往矣,本寺之愿已矣,岂待再来耶?”
憨山诗集中,有一首奇怪的《有所思》:
与君一别数千里,思君不断如流水。
流水东驰去不还,我心如环之无端。
举手望长空,长空杳无涯。
挥手邀明月,明月有来时。
光影纵相顾,可望不可攀。
安得君容如满月,使我一见开心颜。
这首诗写得有点像李白的风格,但诗题和诗句,都有点恍惚难解。如果怀念的是紫柏、雪浪、妙峰等法门朋友,或者汪伯玉等俗家朋友,大可直书于标题,不必隐讳。憨山幼年出家,居于僧寺,青年时代也没有青梅竹马式的恋爱经历,成年之后参禅悟道,早断尘缘,也不可能有什么感情纠葛。这首诗也不像是借抒情而发挥禅思的作品,因为怀人的意思太明显了。在下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一个可能,这首诗是怀念皇宫里的慈圣太后的。太后是他的大护法,帮助很多,交往也很多,已经建立了介于君臣、师徒、朋友之间的一种关系。憨山当年吃官司,被发配,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是在替太后受过。所以,他在南方写诗怀念太后是很可能的。只是因为,对方的身份是太后,又是一位女性,憨山不得不避讳,使用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当然,说到底这也只是一种猜测,弄不好便成了“欲加之罪”了,罪过罪过。)
(补充)
据福征《年谱疏》,慈圣太后是憨山大师的皈依弟子。当时,太后欲请憨山大师进宫传授三皈五戒,大师以礼制不允许,就画了张像送进去,让太后在画像前皈依。
憨山大师法脉的次序是“德大福深广……”,“德清”算第一代,第二代因为太后皈依,独占了一个“大”字,其他弟子便从第三字“福”字排起。
太后的法名,第一字是“大”,第二字严格保密,没人知道。崇祯年间,因为皇帝要抄太后娘家的家产,太后“显灵”,自称是“九莲菩萨”。后来崇祯皇帝在宫中建了一个九莲菩萨院,憨山大师也因此受到了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