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地球最深处,探索海底一万米的世界
这里是地球的最深处,位于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最深的地方达到了一万米以上。这里水压极高、完全黑暗且食物资源匮乏,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就像是地球无法愈合的伤口一般,沿着这个巨大的裂缝企图将地球一分为二。这里就是位于海底一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如果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放在沟底,峰顶将不能露出水面,不少的登山者成功地征服了珠穆朗玛峰,但探测深海却极其困难。
海沟底部高达1100个大气压,巨大水压对人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深海是一个高压、漆黑和冰冷的世界,通常温度只有2摄氏度,极少数海底受地热的影响,水温可高达380摄氏度,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样深的海底,科学家们竟然看到一条比目鱼和一只小红虾。在千米深的海水中见到过人们熟知的虾、乌贼、章鱼、枪乌贼还有抹香鲸等大型海兽类,在2000~3000米的水深处发现成群的大嘴琵琶鱼:在8000米以下的水层,发现仅18厘米大小的新鱼种。
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则很少能看到动物了,那在一万米的深度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壮丽景象呢?带着着这样的好奇心,我们对于马里亚纳海沟的探索从未停止过。2014年12月,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8145米的海床上,发现了一种鱼类,这比先前纪录深了将近深了500米。参加研究计划的科学家发现的这个奇特生物据信是“狮子鱼”,当它游泳时看起来像有个奇怪的卡通狗鼻子背后浮动着湿纸巾。这种鱼浑身成白色,头大、眼睛小、没有鱼鳞,通常较人类的手掌稍长,这种栖息深度的鱼不像我们曾看过的东西,也不像我们已知的任何东西。
为适应深海环境,深海鱼的生理机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在深海鱼的肌肉和骨骼上。由于深海环境的巨大水压作用,鱼的骨骼变得非常薄,而且容易弯曲,肌肉组织变得特别柔韧,纤维组织变得出奇的细密,更有趣的是,鱼皮组织变得仅仅是一层非常薄的一层膜,它能使鱼体内的生理组织充满水分,保持体内外压力的平衡,这就是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深海鱼也不会被压扁的原因。
另外,深海鱼类的眼睛也变得非常奇特,我们常见的金鱼不仅颜色非常鲜艳,两只眼睛特别大,和金鱼比较,生活在深海里的鱼类,其眼睛结构要比金鱼眼丰富多了,一般鱼的眼睛多生长在头的两侧,而生活在深海中的鱼眼睛却长在头部的背部,从正面看鱼的两只大眼框简直就像是竖起来的两只电灯泡,而从上往下看,两只眼睛又像两个大圆圈,占据着头部的要塞部位,这种鱼眼能上下左右活动,其眼球的组织结构和一架望远镜差不多,而且还能自如地调整焦距。奇特的眼睛结构几乎是深海鱼的一个共同生理特征,
深海里并不是风平浪静的,里面有很多血腥与杀戮,科学家一直在寻找10米长以上的霸王乌贼就生活在这片终年不见天日的海底。它是一种巨大的章鱼型怪物,霸王乌贼可以确定它是存在的,这种章鱼的眼睛甚至比足球还大,其体长是鲸鱼体长的三分之二。同时是深海中体格最为庞大的捕食者,抹香鲸的主食霸王乌贼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体长约20米左右重约2-3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雄性乌贼比起雌性体积要大得多,一般来说,体积越大卵巢的体积也越大,产生卵子的数量相应也越多,雌性乌贼一次要产出几百万粒卵消耗巨大的能量,这意味着它们可能一生生育一次,且一旦产卵后就会死去。
它的性情极为凶猛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但是霸王乌贼的天敌是抹香鲸,科学家曾经在抹香鲸的肚子里面发现直径有20厘米的巨型乌贼牙齿,科学家断定这条乌贼就是霸王乌贼,然而霸王乌贼的天敌居然是抹香鲸,这就意味着深海里他们一直在持续着血腥与杀戮。
对于这样丰富多彩的世界,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有着探寻深海奥秘的梦想,涉浅水者闻鱼虾入,深海者见蛟龙,如今这个梦想正在通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一步步走进现实,2012年6月15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第一次试潜,最终成功潜入水下6671米。
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共进行了六次试潜,最大下潜深度7062.68米,这些均刷新了我国人造机械载人潜水最深记录,2016年6月22日至8月12日,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开展了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活动,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下潜10767米,这次“海斗”号不仅创造了我国水下机器人的最大下潜深度记录,并为我国首次获取了万米以下深渊及全海深剖面的温盐数据,这是继“蛟龙号”七千米海试成功后我国海洋科技又一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的深潜科考,开始进入万米时代,从此万米深海不再是我国海洋科技界的禁区。
当我们进入到这新世界之后,发现了近10片五彩斑斓的珊瑚林,林内各种珊瑚集聚生长,它们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陈代谢生,长繁衍同时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犹如海底花园一般,不仅如此2011年1月,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对马里亚纳海沟的考察中发现,那里储存着大量碳,这意味着海沟在调节地球环境方面的作用,比人们之前认识的更为重要。
马里亚纳海沟就像是个沉淀物收集器,被海沟里细菌转化的碳的量比6000米深的海底平原上的碳含量高,这说明了海沟里碳含量比研究人员此前认为的高,他们以前没意识到深海里还有这么一个二氧化碳收集槽,科学家们下一步的想法,是把研究结果量化,算出深海海沟里的碳含量到底比其它海域多出多少,而细菌转化的碳的量具体是多少,这些数据能帮助科研人员更好了解深海海沟在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