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预测】双赢之局:电视面板价格的“软着陆”
如果认真观察过往的面板价格历史,会发现“软着陆”这个词从来都与潮水般按照周期大起大落的面板价格绝缘。不过随着近几年“中进韩收日退”的产业格局趋势、大尺寸化高分辨率的产品规格升级等剧烈变化,面板出货量连续两年萎缩;史上最长最激烈的面板涨价潮传导到整机后已经影响终端致使面板需求减少,面板价格终于得到了“软着陆”的契机。
高位面板成本传导到整机,影响终端市场
电视面板与整机市场从来都是全球联动的市场,研究单一的局部市场难免管中窥豹无法观其全貌,但全球市场又过于庞大,透过地缘、消费文化、经济形势的篱笆去深入了解每一个市场不太现实,幸运的是奥维云网身处全球的彩电制造中心,又掌握5000万/年的全球最大的内销市场和9800万/年的出口(含整机/散件/面板)状态,可以通过洞悉接近全球70%的整机动向来把脉全球电视市场趋势。
从5000万的中国市场来看,2016年的增长均集中在线上渠道+激进促销的月份,而到2017年,这两大红利面临双双哑火的窘境,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线上销售增幅为0.6%,与去年同期50%的同比增幅相比一落千丈,已经很难再支撑有效的增长;激进促销方面,去年以冲量为核心目标的促销先锋---互联网电视品牌纷纷采取守势,以产品结构和盈利优化为主要目标,产品价格不降反升,很难刺激消费者受促销感染而成“剁手族”。
至此,第一季度以零售减少5.2%黯然收场,这种颓势也将延续至第二季度。
与此同时,奥维云网(AVC)显示器件与系统事业部出口数据显示,相比于2016年1-4月2682万台的出口量,今年同期仅有2525万台,同比减少5.9%。出口减小的原因固然有各国消费习惯和经济形势等各种原因,但“罪魁祸首”无疑是价格上涨。
从上图可以看到,出口产品中的最主要尺寸---32寸和43寸,价格涨幅达20%和32%,这无疑会使国外采购商和终端消费市场,特别是对价格敏感的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
需求下降并未使面板供过于求
尽管各主要整机厂商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纷纷下调第二季度的采购计划,但事实上面板的供需情况并未发生改观,因为尽管中国大陆不断有新的工厂建设和产能增加,但随着面板大尺寸化和韩收日退的趋势,面板的出货量也在同步减少。
根据奥维云网(AVC)全球面板厂出货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面板出货量为59.9M,比去年微增0.02%,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去年的第一季度是台南地震和三星曲面工艺导致良率大幅下降的多事之秋。低位持平说明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货也同样偏少,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是面板大尺寸化、三星关闭工厂、松下退出电视面板业务等原因。
到传统旺季的第三季度,三星VD和LG电子等全球主要品牌基于全年BP情况,面板采购预期持平或者少于去年,但是同时面板出货也会减少。相对于去年第三季度69.4M的面板出货,预计今年只有66M的出货。除此之外SDP不外放面板也为市面上流通面板的减少作出了“贡献”,会使实际上的面板供给更少,整体上需求和供给的同步减少,无法缓解面板供需偏紧的情况。
面板厂以补贴和微降形式反哺下游
面对这种终端需求不振、面板价格高位的情况,面板厂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在过去半年盆满钵满的情况下继续维持面板价格来追求更高的短期收益;另一个是和整机厂共同面对终端市场、合力去激活终端市场,目前来看主流选择为后者。
笔者了解到率先有上下游的兄弟企业之间,已经开始着手市场开发基金(MDF)名目的补贴,根据已采购物量、战略关系、未来采购物量等金额各有多寡,但多则上千万美元,将形成激活市场的有效助力。另外也有部分面板厂也开始小幅下调43寸等对于整机厂来说性价比低的产品,以期降低成本来提高整机厂捉襟见肘的利润。
这种基金或者降价方式反哺的主要目的既然为激活市场,那么就不会只在第二季度未达目的就浅尝辄止,而是至少会持续到第三季度的关键旺季。
面板价格的“软着陆”最符合双方利益
面板厂与整机厂是电视产业链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共同面对着终端市场,分配着制造环节的主要利润。按照面板价格的变化历史来看,这种利润无疑是剧烈波动的,天平在整机厂和面板厂之间大幅度摇摆,很少会存在稳定双赢的和谐情况。
但是面对终端市场时,整机厂和面板厂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萎靡的终端市场对整机厂的影响最终也会传导到面板厂,活跃的终端市场更符合两方的利益。在如今面板价格高位、面板供需偏紧以及终端市场不振的特殊时期,面板价格的“软着陆”无疑是激活市场,使双方利益趋于平衡并可持续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