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前世今生:这个被称为“浪漫之都”“女人的天堂”的国家有着怎样的历史?
法国是欧洲乃至世界非常重要的国家,从中世纪末期开始成为欧洲大国之一,于17~18世纪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达到封建时代的顶峰,并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加速海外殖民扩张进程。进入20世纪后,法国与英国紧密联合,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
事实上,早在中世纪以前,远古时期在法兰西的土地上就已经有人居住了。距今3万年前,欧洲大陆存在一群平均寿命不长但智慧较高的早期人类,即克罗马农人。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凯尔特人(印欧人的一支)来到了中欧山区,很快就扩散到了法兰西的土地,并渡海进入不列颠群岛。法兰西当时被罗马人称为高卢,因而又将当地人称为高卢人,从此拉开了法国的历史进程。
高卢时期:凯尔特人和古罗马
事实上,当凯尔特人从中欧不断向西迁居之时,大约在公元前600年希腊人就已经抵达今天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开疆拓土,并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城邦。在这些希腊人城邦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马赛利亚城,它也是后来法国名城马赛(法国国歌《马赛曲》与此城关联)的前身。公元前5世纪末,凯尔特人终于抵达到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和比利牛斯山脉(法国和伊比利亚半岛的地理分界线)一带。凯尔特人不仅征服和同化了原先居住在这里的克罗马农人和希腊人,并且很快遍布法国各地。罗马帝国崛起后,将这片与之毗邻的地方称为高卢,可谓是法国的第一个名称。
起初,凯尔特人勇猛无比、迅速扩张,并曾于公元前386年攻占罗马城邦(白鹅救罗马的故事源于此)。但随着罗马人先后战胜拉丁同盟、迦太基和马其顿,逐渐成为地中海秩序的主导者。进入罗马共和国“前三巨头”时期,凯撒率军出征高卢,以极快的速度铁血征服了高卢,将其纳入罗马的版图。为了纪念自己的卓越武功,凯撒在战争结束以后还写了一本书,这便是大名鼎鼎的《高卢战记》。《高卢战记》不仅是欧洲人较早流传的兵书,同时也详细记载了高卢地区各族群的社会情况,因此极具文学和史料价值。
以凯撒征服为分界线,整个高卢历史被分割为两段。此后的高卢又称罗马高卢省,其命运也和罗马戚戚相关。进入三世纪以后,受气候变化印象,整个亚欧大陆遭到新一轮“蛮族”南下冲击、丝绸之路断裂,古代世界四帝国(东汉、贵霜、安息、罗马)相继进入“3世纪危机”。在欧洲,日耳曼族群开始不断南侵包括高卢在内的各地,法兰西族群出现了新一轮多样性变化。西罗马帝国日渐不稳,日耳曼族群法兰克人在高卢击败了罗马人势力,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法兰克时期: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
相传墨洛温王朝以创立者克洛维的祖父、荷兰地区的法兰克人酋长墨洛维的名字命名的。公元486年,开国君主克洛维击败了西罗马帝国在高卢的最后一任总督西格里乌斯,自此独占北部高卢。此后不久,克洛维宣布皈依罗马天主教派(此前日耳曼人信奉阿里乌教派),势力获得进一步膨胀。然而日耳曼人的传统习俗同样在这个新建立的王国中得到了提现,人死地分。克洛维将自己的领地分给了四个儿子,形成了法兰克史上第一个分裂时期。
在第一分裂时期中,克洛维的四个儿子虽存在摩擦,但大体采取合作对外的态度,将墨洛温王朝推向巅峰。同时经过一系列争斗以后,公元560年法兰克王国再度统一于克洛泰尔一世(克洛维小儿子)手中,奈何次年他便撒手人寰了,于是法兰克国王进入第二个分裂时期,而这一次却爆发了长达四十年的内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内战中,希尔佩里克一世(克洛泰尔一世的小儿子)虽屡屡落入下风,但其子克洛泰尔二世(克洛泰尔一世之孙)却在一系列阴谋诡计、暗杀背叛之后,于613年被簇拥为法兰克唯一的国王。
需要指出的是,克洛泰尔二世虽然是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第三位唯一君主,但他的上台更多是源于对手麾下贵族的背叛(即奥斯特拉西亚与勃艮第的贵族),所以614年她通过一项意义深远的法规,即《巴黎诏令》,规定了各地伯爵只能从当地贵族挑选,而不能由国王委任,从而导致地方领主贵族势力愈发强大起来。
自克洛泰尔二世之后,虽然也曾出现统一法兰克全境的国王,但地方贵族势力已经成长为对抗王权的庞大力量,甚至为迫使国王屈服,宁愿输掉对外战争。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洛林家族成功上位成为宫相。当时加洛林家族小丕平扶持克洛维三世国王,与纽斯特里亚的贵族们扶持的提奥德里克三世展开宫相内战,并取得胜利,奠定了加洛林家族的霸权。公元751年小丕平之孙“矮子”丕平成功篡魏,废除墨洛温家族的王位,开创了加洛林王朝。
然而加洛林王朝崛起迅速,没落也很快。矮子丕平之子查理曼大帝于公元800年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皇帝,建立了查理曼帝国(即法兰克帝国),达到了整个法兰克时代极盛之时。然而查理曼去世后,其孙辈签署《凡尔登条约》,再度上演了人死地分的戏码。偌大的帝国被一分为三。西法兰克王国成为日后法兰西的雏形,中法兰克王国绝嗣后惨遭瓜分,东法兰克王国日后逐渐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或德国。公元989年西法兰克加洛林王朝被卡佩王朝取代,公元911年东法兰克被萨克森王朝取代。
小王权时期:卡佩王朝和瓦卢瓦王朝
西法兰克君主路易五世去世之时,加洛林家族男性后嗣尚存,路易五世的叔叔查理正是当时的下洛林公爵。然而法国贵族处于利益考虑,选择了母系祖先源于加洛林家族的雨果·卡佩作为国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贵族势力对王权的掣肘。卡佩王朝是法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该王朝上可追溯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的血脉、下可延绵瓦卢瓦王朝和波旁王朝渊源。
和哈布斯堡王朝、波旁王朝一样,卡佩王朝同样是一个延续多年的跨国王朝。其先后统治过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巴西、比利时、意大利、匈牙利、克罗地亚、波兰、立陶宛、阿尔巴尼亚、希腊和拉丁帝国,更是卢森堡如今的王室。另外,卡佩王朝末代国王腓力四世的外孙爱德华三世亦是英国金雀花王朝(法国称安茹王朝)的关键性君主。整个卡佩王朝时期,法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所发展,在许多交通枢纽和集市地点上都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城市的兴起导致市民阶层的出现,法国的社会结构逐渐变化,出现了平民和贵族、教士之外的第三股力量。
卡佩王朝时期,英法之间冲突不断。自诺曼征服以后的历代英王皆有同时统治英法两国的欲望,这种冲突一直延续到瓦卢瓦王朝时期。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卡佩家族嫡系绝嗣,旁支瓦卢瓦家族腓力六世继位,不久英法百年战争爆发。从133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攻打法国起,至1453年法国收复失地、取得胜利为止,这场战争激发法国完成了民族意识塑造、发展许多战术和武器,为日后在欧洲大陆开创霸业打下了基础。
大王权时期:波旁王朝
经历了百年战争的锤炼,到了路易十一时期已经基本完成了统一。同时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文艺复兴达到高潮,欧洲秩序正在发生新的转向。公元1589年亨利三世遇刺,绝嗣,王位被胡格诺宗教战争中以新教领袖的身份参战瓦卢瓦王室远亲(卡佩王朝旁支)的亨利四世继承,自此开创波旁王朝。
亨利四世时期,法国进入了一个相当长的休养生息阶段,国力日渐强大、王权逐步发展。随后法国又有主教大臣黎塞留和马扎然的整顿,即便是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法国的实力也在逐步加强。黎塞留是法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他虽为天主教会红衣大主教,却出于法国外交现实的考虑(主要是波旁王朝与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争斗),在三十年战争中站队新教国家阵营一边,向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为首的天主教阵营开战。不仅如此,为了巩固王权,完善君主制官僚体系,黎塞留大肆从市民阶层中任命官员,以此剥离贵族对法国政治的影响。
黎塞留的一系列内政外交决策,为法国获得了相当大的利益,同时也为日后法国两百年欧陆霸主奠定基础。到了路易十四亲政时期,法王领地不如贵族领主多的情况不复存在了(百年战争初期,法王直属领地仅奥尔良和巴黎两处),法国专制王权由此进入极盛时期。不过太阳王路易十四在位时间太长,继承其王位的是他曾孙路易十五。或许是长期的安逸腐蚀了王室成员的意志,路易十五安于享受太阳王的成果,竟然说出了“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话语。
事实上,“洪水”已经蓄势待发了。由于地方贵族权力的削弱,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大家对君主王权制度下诸如征税等政策极为不满。此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启蒙运动蓬勃发展,他们对贵族、教士等特权阶层的抨击越来越厉害了。到了路易十六时期,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革命时期:后波旁王朝和拿破仑帝国
大革命时期,各方利益势力几经搏斗,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和热月党人不断更迭,最终拿破仑于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攫取了法国最高权力。5年以后,拿票了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史称拿破仑帝国。法国势力的快速扩张引发了欧洲其他大国的忌惮,英、俄、普、奥等国为此先后组建多次反法同盟,并两度击败拿破仑军队。
拿破仑折戟滑铁卢之后,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后因违宪被七月王朝(波旁王朝旁支)所取代。1848年欧洲爆发反君主制革命大风暴,代表大资产阶级的七月王朝倒台,第二共和国成立。四年之后,拿破仑皇帝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称帝,史称“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的法国,又称法兰西第二帝国,此时法国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国力进一步发展。然而由于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溃败,拿破仑三世被迫退位。
共和时期:普法战争以后
普法战争之后,两国签署了对法国颇为苛刻的《法兰克福条约》,法国不仅需要赔偿德国五十亿法郎,还要将阿尔萨斯省的大部分与洛林省属下的摩泽尔省割让予德国。这份条约给予法国民众强烈的羞耻感和复仇欲望,自此法国在欧洲大陆的政策始终以向德国复仇为基本方向。奈何德意志第二帝国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在欧洲各国之间展开频繁外交,构筑了一套极为复杂的同盟体系,将德国设置为列国交流的枢纽位置,却将法国基本排除在外。
当威廉一世下台,第二帝国第三任皇帝威廉二世(威廉一世之孙)上台后不久,迫使俾斯麦请辞。从1890年到1892年的短短两年间,德国外交政策大变,德俄、德英、奥意之间关系快速恶化,法国乘机先后建立了法俄同盟和英法协约,终于在欧洲打破了孤立局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作为协约国阵营主力对德宣战并取得胜利。战后成为主导国际联盟的两强之一(另一个是英国)。二战初期,法国虽迅速战败投降,但在戴高乐将军的领导下坚持抵抗运动,再度跻身战胜国行列,并位列联合国五常之一。
纵观法国历史,它先后经历了高卢时期(独立高卢和罗马高卢省)、王权强化时期以及共和国大革命时期。这同时也是君主制王权从虚弱到逐步强化再到走向衰落的进程,对欧洲乃至世界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为什么守不住“法兰西共同体”?
二战之前,法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殖民帝国。但和英国遍布世界各地的殖民体系不同,法国主要集中在西非和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
蓝色部分被称为“法属西非”,习惯上也叫作“法语非洲”
今天的非洲有超过1.5亿人口使用法语,是法国本土人口的2倍多,甚至还有1亿非洲人以法语作为母语;国际上将这些法国殖民过的非洲地区统称为“法语非洲”(French Africa),其面积约占非洲总面积的40%(1208万平方公里),足足是法国本土面积的21倍,可见法国对非洲的强大影响。
1940年,德国士兵在法国俘虏了大量的非洲黑人士兵
二战时法国兵力不足的时候,还曾经拉了一批黑人士兵参战,还被德国人嗤笑为:“与奴隶并肩作战”。二战可谓是法国现代历史的分水岭,彻底改变了法国的大国地位。
蓝色部分为通行法语的地区
1945年二战结束,英国和法国都元气大伤,无力维持对的控制。英国人选择了体面退出,给三个选择——第一,继续做英国的海外领土(如香港);第二,加入英联邦(如加拿大);第三,自行独立(如印度)。英国人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加入了英联邦,就还是一家人,再加上“吉祥物”英女王的出访,英联邦就一直维系到了现在。
年轻时的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
事实上,英国也是无奈,二战之后的世界基本由美苏说了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美苏不费一兵一卒,仅仅用恫吓就打退了英、法、以三国联军,帮埃及夺回了苏伊士运河。没辙啊,拳头大的才是老大,埃及不足为惧,但它后面站着苏联。
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埃及总统纳赛尔
英国笃定了心思做美国小弟,但法国还是想“自我抢救”一下。毕竟二战时的法国太丢脸了,号称“世界第一陆军”,坐拥300万兵力的法军却一触即溃、不战而降,因此不放弃除了为了继续攫取利益外,也是为了挽尊,为了维持法国的大国地位。
1944年,美军登陆法国,一路上见到了不少法国地下抵抗组织的成员
1945年,戴高乐成立了临时政府,宣布“重返光荣”计划,要求前法国回归到法国治下,继续推行殖民主义政策。挺讽刺的,戴高乐之前号召“法国人民为摆脱纳粹德国的奴役而战”,现在却反过来成了殖民压迫的那一方。
戴高乐(左),法国陆军司令,二战时期“自由法国”的领导人,战后建立法国临时政府,后来成为总统
刚刚结束二战的法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而法国人却急不可耐地要向世界证明“光荣的法国回来了”,于是法国迫不及待要接管战前的所有。1945年9月,法军“重返亚太”,回到了法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越南。
法属印度支那是法国在亚洲唯一的,包括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
法军本以为我打不过德国人,打你个越南人不还是轻轻松松吗?但此一时非彼一时,此时的越南已经大有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胡志明领导的越共此时已经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在事实上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并且有了一支近代化的军队。
1945年,胡志明在越南河内宣布越南独立
法国人虽然很不爽,但能不打仗最好,于是学着英国人也搞了一个“法联邦”。一开始还想着既然不想当,那么印度支那三国可以加入“法联邦”。和英联邦的成员都是主权国家不同,法联邦的成员依旧是“自治领”。这种赋予“自治权”的把戏,本质上仍然是殖民。
1948年,法军在越南
河内当局自知力量不够,决定先稳住法国人,1946年签订《法越初步协定》,规定越南留在法联邦内。结果谁知道法国人也只是缓兵之计,同年法国在西贡(今胡志明市)扶持资本主义南越政府,然后调集10万大军挥师北上,准备一举灭亡北越,法越战争爆发。
法国人本以为1年内就可以结束,谁知道硬是打了8年。
1953年,法军在越南
1950年,中越建交,当时的中国刚建国,一穷二白,却为北越送去了几千亿人民币的物资还派遣了军事顾问,其中就包括陈赓、韦国清大将。越军深知不能和法军正面对抗,于是打起了游击战,法军此无计可施,被骚扰得头痛不已,也侧面暴露出了法国国力的大不如前。
陈赓(右二)和胡志明
1953年,法军云集越南西北部的奠边府,准备以此为基地,逐步占领整个北越,然而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却彻底粉碎了法国人重返亚太的美梦,由中国顾问韦国清上将指挥,越南人民军司令武元甲执行,8万越军击败了20万装备先进的法军,法国人输得很狼狈。
奠边府战役中被俘虏的法国士兵
得,法国又一次在全世界面前丢了脸。
1954年,法越战争惨败,法国被迫撤出东南亚,开始了收缩战略,主张保住北非和西非。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法国人忙着撤离越南的同时,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也爆发了反法战争。1954年,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打响。
驻扎在阿尔及尔的法国军队
摩洛哥、突尼斯等法国纷纷独立,民族解放浪潮席卷非洲。当年法国落难的时候,曾经向阿尔及利亚许诺“只要帮助他们打败德国,战后就承认其独立”,结果战后法国人反悔了,文的不行就来武的,于是阿尔及利亚干脆直接和法国人撕破脸。
1955年,法国人在阿尔及利亚逮捕游击队
阿尔及利亚是法国最重要的,它既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是法国控制非洲的基地,丢了阿尔及利亚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法国确实日落西山了,打不过越南,也打不下阿尔及利亚,到1958年已经难以为继,法国投入了40万兵力,打掉了超过100亿美元(当时的1美元等于1.3盎司黄金),造成了20万人死亡,200万人流离失所。
同时,为了清剿游击队,法军多次虐村、无差别攻击的暴行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不满。这场战争,法国必败无疑,每一个人都知道,非洲的独立不可阻挡。
戴高乐
1958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宣布解散,无奈之下又请出了时年68岁的戴高乐组建第五共和国,要说这戴高乐也确实是老当益壮,临危受命。为了平息战火,也为了挽救法国,戴高乐提出以独立国家组成的“法兰西共同体”替代“法兰西联邦”,法国由宗主国变为保护国。
1959年的法兰西共同体
1959年,法兰西共同体正式成立,看似平等,背后还是法国至上的那一套。这回人家阿尔及利亚可不吃这一套,选择了和法国死磕到底,1962年阿尔及利亚战争结束,法国被迫承认其独立地位。阿尔及利亚的独立象征着法兰西殖民帝国的一去不复返,又刺激了一大堆法国独立,法国欲哭无泪。
法属非洲
进入60年代,法共体渐渐瓦解,法国也慢慢清醒了,知道殖民主义的那一套已经过时了,主要是真的太贵了,阿尔及利亚战争打掉了法国300亿法郎,让法国一度差点经济奔溃。为了和美苏周旋,法国渐渐放弃了政治控制,而是转向了经济和军事控制。
法共体的作用也只保留了一个“统一货币”,虽然法国无力再控制前的政局,但在经济上却依旧碾压非洲各国,因此法属非洲就算独立了,也不能避免被法国操控经济。
西非法郎
目前,法国一共在8个西非国家发行了西非法郎,在6个中非国家发行了中非法郎,这些非洲法郎全部由法国中央银行发行,同时这些法郎的使用国还必须把50%的外汇储备存入法国中央银行,这相当于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完全被另一个国家控制。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西非青年,这些非洲青年甚至将马克龙视作自己的“总统”
在法共体的帮助下,法国轻轻松松就建立了一整套的高利贷体系,把西非吃得死死的。反正都是由法国人操纵货币汇率,因此法国在对西非的贸易中总能大赚特赚,基本都是贸易顺差,每年都能攫取超过200亿欧元。
然而苏联解体之后,法属西非失去了来自西方的帮助,经济立刻一落千丈,非洲法郎开始疲软。进入21世纪,欧元区自身难保,法国更无暇顾及非洲的经济,法兰西的帝国幻梦最终走到了尾声。法国人甚至说:“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不是法国人的非洲”,真是讽刺至极。
法军
在后殖民主义时代,法国扮演什么角色?
法国女兵
法国被称为“非洲宪兵”,是因为在非洲的法军无处不在。
在后殖民时代,殖民不一定是通过政治控制,更多的是依靠影响力和武装干涉的能力。法国人虽然无力在控制的政治、经济和外交,但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存在,能够全天候干涉西非局势,主要通过法国外籍兵团来完成。
法国外籍兵团,全部由非法国籍公民组成,但由法国政府提供经费支持,并且许诺给予法国国籍
冷战结束之后,法国意识到了之前无比珍贵的现在都成了烂摊子,法国有更重要的事情去搞(欧盟事务),于是开始抽身非洲,并且考虑放弃西非法郎。但西非毕竟对于法国而言利益攸关,既然纸面上的对话搞不成,那就用枪杆子说话。法国是世界上军事基地仅次于美国的国家,基本都集中在非洲。
一名在法国外籍兵团服役的华裔女兵
时至今日,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仍然比英国、美国、中国都要高,甚至一定程度上,法军的存在是西非局势不恶化的保证。目前,法国在非洲拥有超过22个军事基地,90%由外籍兵团驻扎,30年来发动了超过50次军事行动,无一失败。
一名在法国外籍兵团服役的华裔士兵
然而最魔幻的是移民浪潮,眼看经济不行了,不少前法国国家又开始和法国攀亲戚了,法国人这下是哭笑不得,曾经用战争都无法做到的事情,现在却极力想避免。由于之前的法联邦规定,所有的公民也是法国公民,因此在那些前法国国家走向独立之前,就已经有大量非洲裔人口跑到法国,当起了法国人。
法国国家足球队
截止到2020年,法国来自非洲的移民已经超过800万,约占总人口的11%,并且很快会爬到1200万,将对法国白人的主体地位产生极大的冲击。如今的法国是欧盟移民最多的国家之一,深受其扰,但碍于国际面子和“人道主义”,有苦说不出。
法国女星苏菲玛索,被誉为“法兰西玫瑰”
纵观历史,法国帝国幻梦的破灭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的。历史总是向前走的,英国的英联邦也不过是怀念殖民时代的自娱自乐,而法国显然更现实。不管有几个“日不落帝国”,都终究会日落西山的,不是吗?
法国的近代史非常精彩,从中世纪末期开始成为欧洲大国之一,期间法国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轮番交替上台,有意思的是每推翻前面一个政权,就在国名上多加一个一,近代最出名的就是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和戴高乐时期建立,并一直沿用至今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举世闻名的法国埃菲尔铁塔,是法国的地标性建筑,高约324米,上面一共有438000个最小的三角形孔,100000个正方形的孔,是世界上拥有这两种几何图案最多的建筑,自埃菲尔铁塔建立100多年了,以其独特的雄伟气势,得到很多女性的青睐,截止到目前一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8位女性宣布嫁给埃菲尔铁塔,其中还有一位来自尼日利亚的86岁高龄的女士。
法国总人口6706万,其中女性占52%,男性占48%,法国是个多样化的国家,国内民族丰富多彩,主体民族是法兰西人,其他还有阿尔萨斯人、亚裔,非裔,居刹那人,皮而亚人等。
法兰西民族的最早祖先是高卢人,但现在的法兰西族是个地道的混血民族,他们有古罗马人,日耳曼人,诺曼人,勃艮第人等众多民族的血统。
法国国土面积是550000 平方公里,比我国四川省面积大一些,但这个面积放在欧洲就成了第三大国了,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法国的时装电视台,是世界上观看人数最多的电视台,平均每天有168个国家的6.6亿观众在收看,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当地时间的下半夜。
北约的总部以前在法国巴黎,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收回北约对法国舰队的指挥权,禁止美国使用法国基地。1966年法国军队全部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迫使该组织总部撤离法国迁往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但是43年后,法国又重新加入了北约。
法国是个核大国,1960年法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除美国之外唯一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除了军事外,在民用上也是杠把子,由于国内用于发电所需的矿产资源已经开采殆尽,现在法国约78%的电力靠核能提供,其它来自水力和地热发电
法国的皮而亚人是古高卢人的一个分支,也是高卢人最纯洁的一个分支,虽然人口少,但几乎没有被别的民族同化过。传统习俗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只与本民族通婚,没有其他法国人的那种浪漫,家族观念非常强,按照族训,严禁离婚,也是欧洲唯一一个不允许离婚的民族。
法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五,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世界150多个国家中,都可以买到法国的农产品,以农业为主的公司有29家进入全球500强企业。
法国的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拥有独立的军用航发和民用航发设计制造能力,法国的空中客车是目前唯一可以和美国波音抗衡的飞机制造商,天上飞的民用飞机不是波音就是空客。
法国航空业虽然很发达,但大部分法国人更喜欢坐火车出行,因为法国的火车铁路网密集,犄角旮旯都能去,还可以畅行欧洲,最关键的是速度快,法国的高铁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法语是法国的官方语言,同样也是世界上30多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但法国国内说法语的人只占总人口的70%,反而海外以法语为母语的人高达3亿多,主要集中在非洲和拉美国家。
法国的金棕榈奖是世界上三大电影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早期不叫金棕榈奖,二是叫金鸭奖,每年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颁奖。我国导演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曾经获得过金棕榈奖,这也是华人影视界第一次拿金棕榈奖。
法国的福利制度非常发达完善,在民生,就业,养老等方面,政府都有大量补贴。特别是医疗技术和教育水平,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医疗保健位于欧洲第一,是欧洲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实行幼儿园到初中免费教育,但是只有初中以前免收一切费用,高中除了学费之外,需要收取书费和学杂费。
法国不仅是世界各类著名葡萄酒的故乡,更是以能喝葡萄酒而出名,一家之中至少有5个口味的各类葡萄酒,人均年消费量在53至55升左右,位居世界第一。中产阶级家庭不仅喜欢各类葡萄酒,还大多数会自酿葡萄酒,拥有自己的小型酒窖。
法国人普遍喜欢运动,平时除了健身,就是在健身的路上,所以本国肥胖率很低。足球是法国的全民爱好,国内拥有世界顶级的足球联赛之一,也就是法国足球甲级联赛,法国国家足球队获得过两次世界杯冠军,著名的世界极限运动——跑酷也是起源于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