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公亶父的选择:民众总是想打仗,他跑了|史记次元周世代005

周王朝的先祖们在戎狄之地稳扎稳打,不断扩充地盘,还在豳地建立了国都。在《史记》的次元里来看,这是在异邦完成了一次建国。随着几代人的不断发展壮大,他们的影响力在戎狄之地越来越强,威胁也可能越来越大,和当地势力的冲突也必然越来越频繁。

到了古公亶父这一代,他们开始面临着一个选择,随着和当地戎狄势力的冲突不断激化,他们还要不要在那里呆下去。民众们是想打仗的,不过,古公亶父未必这么考虑。他更明白怎么选择才会对他以及未来的周王朝更有利。

005

《史记》次元记录周王朝的先祖们在戎狄之地的故事时,言语之中透着一种奇怪的自信。按照史记的记录,他们到了一个本不属于他们的地方,占据一大片土地不断发展繁衍壮大。这有点喧宾夺主的意思,就像那里本来就是属于他们的。这大概也和他们闷头发展经济是有关系的,他们充分利用了他们占有的当地资源,大力发展经济。到了古公亶父的时候,应该到了一个巅峰。

“古公亶父复脩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

这意味着,经过差不多十代人的发展,他们已经不仅控制了更大的地盘,占有了更多的资源,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还拥有了更广泛的影响力。国力因此不断壮大。

按照《史记》次元里的记载,这应该给当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当地人应该感恩戴德才对。你看看,周王朝的先祖们虽然在别人家的土地建了自己的国家,但是“积德行义”啊。这也让他们在当地的发展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拥护。“国人皆戴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的应该是他们自己个国人。

也就是说他们的“国”和戎狄之地的原本势力应该从一开始就是割裂的、对立的,这几代人的的冲突应该一直都没间断的。《史记》次元里倾向于认为那些和周王朝搞对立的当地势力档次很低,纯粹是无事生非。这种冲突到了古公亶父的时候,不仅频繁发生而且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这帮人到底想要干什么呢?

在《周本纪》里,司马迁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

“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

薰育等戎狄之地的部族不断攻打古公亶父的原因,是要抢夺他们的财物,而且给了他们,他们还不满足。这是彻底挑衅。也就是说,古公亶父时代,周王朝的先辈们在戎狄之地所经历的来自戎狄各部族的联合围攻。古公亶父他们怎么认为的呢?

古公亶父开始可能认为,那些戎狄部族们之所以不断攻打他们,是想要财物而已。那就给他们呗。不过,这些野蛮人好像贪得无厌的样子。对于古公亶父他们的攻打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妥协而停止。古公亶父他们因此也慢慢明白了,戎狄的各部族攻打他们的根本原因,是“欲得地与民”,也就是说,要把古公亶父他们赶出戎狄之地。

我们可以看一下,到了古公亶父这一代人,周王朝的先祖们在戎狄之地到底算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如果他们从不窋时代外迁进入这片本不属于他们的土地,并在经济文化上保持了原本的独立性,也就是意味着,从一开始,这种根本性的对立就存在,随着他们不断发展壮大,冲突必然不断加剧。过了十几代人之后,周人可能在内心里认定了,经过他们的经营,那片土地就是他们的。不过,戎狄之地的那些部族会这么认为吗?

另外的一种可能性是,周王朝的先人们在戎狄之地十几代人的生活已经和当地人充分融合,本质上他们已经是戎狄之地的各部族之一。那也就意味着,这不过是一场各部族之间的斗争,到了古公亶父这一代,其实他人缘很不好,周人受到了围殴。

周王朝的先祖们面临另外一次危机,古公亶父也面临另外一个重大抉择。一个现实摆在面前,打是打不过的。但是,民众们是个什么态度呢?

“民皆怒,欲战。”

至少在《史记》次元里,周人的民众是想打仗的,而且是普遍性的求战。

民众总是容易被激怒的。这句话的意思还可以理解为,周人觉得情感上受到了伤害,并且他们一定认为,如果打的话,一定就能打的赢。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他们应该吃了不少亏。

至少在当时的情况来看,在周人那里,好战的气氛是是高涨的。如果存在某种理性的话,那肯定是他们也知道,某些他们苦心经营多年的那么些财富需要保护。

“欲战”的另外一个意思也意味着,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有个强大的力量能够保护他们,而不是他们真正能够保护得了他们自己。他们是寄希望于有一个英雄能够站出来,也许在他们心中,古公亶父就是那个能够站出来保护他们的人。

古公亶父当然不会是那种热血性的英雄人物。这是一个理性的人,他选择了战略性转移。

“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

他太懂当时的局面是什么样了。只是一个带着亲信私属,一路沿着当年公刘进军的反方向,撤退到了岐下。必须明白一件事,古公亶父是理智的,他也许不够热血,但他太明白自己需要保护什么了。为了那帮嚷嚷着要打仗的人拿自己祖上攒下的基业和一帮野蛮人血拼?太不理智了。这种处理方式一直都在周人的血液和基因里,后面我们也会看到。

当然,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件事情后来的结果,这似乎给后来的周王朝取代商朝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那么,我们时候还可以这么来理解这件事呢?到了古公亶父的时代,周人的野心已经不是争夺戎狄之地的那点地盘了,他们的视野是向东那片辽阔的商帝国的大好河山。这是格局。

就这样,古公亶父撇下他在戎狄之地的民众,一路战略性撤退到了岐下。是否也有可能性,他一路吃着败仗,丢掉了他的先辈们在戎狄之地经营多年的基业。这种被迫被他最终被他描述成一种主动的、非常有高风亮节的选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说这件事的:

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

看看这个逻辑,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古公亶父的不仅脸皮够厚,而且有一张好嘴。

在《史记》次元里,司马迁对这件事是个什么态度呢?司马迁这样写道:

“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於岐下。”

那些曾经愤怒的、嘴上一直求战的民众们是怎么选择呢?他们扶老携幼跟随古公亶父举国到了岐下,尽管古公亶父并没有想过要带上他们。

这被理解为是因为古公亶父“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同时,也许可以这么理解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真的有其他的选择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