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专栏】屈建修:王顺山寻“孝”
王顺山寻“孝”
屈建修
王顺山以《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而名传华夏。
端午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因父母年迈,远途登山不易。带妻子和孩子的姥姥、舅妈一行四人,自驾车去蓝田县王顺山游玩。离国道坐大巴,道路蜿蜒,青黛碧眼,绿涂大野,清流缓缓,至景区入口。便开始了徒步登山,山口多处简易的木质结构的房屋门前,长方形的青石板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山货(是商家介绍,是不是纯野生的外人也无法准确判断),几样野果以及自制的豆腐干不免伸手去尝,只是别样的味道激发了购买的欲望。
沿石台阶而上,鸟声悦耳,水声如琴,峦嶂切磋,清香醉人。老山民的吆喝只为那无刀斧之工的根艺以及奇奇怪怪的石头。知王顺山是“蓝田玉”的产地,想买一块怪石碰碰运气却被妻子拦挡。
我深知我来这里的目的和她们三人不同,他们游玩,我是探寻,探寻中华民族“孝”的根源和现实意义所在。山道旁精雕的“二十四孝图”究竟要告诉后来人什么,让我深思。
孝经开宗明义章有曰: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孝是道德的一种修为,而道德又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之一,以善恶评价方式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信念、习惯、传统要通过教育和舆论引导,却也必须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来决定。由此看来,真正意义的孝并不完全是人们常说的“孝顺”,而“王顺山寻孝”看来只是虚妄的一厢情愿。
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二十四孝故事》并不包含王顺葬母。即便加入也是给后人传递了“孝顺”而非实质意义的“孝”。辩证的分析也只是一种狭义的精神象征,侍奉父母。而中华文化传承的“孝”之博大不单单指一个方面。违背自然的孝顺不是“孝”,也不是真正的内涵所在。王顺葬母,海拔两千多米的山顶担土葬母有可能吗?即便可能,我认为也是个性精神的一种象征。因为你违背了自然。精神可以继承,但永恒的价值核心并不在此。如“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埋儿奉母”“闻雷泣墓”等,核心价值观念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孝以感恩而体现,而真正意义的孝与感恩是思想、态度、文化、行为、素养、文明的综合体现。
孝道提高到国家层面应该是自然的、合乎理性的,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以孔圣人儒家文化为基点的“孝经”的传承和发展是必须的,而以“孝经”传播的孝道文化其内涵在于“敬养父母的天性”,即养又敬才是本源。孔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不盲从,愚忠愚孝不可取也,要辩证的看,“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民主、和谐才是民族繁衍、强大的根本。推己及人,推恩及人,才是大千的融合。孟子曰:“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孝道升华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高度。
小家和大家本质想通,孝和忠也相辅相成,把对小家的责任感转移成对国家的责任感才是儒家孝道文化的精华所在。使之更高层次的升华源于新中国的成立,毛主席他老人家说:“忠孝,不是忠某一个人,也不是孝某一个人,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把“不独亲其亲、老吾老”提升到爱国主义并与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而家之和谐,国之强大。伟大的民族复兴事业更离不开儒家孝道文化精神的支撑。
登玉皇顶,东眺华山,北望渭水,南观群山,西瞰长安的壮观景象因老人家身体状况没能实现。二十四孝图及王顺葬母对我的震撼并没有静读“孝经”来的那么强烈,自觉地走万里路有时到不如读一本书实在。
讨价还价的购买,野果的香甜,豆干的纯正让人怡然自乐。王顺山渐渐远离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