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国时期的城门-新民门
今天回 新民 门的家,发现了路边新出来的一些标记,似乎又让我有些感慨, 南京 有太多的历史底蕴,太多的历史遗存。随意走在路上都能发现点什么,而且感觉到有关部门也在刻意的保护着什么,宣传着什么。这不就看到了这个标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新民 门的标记或者是宣传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是大概说明
在 南京 城内众多的城门中有很多民国时期建筑的城门。给 南京 城内又增加了城门数量。大桥南路附近的 新民 门就是一座,属于牌坊式城门。据说此城门建设初期就因资金原因搁浅。未建成城门大门。(只建了一座牌坊式城门)一直至今。现在城门还在。旁边都是居民楼。城门上爬满爬山虎,很沧桑,很历史。可是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住在这里的居民过来过去熟视无睹没有人正眼看它一眼。可它确实是历史的遗迹。
民国时期, 南京 城北 金川 门 通道 改建成宁省铁路小火车轨道后,为方便城内百姓进出,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政府计划在 金川 门西侧约1华里处修建一道城门,后来由于资金缺乏,只是在明城墙处开了豁口,未修建城门。就是说这里原来就是城墙,为了方便百姓出行,开了个口子,现在此处一点城墙的痕迹也看不出来了。1933年6月(民国二十二年), 南京 国民政府出于首都战备需要,考虑到 新民 门是江岸左翼的主要依托点,与城内关系甚大,于是投巨资用时一年,将原豁口修建为新式简易城门即现遗存的 新民 门。(牌坊式城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个位置应该是从原来的城内往城外看。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新民 门修建而成。同时,还采用填土的方法铺设了护城河中的一段路,为了保持河水流通,又修建了一座桥面长度约六米,跨度约四米的单孔水泥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新民 门由当时民国政要马超俊题写(这张图片是网络图片)
新民 门与 武定 门、 汉中 门,都属于牌坊式城门,也是 南京 唯一保存至今的牌坊式城门。
武定 门, 汉中 门只有名没有门了。解放后,修建长江大桥时,新辟了大桥南路, 新民 路相继拓宽,老桥也被拆了重建。XX期间,连接 新民 门的城墙被附近居民扒了建房,现只剩下残垣断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城门出去有条河,就是原来的护城河,还有一座桥,就是拆了原来那座单孔桥后 新建 的桥,现在桥的前面还有高架桥了,直通长江大桥。这按原来的位置是从城外往城里看的方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找了前几年拍的照片,那时城门上的爬山虎没有现在这么茂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往前说,早些时候城门都是光秃秃的,后来才有了爬山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城门上隐约能看到 新民 门几个大字,还有些孔,不知是否枪眼?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是旁边墙上的一些介绍图片,我把它处理了一下。 新民 门建成初期。照片上可以看到城门边都是些矮小的民房,门两边还有城墙。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新民 门建成初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38年下关旧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38年下关旧影,穿着制服的军人。
好了,接着往下说,这 新民 门, 新民 路走到头是 多伦 路。 多伦 路现在看是极不起眼的一条小路。可它也是有历史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是现在的 多伦 路,这一片的建筑全部都出新了,有点中西式结合的建筑风格。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多伦 路标记, 多伦 路1936年民国首都计划时期的建设。取名自察哈尔省 多伦 县。(重点是这条小路曾是首都计划的一部分。可见当年的风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是关于 多伦 路的来历。一头通 建宁 路,一头到花家桥。这花家桥也有看头。有两栋民国时期的建筑,虽然已经维修,但仍然是民国味十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是去年的照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据文物部门考证,花家桥8号民国建筑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初是下关电厂的宿舍,被称为“锦庆里”,后来曾经租给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使用,住过该部门的一位高级官员。花家桥7号、8号民国建筑是 南京 少有的“石库门”建筑,两个民国石质门尚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石库门是一种融汇了西方文化和汉族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建筑,起源于 上海 ,一般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此得名“石库门”。石库门在 上海 极为常见。
当年看到这房子时是有些陈旧,但并不破旧。门头上的字很有历史感,是哪个年代的产物,而且确实和上海 的很多小巷里的房子很像。那时还没有门。犹如一个胡同口,门头上有“锦庆里”三个字。这么有特色且与周围明显不同的建筑在当年也并没引起多少人注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花家桥7号,8号民国建筑是直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才发现的文物点,发现时,这里属于下关区。下关与鼓楼合并后,花家桥8号民国建筑被定为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然后修缮,然后保护,然后变成了现在这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出了花家桥,到 中山 北路。看到了 江南 水师,看到了海军部旧址。这个 江南 水师,这个海军部。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有着太多的故事。1970年至今作为 中国 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二四研究所所在地。(船舶雷达海军研究所)有说法在建这个研究所时还拆除了一些古遗址。 江南 水师学堂遗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013年初,整座建筑进行了返修,大门上按原字样又重新增添了“海军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民国时期的海军部。(网络图片)和现在的有些差别。这处古建筑还有很多传说,也有很多故事。据说里面还有很多遗址,一般人进不去也看不到。
到了 中山 北路,前走可以看到八字山。我有文专门写过八字山,有兴趣的可以搜索一下。(暮色中的八字山)把当时写的一些大概说一下。沿 中山 北路往挹 江门 ,往热河路,往江边走,在挹 江门 边。有一古迹,有一公园,八字山公园。八字山公园原为四望山。八字山的说法怎么来的?
八字山位于 南京 市 鼓楼区,古名四望山, 南京 地方志有载此山:“吴大帝尝与仙者葛元(玄)共登涉之,山势崭绝,足供远眺,故名四望也。”1929年,为迎接孙 中山 的 灵柩从 中山 北路经过,当时的国民政府用石头在山腰垒出“ 忠孝、 仁爱 、 信义 、 和平 ”八个大字,从此改称此山为“八字山”。解放初,新 中国 政府把字变成“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八个繁体字。后再次修改了八个大字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现在已看不到字了。看到的只是绿树葱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八字山上的民国碉堡群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还有四望亭和名人的纪念亭。不多说了。有兴趣的看我的文或者自己来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挹 江门 ,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明城墙
八字山旁就是挹 江门 ,挹 江门 我有专门文章可以搜索看( 南京 明城墙,挹 江门 —仪凤门,城砖上的铭文)
挹 江门 ,1914年为繁荣下关开辟新的街市,逐开单孔拱券的海陵门。为什么叫海陵门呢?查了一下。有这个说法。1921年(民国十年)将城墙凿开,时为单孔城门。为 中山 码头和下关火车站入城的交通要道,因主持修造者为 江苏 省民政长 韩国 钧,系 泰州 人, 泰州 古称“海陵”,得名海陵门。1928年(民国十七年)7月,国民政府将海陵门易名为挹 江门 ,1929年,为准备奉安大典,改为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券门,是 南京 城第一个三孔券门。同年4月,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题写“挹 江门 ”匾额。
就是说原来这里只是城墙,并没有门,后来为了繁荣经济,开了个单孔门,再后来为了奉安大典又开了三孔门。
好了其它内容不多说了,要说起来内容太多。写到这我就突然明白,因为 南京 的历史渊源,因为 南京的历史底蕴。我随意说了这些,居然就连成了一条旅游或是旅行的线路, 新民 门,护城河,护城河桥, 多伦 路, 江南 水师学堂,民国海军部,八字山(四望山),挹 江门 ,明城墙。。。可以看到从明时的建筑,历史留存到民国时期的建筑,历史留存。这条线路有吃有喝,再告诉你个秘密,在明城墙上能看到明城墙砖,还能看到墙砖上的铭文和这些铭文留下的传说和故事。不信你就看这篇文( 南京明城墙,挹 江门 —仪凤门,城砖上的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