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慢性胆囊炎偏方秘方特效方大全
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慢性炎症性病变。胆囊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多见,尤以肥胖、多产、40岁左右的女性发病率较高,属中医“胁痛”、“胆胀”等病证范畴。中医认为凡情志不畅、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过食油腻或虫积等,均可导致肝胆气滞,脾失健运,湿热蕴结,影响肝脏疏泄和胆腑通降而发为本病。长期的湿热不化,胆汁凝结,可形成结石。胆囊炎可诱发胆石形成,而胆石症又可并发胆囊炎,两者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
中医辨证特效方
1.肝胃不和
【症状】右上腹绞痛阵作,疼痛向肩背放射,每因情志变动而加剧,饮食减少,或有口苦、嗳气、恶心、呕吐,舌稍红苔腻,脉弦紧。
【治则】疏肝和胃。
【方药】逍遥散合越鞠丸加减(当归10克、白芍12克、柴胡6克、香附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川芎6克、栀子6克、炒麦芽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肝胆湿热
【症状】持续性右上腹胀痛,起病急,阵发性加剧,腹肌紧张、拒按,尿少色黄,大便秘结,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或弦滑。
【治则】疏肝利胆,清利湿热。
【方药】可选用茵陈蒿汤合左金丸加减(茵陈30克、栀子10克、生大黄6克、吴茱萸6克、黄连6克、金钱草30克、郁金15克、薏苡仁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3.肝阴不足
【症状】右上腹疼痛隐隐,甚则痛引肩背,劳累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则】养阴柔肝。
【方药】一贯煎加味(生地黄、枸杞子、沙参、麦冬、白芍、女贞子、墨旱莲各15克,当归、川楝子、佛手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秘方偏方
方1:取凤尾草15克。用时捣汁服,每日3次。5日为1个疗程。
方2:取蒲公英15克。用时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方3:取白花败酱30克、金沙藤15克、金钱草15克、枳壳9克。用时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方4:取溪黄草、败酱草各20克。用时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方5:取积雪草(崩大碗)30克、白檀根30克、枳壳10克、川楝子9克、木香5克。用时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方6:取乌梅250克、虎杖500克、蜂蜜1000克。用时将乌梅、虎杖洗净,水浸1小时,再用瓦罐加水适量,文火慢煎1小时,滤出头汁500毫升,加水再煎,滤出二汁300毫升;将药汁与蜂蜜入锅中,文火煎5分钟,冷却装瓶。每服1汤匙,饭后开水冲服,日服2次,3个月为1个疗程。
方7:取马蹄金(黄胆草)30克、青皮9克、郁金10克、茵陈15克。用时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方8:取虎杖根15克、黄芩9克、木香6克、枳壳9克、甘草6克。用时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方9:取茵陈30克、玉米须30克。用时上2味加清水适量煎煮取汁。每日1剂,代茶饮。
方10:取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克。用时煎汁1000毫升,加白糖适量代茶饮。
饮食特效方
(1)行气消胀粥:广陈皮15克、白萝卜100克、生山楂50克、枳实1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量。先将广陈皮、枳实同煎取汁,加入白萝卜、粳米煮成粥,再加上生山楂肉,并放入少量白糖调味食用,每周2~3次。慢性胆囊炎上腹部饱胀者可常服。
(2)利胆退黄茶:茵陈30克、鲜白菜根60克、玉米须30克、荷叶15克。将以上诸药加少量白糖水煎代茶饮。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者可饮用。
(3)清胆粥:半边莲30克、金钱草30克、绿豆50克、粟米250克、山楂粉15克、麦芽粉15克、谷芽粉20克。先将半边莲、金钱草煎汤取汁,再入粟米、绿豆文火煮成稀粥,最后撒入山楂粉、麦芽粉、谷芽粉,即可食用。慢性胆囊炎表现为胆火炽盛者可服。
(4)溪黄草泥鳅汤:溪黄草30克、泥鳅250克、生姜4片。将泥鳅活杀,用开水洗净,与溪黄草、生姜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2小时,调味即可。隔日1次,饮汤食泥鳅。
(5)鸡内金粥:粳米100克、鸡内金10克、白糖适量。将鸡内金用文火炒至黄褐色,研为细粉。先将粳米、白糖入锅内,加水800毫升左右,煮至粥将成时,放入鸡内金粉,再煮一沸即成。每日早晚服。适用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
疾病康复必知
(1)饮食清淡:平素少食辛辣油炙之物,不吃肥甘厚腻之品,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清淡饮食为主,同时注意戒烟忌酒。
(2)保持大便通畅:大便不通则胃肠压力高,胆汁排泄不畅,胆汁郁滞,易并发细菌感染,故保持大便通畅可预防本病。大便秘结者可常服生大黄粉,每次3~5克,每日1~2次,有利胆消炎、畅通大便的作用。
(3)心情舒畅: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胆汁排泄通畅以预防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