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何必论人非——《论语》悟读【355】

说三道四非君子,摆尾摇头真奴才。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十九章:

【原文】

子贡方(评议)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译文】

子贡议论别人。孔子说:“你端木赐就什么都好吗?我就没有这种闲暇去议论别人。”

【悟读】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这是《格言联壁》里的一副名联。静遐之时,常省于己,以是克非,以善祛恶;闲聊之际,不论他人之是非短长。这种“严己宽人”的思维观,是儒家修养身心之重要方法。

子贡是一个相当出色的人,外交能力强,经商也在行。然而,人皆有其优劣,子贡也概莫能外。子贡好“方人”,即议人之是非短长,有人甚至解读为“谤人”。本章夫子不屑于子贡之如此行为,毫不客气地予以了批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慢慢人生路,总会错几步”,是人总会犯点错误。真正的智者对人性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识,知道“产生错误和出现瑕疵”才是生命的常态,故而对世界和他人总是抱以宽容、理解和微笑

人是社会性动物,总是喜好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要么谈论自己,要么谈论对方,要么谈论别人,要么聊聊风土,要么叙叙人情。而人性的弱点,决定我们闲聊之时,往往有意无意的颂扬自己,有意无意的贬低他人。

一般而言,有两种人喜好对他人品头论足。一种为自视甚高之人,试图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另一种人为社会闲人,专以论人是非为乐,以此填补内心之空虚。

“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生活之中,闲聊或是难以避免的。但是,议人长短,说人是非,危害却是巨大的,轻则害人,重则伤人,于己于人,皆无所益。而那些喜欢背后论人之人,目光总是盯人之短,消极的接人待物,因而也习惯性的生活在阴暗的世界里,颇为消极

是是非非谓之智,是非非是谓之愚。

有了正确的是非观,就会减少甚至避免许多的人生弯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