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道庙(十二):古有不教胡马度阴山,今有不教日军过条山
33
北有娘子关,南有中条山。
横亘于山西最南端的中条山,西起黄河东岸,东接太行山脉,山势从西向东一路上升,绵延三百余里,成为山西南大门的天然屏障。
中条山后,是滚滚黄河水。
若把山西比喻成一座四面封闭的城池,中条山就是山西的南城墙,而黄河,则是环绕其外的护城河。
这条护城河从山西最北边一路南来,跳出龙门撞到潼关后折向三门峡,而后一路向东,完成了对中条山的环绕。
这一拐弯不要紧,不仅拐出了一个三省交界,拐出了一个华中华北西北三区交界,更重要的是拐出了一处战略要地。
与其他护城河不同的是,这条护城河上没有桥,距此最近的桥位于下游五百里外的郑州,在这里若要过河,只能摆渡。
不过由于拐弯处地势变阔,河面变宽,水流变缓,相比于上游,这里倒确实是一段非常适合摆渡的河段了。
这段古老的护城河上有若干个与它同样古老的渡口,这些渡口如点点星辰镶嵌在河岸两侧,供人穿越黄河。
在此拐弯处,从北到南从西到东有四个最著名的千年古渡,分别是永济的蒲津渡、芮城的风陵渡与大禹渡、平陆的茅津渡。
这些渡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其中,蒲津渡处原先有桥,号称黄河第一浮桥,始建于秦,兴盛于唐。在秦时是一座竹索浮桥,曾亲眼见证了秦晋之好,也亲眼见证了秦军从这里由西向东跨越黄河统一六国。
后来,山西的李渊从这里由东向西地穿过蒲津浮桥,攻下长安建了唐朝。而后唐人大兴土木,将此中兴之桥改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由八头巨型铁牛撑起的铁索浮桥,这座黄河上唯一的铁索浮桥一度成为连接河东大地到首都长安的门户,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从这里踌躇满志地走过黄河大桥进入京城,脚下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胸前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座桥王之涣走过,王维走过,李白走过,家住蒲州的杨玉环走过。
再后来,随着国都东移、南移和北移,长安的地理位置不再重要,蒲津桥不再被重点维护,年复一年的河水泛滥乃至黄河改道,终于有一天,这座黄河第一浮桥倒塌了,从此沉入河底,被滚滚黄河水冲刷地一干二净,就连那巨大沉重的铁牛也逐渐没入泥沙之中被深深掩埋。从此,这里没了蒲津桥,只剩蒲津渡。
蒲津渡下游约三十里处,则是风陵渡,这是一个比蒲津渡更有名的渡口,据说其名来历与黄帝的战将风后有关。传说当年黄帝和蚩尤在涿鹿之野一战中,双方战至此地,黄帝一方差点被围困待毙,危机之时黄帝的爱将风后立下大功帮黄帝一族取得胜利,然而风后本人在此战中不幸阵亡,黄帝将其厚葬于此,此地遂被称为风陵,此地渡口便被称为风陵渡。
后来,一个叫郭襄的美丽女子在这里偶遇了她一生的爱情,“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然而心上人却独独痴情他人,心灰意冷的年轻姑娘郭襄翻过华山穿过秦岭远走四川登上峨眉创立了峨眉一派,从此威震江湖。然而即使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仍对风陵渡口的那场遇见念念不忘,给自己的亲传弟子取名叫风陵师太,再后来为了断绝念想给风陵师太的徒弟起名叫灭绝师太。。。
风陵渡下游十多里处,则是大禹渡。大禹渡之名,自然由大禹而得,据传当年大禹治水时曾在此栖息,背靠着那棵幼年的柏树勘探地形观察水势。
蒲津渡与风陵渡都是从黄河东岸西渡黄河进入陕西地区的渡口,从大禹渡开始,顺流渡河则可达黄河南岸的河南地界。
大禹渡下游一百多里处,有茅津渡。据传因古代茅族居住在此而得名,这同样是一个千年古渡,是历来从山西进出中原的交通要津。
据说那年大禹在黄河治水时,从上游的积石山一路疏通河道,到龙门山时河水受阻返流,于是大禹在那里凿开龙门,有了后来的黄河出龙门;水到风陵渡大禹渡处,又被华山挡道,大禹在这里疏通河道使其转而向东;向东流到茅津渡处,又被巨石所阻,大禹又按照凿龙门的做法,在巨石上硬生生地凿出了三道门,河水于是才能泄洪而下,从此涛涛东流。此三道门即后来被称为“人门”、“神门”、“鬼门”的三门峡。
河内沿线的蒲津渡、风陵渡、大禹渡、茅津渡这四座千年古渡,是分别从山西向西或向南通向关中地区或中原地区的重要水上通道。其中蒲津渡通往陕西大荔,风陵渡通往陕西潼关,大禹渡通往河南灵宝,茅津渡通往河南三门峡。
从大荔或潼关向西,直达西安,则是一马平川,此即八百里秦川,而后向北可以攻延安占陕北,向南可以过汉中入四川到重庆。
从灵宝或三门峡南下,又是一马平川,此即华中平原,可直抵洛阳,而后攻郑州,然后一路南下可达武汉,逐鹿中原。
一旦打通这两条进军路线,中国的亡国之时,指日可待。
中国自有史以来,外族侵犯多来自北部,而北面来敌,若做到了马踏黄河入主中原,则具有了战略性的意义,基本上接下来的亡国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中原乱,簪缨散。”
当日军从东北一路席卷而来时,中原大地又一次面临这样的处境。
时任抗日总指挥的蒋介石在战前也已看到了这样的风险,他说:“我们与日本人打仗,最担心的是日本人由卢沟桥入山西再经汉中入四川,这是当年忽必烈灭亡南宋的战略。如果日本人到西南,从云南、贵州到广西一抄,我们即便保守南京、上海,这个仗也打不下来。”
他不想当文天祥,不想在东南方向亡国。
这是后来由中国人主动挑起淞沪会战,将日本人由北向南进攻引向由东向西进攻的最重要的原因。
蒋介石害怕历史重演,害怕退到东南沿海以后无地可退被逼出大陆流亡海上,于是尽量往西部退守。但当然最终,他依然一语成谶地被赶到东南沿海后无地可退地被逼出大陆流落海岛,只不过,赶他下海的人不是从东北到中原深入内陆的日本人,而是早就经四川到陕北逆流而上的另一组革命军人。
他最终没做成亡命东南的文天祥,但却做了流落海岛的延平王。
当时,为了完成蒋介石的战略部署,避免日本人渡过黄河西进关中南犯中原,必须要将华北的日本人挡在黄河以北。
黄河以北的最后底线,就是黄河本身;而它的最后一道防线,则是中条山防线。
有人称之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
所有人都期望,这条由中条山与黄河互为屏障而成的“东方的马其诺防线”能够抵挡住日本人的隆隆战车,能够御敌于黄河北岸,能够阻止日本人挥师中原灭我中华。
古有“不教胡马度阴山”,而如今,这个国家的战争防线整整后退了一千多里,成了“不教日军过条山”。
(未完待续)
前文链接:
系列连载:
-----ph手记,欢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