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小船也是说翻就翻啊

相信当19岁的芦海清,在收到四川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一定不会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会因与室友滕某冲突而发生惨烈的悲剧,甚至身首异处。而当他看望自己高中老师时,还抚摸着破旧的钢琴说:“等我赚了钱,把琴给你修一下。”
生命的小船说翻就翻啊,哪怕你有着青春年华,美好前程。

相信当大白兔奶糖当家人、上海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翁懋在出发去云台山风景区旅游采风前,一定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山崖上的一块落石砸死”,甚至还有说法这石头竟是猴子蹬落的。虽然据说他出行前也购买了保额40万元的旅游意外险,但是这一举动对于他来说,可能就像开车前系上安全带一样寻常,并没有想到一定会出事故。
生命的小船说翻就翻啊,哪怕你已经功成名就,身家千万。

我小时候曾经有一位同学,夏天的时候去江边嬉戏捞“嘎啦”(蛤蜊),这时真的有一艘小船划了过来,别的孩子都往岸边躲,而他偏偏往江心躲,结果下面有个深坑,一下子就掉了下去,幸好江边有一位游泳后正在歇息的老者,跳了下去一把将他拽了上来。
生命的小船真是说翻就翻啊,有时候就系于险境的一线之间,甚至自己和他人的一念之间。

多年之后,我读到朱学勤的那句:“少年时犹如水漫金山,待大水退去,看清来路,方觉后怕,有多少死路,竟然在不经意间一跨而过。”顿时就惊出了一身冷汗,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就像愣小子闯江湖,能够幸存下来也真他妈是个奇迹。
我们说的生命的小船说翻就翻,不是说正常的生老病死,那些小船只能说是退役、报废,或者搁浅。说翻就翻的生命小船,主要是指那些意外的死亡。
在诸多的死亡形式中,意外死亡往往最让人难以承受,我们面临他人的意外死亡,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挺好的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是啊,生命的小船怎么说翻就翻了呢?我相信,这个世界绝对没有无缘无故的翻船,有的翻船,是因为外面的风险猝不及防,浪大;有的翻船,是因为内在的隐患如影随形,船破。
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过一个在航空界关于安全飞行的法则,被人称作海恩法则: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我觉得这法则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生命的很多意外事故之中。
什么叫意外?就是没想到。但没想到的事情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很多时候,正是没想到的风险、没想到的隐患,造成了没想到的事故、没想到的死亡。

试想一下,如果芦海清和滕某在处理矛盾时能够彼此冷静一些,或者再往前溯,如果他们之前接受的教育中能够多一些对爱和生命的理解;如果滕某的家人能够直面孩子的病史,跟校方提前有一些沟通;如果校方在了解到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面对其提出换宿舍的请求,能够认真对待,细致排解;如果同学听到滕某不想活了的倾诉,能够耐心劝导、及时反映……可能任何一个环节做得好一点儿,这个事情的结果也许就会好一点儿。
云台山坠石事件也是一样,看似飞来横祸,不测风云,但既然是风景区,对于游客的安全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存在的隐患就有事先排查的义务。风景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该会了解到山上可能会有落石的危险,就应该尽早清理排险,并对游客进行安全提醒,而不是在出事之后忙着把猴子搬来当自己的救兵。
生命的小船说翻就翻,但其实,也可以不翻的,有时候,只需要我们船上的人做得稍微好那么一点儿。只需要我们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的生命,心存一份珍视、敬畏之心。有时候,可能真的就是我们的举手之劳,就成了他人的救命之恩,我们的用心之举,就成了自己的活命之路。

生命无常,人生苦短。行文至此,我蓦地想起专栏作家刘原说过的一句话:“只有灾难即将来临,才会明白'来日方长’有多么珍贵。我最近痛切地爱上了这个词:来日,方长。那胯间的小灵蛇,浓缩了我们隐忍、能屈能伸的一生。”他还说过:“我们这些人的哲学是不管喜事丧事,最后都会归结到性事上。性事为生,丧事为死。我们说着黄段子的时候,何曾是对生殖器有着兴趣,我们无非是以这样的调笑,抵御着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罢了。死神若临近了,给它说个黄段子便是。” 我喜欢他的这种态度。就算我们的人生终将是衰草枯杨的坟场,也应有曾为歌舞场的旖旎欢畅。无论灾难和死亡何时到场,毕竟我们都曾认真且热烈地活过。
人生在世,有时真的就像树叶过河,全凭着那么一股子浪劲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