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景:兔儿爷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出于对月亮的崇拜,已经有了赏月拜月的活动。到了唐朝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明朝以后成了与春节并列的重要节日。有关中秋节的传说特别多,我小时候就常听奶奶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树、玉兔捣药等神话,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那么多美好的故事和信以为真的痴情。
那时,刚脱离暑热就盼着过中秋了,除了盼着吃甜香的月饼,另一个盼头就是能得到兔爷。大人说兔爷就是在月宫里陪伴嫦娥,每天忙不停地捣长生不老药的玉兔,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长耳定光仙”,我能得到玩具是神仙啊,又长得那么威武漂亮,那真是天天盼着大人给买回来。
关于玉兔的传说很多,其中流行最广的是:古代北京城忽然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人染病。嫦娥看到人们遭难,心中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治病。玉兔变身为少女形象,挨家挨户为人治病,救了很多人,人们为了感谢她,纷纷送东西,可她什么也不要,只借衣服穿,每到一处换一身装扮。为了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骑上了马、鹿或换乘狮子、老虎等猛兽。清除了瘟疫之后玉兔又回到了月宫,人们又感激又怀念它的救命之恩,就用泥塑造玉兔,根据人们的想象,有的骑虎、有的骑鹿、象、狮等,身上有的穿金盔金甲,脸上贴金泥,有的背插纸旗,像英勇的武士。它已经完全被艺术化,人格化了,也更接近人间烟火了。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这样描写:“脸蛋儿上没有胭脂,而只有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的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浅红;这样,小兔儿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中的黄天霸似的。它身上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个叶折儿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色彩,使绿叶和红花都闪闪欲动。”先生这般生动而具体的描写,反映了兔爷在当时八月十五时地位,也给兔爷画了个像。
兔爷的形象很招孩子们喜爱,它兼具神圣和世俗的品性,融祭祀和游乐于一体,成为中秋节大人们必送给孩子的玩具礼物了。那时每到节前,王府井东安市场、各大庙会集市及繁华地段的街头巷尾,全都摆摊出售大小不一,样式不同的兔爷,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这象征美好吉祥、身施彩绘、活灵活现的宝贝,也成了孩子怀抱中的心爱。如今虽然兔爷已经少见了,但它被寄予的美好善良,会在我们民族中世世流传下去。正因如此,如今的兔爷也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丽的嫦娥共同演绎不朽的佳话。(何大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