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317)等级决定圈子

易经(317)无效的社交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人与人交往有没有终极的意义,若是泛泛之交的意义大,还是利益相关的交往意义大。认识某个人,在某个聚会上有过交往交流,这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人一生能真正相处并认知的人并不多,就身边的那么几个。那么我们为什么还是要热衷于各种聚会呢?

求近而不得,不得不求远。

周公说:六三阴柔,不中不正,上无应与,欲萃于四而不可,欲萃于五而又不能,嗟悼踌躇,一无所利,将如何而后可哉?惟有上六,情虽不相得而分则实相应,往而从之,为合于萃之正,而无孤立之咎。但困然后往而复萃于阴极无位之人,纵获其萃,亦必不能得志行道,小吝终不免矣。

刘邦建立汉朝,中国从诸侯争霸进入世家争强的时代,秦始皇将整个社会进行了一次非常彻底的格式化,然后交给了刘邦,汉武帝之后,世家六阀开始垄断顶层资源,九品中正制将门阀推向了极至。

在士族门阀得不到认可,那么基本上是很难在社会上有地位,两三国晋一直到唐,基本就是皇帝和世家间的对抗。有点像今天的美联储带着资本大家族自成一个体系,与总统所带的普通民众间一直是有争斗。

本来社会的上升通道就非常少,占据顶层资源的那些门阀不松手,其他人基本上出路就极少,而人建立圈子,本身就有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到了第三爻就是大多数人的终点。

一个普通的没有背景的人,在体制里的终点是可以看得到的,即使再会经营也极难有机会,因为人的寿命放在那里。

改革开放为什么会出现一波极大的发展,就是这里不容,近的不行就远处去求。

隋文帝发明了科举,给最底层民众一个出路,这个制度在武则天时代被极大的利用了,而且武则天也用非常手段对门阀进行清理,甚至这个期间暴发徐敬业的起义。开元盛世就是武则天的遗产被唐玄宗挥霍的一个盛世。而唐玄宗这个庸碌的家伙将门阀发展成了军阀。还真是败家透顶了。

杀世家的运动靠顶层是不行了,于是黄巢起义,再五代十国,花了很长时间将旧的门阀给干掉了,大宋的老赵摘了这个果子。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于是新的门阀成长期间,大宋的门阀就比较像盗贼,失去旧门阀的修养。

任何时候圈子也会固化,这个固化会成为整个社会的最大的障碍,一个人处于三爻基本就是顶层了。顶层的流水被堵,慢慢就成一潭死水,怎么可能不臭!底层人无论怎么去巴结,别人也不会接纳,门阀厉害的时代,一些因为出身不好的人,即使因为军功权倾朝野,得不到门阀的认可,连门也进不了。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孔子说:人君诚信昭著,务期近悦远来,万邦作孚而后已。五之萃有位,而犹有匪孚,盖其天下一家,万物一体之志,尚不免于愧歉,而未光大。故必元永贞,而后悔乃亡也。

圣人一句志未光,是多少庸人给自己后人吹牛时的借口,想当年,我本来怎么怎么样,只是可惜,未能实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