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食男·艺术家 艾馆长的速问不速答 | 王爱忠篇
所谓“草食男”,并不是指某位男士是吃草或者说是吃素的,而是指那些沿袭了草食性动物本性——温和、友善、被动、攻击性低的男性群体。初次见面时,你会发现“草食男”们很有礼貌,但话不多,比较慢热,不容易和人只见一次面就成为朋友。在“草食男”内向的性格中,往往藏着一个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他们虽不高冷却十分敏感,不算狂热却又极其专注,流露出一种文艺的气质。如果您打算成为“草食男”至交或挚友的话,一定要主动与之接触,捱住那有些漫长的“考验”期。待您通过了“考验”,彩虹便会出现,衬出一片蓝天……
山西画家王爱忠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神秘的“草食男”,而本期艾馆长的速问不速答,将直面“草食男”的“考验”,快搬好小板凳,前排围观吧!
“草食男”不一定都是素食者,王爱忠老师却是真的不喜欢吃肉,而且坚持不喜欢了好几十年。60年代的物质条件很是困苦,很多家庭只有到了过年,才能好好吃上一顿肉,家里的小孩才能做一套新衣裳。王爱忠老师小时候也盼着过年,但他看着碗里油光锃亮的肉,却一点食欲也没有,趁长辈们推杯换盏之际,竟把还冒着热气的肉,一下塞进了崭新的衣服兜儿。为了不被人发现,还装作吃得很香的样子。见他“消灭”得如此干净,母亲便又给他夹了一块更大的肉……机智的小爱忠找了个由头离开了饭桌,刚想把肉扔出去,无奈发现母亲正朝着他走了过来。没办法,他只能将肉掖到山西那种榫卯结构的门框上。过了一会儿,街坊邻居前来拜年,听到敲门声的母亲转身前去开门,尴尬的一幕发生了:只听啪的一声,一大块肉从天而降,径直掉到了她的脸上。至于小爱忠后来被怎么处置了,请各位自行脑补吧(此处省略一万字)……
若非亲身听到王爱忠老师讲述这段经历,恐怕没人会想到他还真的是个“冷面笑将”。我们总用“相由心生”来看待别人,却又总用“人不可貌相”来说服自己。
《轻柔的风》
事实上,用“人不可貌相”来形容“草食男”最恰当不过了,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都是潜力股。我们从“群众文艺馆”走出来的王爱忠老师,虽曾凭借《轻柔的风》在全国水粉水彩画展中摘得金奖,但那时的他是个多面手,却不是一个纯粹的中国画家。究竟是是何原因促使王爱忠老师专注于国画创作的呢?是因为他听人们说画国画最难。“草食男”的个性中有着特别的专注,就算初期不熟悉宣纸一洇一片的特性,就算要与熟悉版画创作分道扬镳,就算一切都要从头来过,他依然义无反顾地探索着。
十年面壁的艰难思考与实践,成就了一个成熟的山水画家。这十年的探索,带给王爱忠老师的是从理念到技法,从格局到规模的全面提升,他用超写实一般精细的笔触,以及颇具古风写意的设色,营造出一个又一个唯美的意境。
自2005年起,王爱忠老师的目光从名山大川转移到自己脚下的黄土高原,转换到了一直被中国山水忽视的黄土地。他开始关注“生于斯长于斯”之中的人文环境,他要改变人们对黄土地苍凉、荒芜的印象,并用自己的笔触向大家证明——黄土地同样是美丽的,美的特别,特别的美。
长期以来,关注黄土地的画家少,技法层面上缺少可借鉴的经验与范本。黄土地在王爱忠老师的笔下将是怎样的一种呈现方式?请别忘了,“草食男”除了专注,还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在王爱忠老师看来传统的皴、擦、点、染并不是万能的,黄土高原应该有不同于常见的南派、北派的山水表现手段。既然黄土地上有自然形成的大块面,为何不可以尝试以几何造型的构成形式来进行创作?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举动,因为以线造型是中国画千年以来的“家法”。顶着压力,王爱忠开始了新的写意没骨山水画的探索。他用浅淡朦胧的笔触,吸收了中国美院浙派水墨氤氲的中国画画风,利用树木和山块的轮廓线,营造笔意朦胧、块面变化、墨点节奏跳跃的黄土意境,极具个人面貌的学术符号就此成型。
拍摄作品集签名钤印这一收尾环节时,有位刚入职的同事,对王爱忠老师画案对面悬挂着的那幅写意的花鸟画产生了兴趣,随口问到:“王老师,这里的叶子是用没骨的画法画的吗?”没曾想,爱忠老师竟停下了签名的笔,随手拿起身边一张纸板,一边画,一边详细地向我们的这位同事,讲起了写意画的叶子与工笔没骨画法之间的不同……
今年8月——11月期间,“吾境——三晋名家六人展全国巡回展”将在三品美术馆北京馆—深圳馆—贵阳馆陆续拉开帷幕,王爱忠老师将携哪些精彩国画作品参展?希望各位届时莅临,到展出现场一探究“境”。
▍ 立夏 68×68cm 2006作
▍ 天地之悠悠 138×69cm 2017作
▍ 阳婆上来暖洋洋 170×160cm 2008作
▍ 又是一事春风时 187×97cm 2017作
▍ 小寒 60×60cm 2006作
▍泉声带雨图 69×138cm 2017作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参与互动
分享您对本期嘉宾的认识与观点
同样欢迎大家来说说您与身边“草食男”的故事
20册《新中国美术家系列·王爱忠卷》
签名国画作品集等你来拿!
快来参与互动转发吧!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三品名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