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从教育视角看《歌手》为何不见中国传统音乐?
虹野:从教育视角看《歌手》为何不见中国传统音乐?
文/虹野
《歌手》终于落幕了,歌王争霸并没有淘汰赛显得那么出彩,歌手与各自的参演嘉宾搭配的并不是那么合拍,过程中状况频出。这不是本文的重点,不再赘述。只是想写一个关于《歌手》这个节目的观后感。
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婕西对音乐的炉火纯青的诠释,也看到李泉对音乐的个人信念,也看到汪峰在音乐上的责任感,也看到了腾格尔草原上空飘荡的音符,还看到了华晨宇按照自己的理解对音乐不停的实验,也看到了张韶涵天籁之音的盘旋,也看到了KZ、李晓东对音乐的努力……但是他们毫无例外的几乎都是西方音乐,即便是腾格尔也是蒙古特色,中国传统音乐几乎在《歌手》中没有存在感。唯一和中国传统音乐沾点边的恐怕就是霍尊的接近花旦的唱腔了,但是其旋律、节奏、内容几乎和传统音乐关系不大了。
历史上,中国琴声宛若高山流水,《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宋词似乎更是易于传唱,可是时至今日,我们几乎只听过婚丧嫁娶的《百鸟朝凤》和一些戏曲了。中国音乐哪里去了?
我们很难说中国戏曲代表中国的音乐,但是我们目前能够理解的传统音乐好像就只有“唱戏”了。中国音乐是否消失,消失的原因这里不再考证,但可以肯定是没有发展。
尽管现在很多人都在把京剧之类的戏曲当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但是不得不说的是,音乐的生命力不在于此。
在《歌手》中,很多歌手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哪怕李泉唱功和华晨宇、婕西等人相差甚远,但是依然无法阻挡他的音乐的魅力,原因何在?唱歌也好,音乐也罢,他的关键所在在与是否能够感染他人。但是音乐的发展却不在于此,而在于音乐创作者是把音乐当做什么?如果把音乐当做谋生的工具则会一味迎合观众,而迎合观众的最高境界则是观众的参与。我们可以看到婕西在场上的强大的互动。观众的互动则需要通过音乐发泄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为何中国音乐消失了,可能是因为中国的音乐没有办法表达观众的情绪,无法参与音乐之中。迎合观众的音乐人也没有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就无法有持续的生命力。
而情绪的表达,事实上是个体意识的觉醒,自从宋词之后,我们很难看到有多少人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没有独立的个体的意志,所以大家都在看戏,戏里戏外自我麻醉而已。
一个音乐,有两个发展方向,一种是音乐人的技巧方面的发展,另外一个则是公众情绪的发泄,一个好的音乐则是恰到好处的让人可以通过这个旋律和词语来表达自己。可以说喜欢唱歌的人大都属于主体意识比较强的人,也是比较容易沟通的人,当然那些把音乐当做谋生手段的人除外。如果这样看来,中国音乐学校还真的没有几个是合格的独立的音乐人。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