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史话番外篇一:周公的一支后人世代耿直,却因此惹上了大麻烦
今天的文章,大家一看到标题应该就能想到,这又将是一个新系列作品的开始。之所以鄙人在众多“诸侯国史话”之外又开设番外篇,是因为比较重要的这些诸侯国确实已经有各自的“史话”来讲述了,但那些比较弱小的诸侯咱们也不能不顾。毕竟,东周时期群雄并起,小诸侯们也在其中贡献了不少的“戏份”,因此,在下决定开设“番外篇”这一新的系列,也为这些“配角们”书写一些属于他们的“史话”。
那番外篇的首篇咱们来讲点儿什么故事呢?这便是在下上次文末提到的,记载于《春秋》里的一个突发事件,也算是轰动一时的“热点新闻”了。至于为何会如此引人关注,因为这里面牵涉到了天子,牵涉到了“钦差大臣”,还牵涉到了戎人,可以说都是当时能引起热议的“话题人物”。所以,咱们马上从这个突发事件入手,看看其中的林林总总。
穿着各异的戎人形象
这个突发事件的起因是桓王朝廷对鲁国的一次友好访问,只是天子这次倒没亲自巡狩,而是派了凡伯作为使者出访了鲁国。本来一切都好好的,“钦差”凡伯在鲁国也受到了礼遇,可偏偏在回朝的途中出事儿了。凡伯一行人走到楚丘这个地方的时候,被一伙儿戎人袭击,连他本人也被掳走,从此不知所踪。您说说这是不是个大事件,连天子的使团都敢劫,难怪《春秋》等史书要把此事记载下来。
不过,这件事《春秋》的确是记载下来了,甚至“春秋三传”也对此给出了各自的注释或评述,但细品之下还是有不少疑问的。例如戎人为什么要袭击凡伯一行人?记载中的凡伯是谁?袭击的地点楚丘在哪里?这伙儿戎人又是谁,从哪来的?凡伯的结局如何呢?接下来,我就逐一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帮大家更好地看明白此事。
1、戎人为什么要袭击凡伯这队天子派出的使团
虽说“戎人”这个名头,一听就是跟正统王室、诸侯相对立的,所以他们袭击一下周朝的人马是情有可原的。不过除了这一点以外,《左传》还给出了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凡伯此前得罪过这伙儿戎人。据书中所记,袭击凡伯的戎人,之前是有过顺服于周朝这样良好表现的。并且,这伙儿戎人为了能跟朝廷关系走得更近一些,还特意备了很多厚礼送给朝中的各位公卿。可偏偏送礼之时,只有凡伯没有对他们以礼相待,让戎人记下了这份仇恨。所以,得知此次使团的“钦差”是凡伯以后,戎人袭击了这支队伍。
《左传》中有关凡伯得罪了戎人的记载
2、桓王派的使者凡伯是何许人?
说起凡伯,具体的名字在史书中没有留下资料,但从这个称呼来看,他应该是伯爵国凡国的国君。而说到凡国,这个国家可不一般,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的记载写道:“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说的就是蒋、凡、邢等六国都是周公后人的封国。正因为凡国的国君有着这样特殊的身份,所以很多代的凡伯都有幸能进入朝廷,在天子身边建言献策。历史上就有这么两任凡伯十分有名,都留下了他们诤谏昏君的故事。
其中一位是周厉王时期的凡伯,他在姬胡任用荣夷公搞得天下民不聊生时来到厉王面前,苦口婆心地劝说天子尽快改变暴政的做法,并按祖宗之法修德安民。可厉王非但没有听取凡伯的建议,还好好地奚落了凡伯一番,说他是不识时务之人。气得凡伯愤愤而出,还特意写下一篇名为“板”的诗歌来讽刺厉王,被收录于《诗经·大雅》之中。另外,在这首诗歌中还有“多将熇熇,不可救药”这样一句话,让“不可救药”这则成语流传于世,专门用来比喻事物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可救药”的周厉王
另一位比较出名的先代凡伯又碰到了一位昏君,即西周的末代君王周幽王。看着当时的天下变得混乱不堪,幽王却只顾宠幸美女褒姒而不理朝政,这位凡伯想必也对天子进行了好一番劝阻。但如咱们之前讲过的,周幽王也是位出了名不听人言的国君,凡伯的劝说肯定无法令其改变。所以,这位幽王时期的凡伯又学着先辈的样子,写下了《瞻卬》、《召旻》两首诗歌,都是在讽刺幽王的荒淫无道和祸国殃民。
《诗经·大雅·召旻》赏析
正是有了厉、幽时期两代敢于写诗歌讽刺君王的先辈,桓王时期的这任凡伯恐怕也是位直言不讳的耿直之人。在他眼中,戎人就是没有归于王化的粗鄙匪类,且暗中送礼、讨好公卿的行为本身就不正当,所以才没有以礼相待。但凡伯的洁身自好,却刚好得罪了这伙儿戎人,给自己引来了这场祸事。
3、凡伯遇袭的楚丘在何地?
说到“楚丘”这个地点,在历史上一直争论纷纷。一方认为楚丘应在今山东成武县西南一带(杨伯峻先生持此观点),另一方则认为楚丘应该属于当时的卫地,即今河南滑县一带(《谷梁传》中有“楚丘,卫之邑也”的注释)。至于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在下认为很难说清楚。毕竟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人,他编著《春秋》时,卫地楚丘城已经存在。想用这座楚丘城在凡伯遇袭时还未建设为由来否定《谷梁传》的观点,也不太能站住脚。并且,在鄙人看来,凡伯遇袭的楚丘反而更像是河南滑县的这个卫国城邑。(这里暂不做说明,随后的内容中会有解释)
孔子作《春秋》
4、这伙儿戎人是谁,又是从哪里来的?
在大多数的史料中并未对这里的戎人做出过解释,但《谷梁传》及其相关的书籍中对此有一种很独到的见解,即袭击凡伯的戎人乃是卫国人,之所以称其为“戎”是对他们袭击朝廷使团行为的一种贬称。在下看过这种说法后,虽不能就认同此观点百分百准确,但也从中获得了启发,认为袭击凡伯的人应该来自卫地或其周边。毕竟中原一带戎狄之人相对较少,在下能想到的离这里较近并有较强攻击力的敌人,也只有卫懿公时,把卫国都城都攻下来的赤狄了。因此从这里能看出,卫国周边一直有一些强大的戎狄邦国存在,袭击凡伯的戎人也最有可能是他们中的一支。
5、为何凡伯前往鲁国时没有被袭击,反倒是归程时遇袭了呢?
看到这个问题,或许会有童鞋立刻说道:之所以凡伯一行人是在归途中被袭击,是因为戎人开始并没有得到凡伯出访鲁国这一消息,且当时使团的警备更严密。而到了返程之时,戎人已经探明了此次使团的“钦差”为凡伯,且大家完成了使命、放松了心态,所以趁机动了手。
但在下其实对此还有另一种看法,也就是我为何之前会更倾向于楚丘为卫国城邑及袭击凡伯的戎人来自于卫国周边的原因。因为,使团从雒邑前往鲁国,比较常规的路线应该是从王都出发,一直向东途径郑、曹等国,继而进入鲁国境内。完全没有必要从郑国先绕到其东北部的卫国之后,再折回东南方的曹国、鲁国。所以,以常规路线出访鲁国的一行人,途径之地离在下猜测的戎人之地较远,不会被袭击。
凡伯一行往返鲁国的路线示意图
而使命完成以后,凡伯作为使团的领导动了一点小小的私心,即他想借返回雒邑复命的机会,先向北经过卫地,而后到他自己的封国凡国(在今河南省辉县一带)去走一走。一方面可能是他长期在朝中辅佐桓王,很久没有回本国处理事务了,另一方面也是想把他作为“钦差”的这份荣耀带回国,让自己的子民看看他的风采。结果,使团选择了常规路线以外的另一条线路返程,刚好被戎人抓住机会,在楚丘一带埋伏、袭击了他。
所以,凡伯一行人出访时有使命在身、不敢耽搁,走了最常规、最快捷的路线,保证了安全,不会被袭击。而返程时走了靠北途经卫地的路线,才被戎人埋伏得手。
6、凡伯的结局如何?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凡伯一行被袭击后,他本人被戎人抓走。而此前凡伯又因不以礼相待得罪了戎人,想必他之后的下场要不就是被戎人杀害,要不就是长期成为了戎人的奴隶。并且,从这位凡伯被俘虏后,众史书中再无凡伯、凡国等相关内容的出现,可以推测出就是因为这次袭击事件,让失去了国君的凡国并变得混乱。而他们的邻居卫国刚好借这样一次机会,将其吞并到了自己的疆域内,让其彻底灭了国。所以,国君、国家都消失了,史书也就不会再对他们有任何记载了。
凡城遗址在今河南辉县前凡城村一带
这便是在下对天子命凡伯出使鲁国,却在返程时被戎人掳走故事中一些疑问的解读。希望鄙人的这点浅见,能对各位理解这段历史有所帮助。而凡国,作为周代历史中一个不太起眼的小国,能以“诸侯史话番外篇”首篇的方式与大家见面并告别历史舞台,恐怕也会给您们留下更深、更久的记忆吧。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凡伯聘鲁、春秋记载、天子命凡伯、归程被掳、袭击原因、凡伯简介、探寻楚丘、戎人来路、改变路线、凡伯结局。
关键词云图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