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三味药, 顺肝气 顺胃气, 治心情不好, 胃胀难受, 实用的小方子
点击加载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藏象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送读者朋友一张小方子。在我眼中,这是一张可以顺气的小方子。它只有三味药——
佛手15克,陈皮12克,生姜2片。所有这些,水煎服。仅此而已。
这个配伍,你别看简单,实际背后有故事。
我跟师在农村工作的时候,有一回,碰上一个老太太。她当时是60多岁。
这个人,在当地有名。为啥有名?一来是勤快,终年劳作,家里经营得很好。二来是脾气急躁,爱跟人家斗嘴,所以大家伙都怕她,称之为“刘大火勺”(此人姓刘,性急如火,早年还卖过火勺,故名)。
有一回,刘大火勺愁眉苦脸地来找老师。什么问题呢?就是胃疼。
当时,我老师看,发现脉弦而有力,舌淡苔薄白。再结合她一进屋之后的表情和神态,立刻就知道个七八分了。
点击加载图片
原来,此人前天晚上和二儿媳妇生气。当晚,就觉得胃痛,而且两肋部位胀闷。晚上吃不下饭了。
一夜之后,症状没有减轻,早上还是吃不下饭,胃中胀,痛感有所减轻。她也是为了出来散心,所以顺便来到卫生所,想问个究竟。
当时我老师就说,你这个情况属于肝胃气痛,就是生气气的。他口授患者一个小方子,就是佛手15克,陈皮12克,生姜2片,水煎服。回去用一下,看看好不好。如果好了,就是好了。如果没好,就得更复杂的汤药。
结果呢,当天下午,刘大火勺尝试了一剂,结果晚上的时候,忽然开始排气。与此同时,胃里头开始觉得舒服,胀痛之感渐渐减轻。
当天晚上,刘大火勺睡了一觉。早晨再起来,诸证悉平。
此人乐坏了,说实在想不到,这三味药的小方子,这么有效果,一剂药就解决问题。
后来,我老师和我谈起这小配伍。我这才知道,这个配伍绝不是信手拈来,而是出于大家手笔。
其创制者,乃是早年河南中医研究所的赵国岑老师。赵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内科大家,尤其是在脾胃消化疾病方面,有很高造诣。赵师还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点击加载图片
老早年,河南省卫生厅,组织人力物力,集中当地中医界临床经验,编写了《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这部书。赵师的配伍,就收录其中。我老师早就看到了,所以记录下来,随手应用。
其实,像上文中这个患者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即肝郁气滞导致的胃痛。肝郁气滞导致胃痛,在诸多胃痛的病因里头,是最常见的。冷方南教授所著《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在论及胃痛治疗的时候,第一个病因病机,就是肝郁气滞。
它的由来非常简单——肝属木,脾胃属土。情志不遂,肝郁气滞,则肝气不平,克犯脾胃,于是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出现胃胀、胃痛、嗳气、食欲不振等现象。由于肝胆经走两胁,所以这类胃痛,常常伴随胁肋胀满、胀痛等因素。而且,有的时候,胀痛部位会改变,窜着疼。此类人的脉象,常常是弦而有力。发病常常和情绪波动、恼怒焦躁有关系。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顺肝气,再顺胃气。肝气顺了,胃气才能顺。
具体操作上,其实中医有不少成型的方药,比如说柴胡疏肝散加减,沉香降气散加减等等。佛手、陈皮、生姜的办法,其实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小方子。
这里的佛手,主入肝经,能行肝气,疏肝解郁,同时又入胃经,可以畅胃气。陈皮,入脾肺经,善于行胃气。生姜,温胃散寒,理中行气。这个三味药配合,既能调肝气,还能调胃气,使得肝胃气顺,这样就解决问题了。
点击加载图片
不过,说实话,这样的小方子,适用范围还是比较窄的。比如说,一旦患者的舌苔发黄发燥了,舌红了,用此类办法就不行。因为三味药都偏辛温,容易伤阴。舌红苔黄的人,不该用。另外, 如果有的人夹杂伤食不化,或者口苦反酸,或者胃热口苦烧心等等,单独用佛手、陈皮、生姜,都不适合。
总之,你记住,这个配伍,就是应对情绪不好以后,胃胀略痛、吃不下饭的人,症状不重,舌象没有严重异常。这是初级方,简单的方。
当然了,用药,永远都是亡羊补牢。真正好的做法,是调节心态,避免肝郁气滞,引发胃痛胃胀。胃病,说到底,有时候也是心病啊。心态好的人,不容易有胃病。心态糟糕的人,胃肠往往也比较糟糕。所以说,心情好一点,肝气跟着就顺一点,我们的胃,当然也就舒服一点了。
好,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