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娟|啤酒和秋天
啤酒和秋天
回民区万达四层影院门口,有一个德国精酿啤酒屋,其实只是一个吧台,各样的啤酒陈列着,那是上次我和多哥去逛的时候发现的。
不过我想,这么显眼的位置,一定其他人也就早已发现了,毕竟他是早就存在的。但是这样一个专门卖酒的小屋,每次我去得时候都看到吧台后面的小伙子在那里无聊的坐着,而万达这一层人来人往,啤酒屋前面的几张小桌却一直空闲着。他们装饰的太精美了,精美的就像商场里陈列的广告牌,就像是一处供人休息的椅子。
再说,来这里的人我看到都是去吃烧烤涮的,谁会专门坐在那里要一小瓶别样的啤酒来品呢?
呼市这里喝酒,白酒以求喝醉,啤酒只是烧烤的佐餐而已,红酒倒是得到了他们应有的待遇,会搭配餐点,列巴,巧克力,音乐,水晶灯出现。喝的人会先观色,再闻香,最后慢饮。但是这样的待遇也只是出现在小众团体里。如果再加上巴赫的G小调,葡萄酒该安得其所了。
但是每次,我和多哥去等待看电影之前,都会到这个啤酒屋要两杯,或者两小瓶喝一下,假装自己在深夜的酒吧里。
我们经常在家里做菜。中国菜很简单,即讲究食材的原味,也反应主人的情味。用了成套的骨瓷餐具,做好菜,注重口感的同时还要注意颜色的搭配,这样吃起来才觉得是在用餐,而不是吃饭。即使餐桌上再挤,那瓶欧式宫廷插花也是要放在餐桌的一侧的。不然,平淡的生活中,又从哪里来寻找那份清雅感受呢?
楼下的小超市的老板是个九零后姑娘,胖胖的圆圆的,笑起来眼睛应该是初十的月亮,她会随时送货,多哥爱喝他家的比利时白啤酒。
有一次我打算做鱼和豆腐呢。早期我总会给自己做的菜起个名字,后来发现,最美的名字就是那些植物动物原来的名字,他们都来自诗经等古籍,还都带着原始的味道。知道做菜的菜谱我已经不用了,中餐的内在逻辑完全是依循中国哲学,摸透了每个食材的秉性,你就可以根据天气心情,干燥湿润,食客体质,来做阴阳咸淡的搭配。
那份鱼和豆腐自然适合用啤酒或者白葡萄酒来佐餐。然而,超市老板说:只有雪鹿了。
只好买来了两瓶,回家一喝,发现雪鹿基本不能算作啤酒了,我们熟悉的糯(ˇˍˇ) 香细腻的泡沫呢?还有好像烤面包的大麦香味呢?
从网上购,俄罗斯啤酒大白熊,1.5L的大瓶,拿到快递的时候,泡沫早在里面拥拥挤挤,热热闹闹,就像大雪夜里,窗棂里的晚餐一样,冒着热气。
快递件太重了,我一个人抱不动,楼门口就在200米的前面,我却胳膊酸的走不过去,于是把他们放在地上,一脚一脚的踢。
踢的时候还看到,小区草坪上的狗尾巴草发红了,毕竟是秋天了,草丛里阵阵传来秋天的味道。那是什么味道呢?土壤是湿润的,夏天的时候,总是散发的泥土的气息。这几天,湿润的土壤上方,草叶子到了成熟的时候,他们散发出来的草叶子的味道远远盖过水汽的味道。所以湿润的草丛中,散发出来干燥的草堆的气味。这是,只有在干燥的北方,用清冷又透亮的阳光照耀一天以后,才出来的味道。
路过一位小哥,骑着电动车,停下来问我:我帮你拉着?
我看了一下,后座正好放啤酒箱子。我说:行。就搬了上去。
他问我:几号楼?哪个单元?
我用手一指:就前面。
他居然一下就知道我指的哪个单元门。
出于礼貌我问他:你是几号楼的?
他说:我是社区的。
哦,社区的,社区在我眼里,是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所在。小区里的人每天按部就班的早晨上学上班,傍晚回家。没有任何交集。
生活,似乎只存在于小时候村里住的平房之间,晚饭后的大家在院子里聊天打蚊子。
我看到他放下啤酒箱,就小心的骑着电动车穿过了一群坐在凉亭下乘凉的老人们,走远了。
老人们有的打着扇子,有的抱着小孙子。
有位大爷拎着一个塑料袋,问:你买啥了?
对面的大爷正要回家,回头说:买了两土豆,回去擀点面。
我和他们之间,是隔着三十几年的时间洪流吗?小时候的生活一直在那里,我只是被隔绝在了河的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