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创•余启明小说专栏《兴旺汇钱》作者 余启明
兴旺汇钱(小小说)
作者 余启明
大年三十下午,儿子家的“御用伙头军"老杨,洗刷完吃年饭用的碗筷后,摘下围裙,坐到大红的真皮沙发上面,拨通了千里之外的95岁的老母的电话:
“老太君吗?"
“哪个?"
“我是兴旺。"
“兴旺呀,么事?"
“您看您问的。这不要过年了吗?您儿子想您,跟您请安呢。”
“安安呀,哪个安安?"
“不是安安,是跟您请安!”
“我好得很呢,请个么安呀!”
“冷不冷?”
“你跟我请安,我就不冷了。”
“有钱用吗?”
“我只有'后’,没有'前(钱)’。你姐弟两个,现在都成了富猴子。你们自家用钱,跟放水一样,就没有一个人用眼角扫我一下!我昨天想吃香蕉,硬是没有钱买。后来还是保姆贴钱,跟我买了几根。我的命好苦啊!呜……呜……呜……”
“别哭了,老太君。我马上跟您汇钱。"
“你还算是个讲良心的。”
放下老母的电话,老杨心里“嘣嘣嘣"地打起鼓来。
老杨是人们公认的孝子。他们两口子退休后,一直住在南方儿子家。本打算今年回老家陪老母过年的,因防疫需要,未能如愿。前天下午,在“招孙办主任"、人称“大老好”的妻子郝玉珍的催促下,他通过微信,跟姐姐转去两万元。他告诉姐姐,其中一万元用来开保姆新年第一季度的工资和春节红包,另一万元,给老母零用。姐姐回复“按杨大记者说的办"。看来,姐姐此事未办。
大他三岁的姐姐,待他恩重如山。她是家乡的女能人之一。她开了家水产品加工厂,产品大部分出口。因疫情影响,订单锐减,资金链几近断裂。经政府和银行扶持,厂子才勉强活了下来。前天转去的两万元,姐姐肯定拿去救急去了。最有可能,是拿去发工人的工资去了。拿去了就拿去了,就算我对老姐的一点支持。我是财力有限,如果宽余,再多支持一点也是应该的。老母这头,我跟“大老好"说一下,再汇两万就是了。
一个多小时后,经“大老好"点头,老杨又给姐姐转去两万元。用途跟前天说的一样。
姐姐问:“你前天不是转了两万元吗?又转两万干什么?”
老杨答:“前天两万是给您即将出生的孙子的压岁钱。”
“瞎扯!还没出生,给什么压岁钱?出生以后,你就是给座金山,我也一礼全收!"
“听说老太君没有钱用。"
“我明白了。你以为我把你汇回的钱吞了。我跟你说,你前天汇回的钱,我在一个钟头之内就办完了。一万元给了保姆,另一万元,按老太君的意思,给了她五千元现金,另五千元,我代她保管,什么时候要,我就什么时候给。”
“原来是这样。看来,老太君的记忆出现了问题。”
“可不。她住一楼,我住二楼。我一天到她那里去八百次。她对外人说我一整年没踩过她的门槛。光去年一年,我就跟她买了十几件衣服,她说我从来没跟她置过一根纱。我从没拿过她的东西,她说我把她的东西都拿光了。"
“啊,让您受委屈了。”
“谈不上委屈。我们的命都是她给的。她就是要把我们的命拿去,我们也不会眨一下眼睛!区区几句话,算不了什么!只是这些现象,说明她记忆方面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我们要想想办法,缓解一下,让她有数的光阴,过得舒坦一点,有尊严一点。"
“您说的很对。”
“我准备去找专家咨询一下,看看有些什么法子。"
“好的。我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结束了跟姐姐的通话,老杨开启了思想的闸门。这位曾经的党报记者,决计在当好“招孙办副主任"的同时,为老母以至整个老年群体,做点实实在在的有益的事情。
往期回顾:文学原创·“欢庆五一讴歌劳动”系列之五《我为传奇农民写文章》作者 余启明
作者简介:
免责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