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辩证—小儿麻痹后遗症

小儿麻痹后遗症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脊髓前角以迟缓性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属于中医学“痿癖”的范畴。多发于夏秋季节以1~5岁而小儿发病率最高故名小儿麻痹后遗症。

一、病因病机

(一)西医的病因病理

西医认为人体感染病毒后,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病毒多侵犯脊髓前角灰质,引起炎症、水肿、坏死、少数患儿脑干、大脑易受损,出现瘫痪症状,即引起本病。因1954年以来广泛内服脊髓灰质炎、减活减毒疫苗,本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从1993年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对适龄儿童普遍投放疫苗,本病有望彻底消除。

(二)中医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风、湿、热等时邪,或因肝肾亏损所致,时热之邪侵犯于肺,伤精耗液,肺热叶焦,失其朝百脉、布津液的功能,使筋脉失养成痿。若湿热蕴蒸阳明,则宗筋迟缓,不能束筋骨,利关节而致痿。若肝肾阴虚,素体虚弱,或久病伤阴,精血亏损,筋脉失养也可导致瘘证。

二、诊断要点

1、在发病急性期后2~10天出现肢体瘫痪,也可先有短暂性的肌力减弱后发生瘫痪,腱反射常先减弱后消失。在5~10天内可出现不同部位的瘫痪,并逐渐加重,轻者在1~2天后不再进展。瘫痪的特点是分布很不均匀,完全不对称。急性期过后1~2周瘫痪肢体逐渐恢复,一般先从肢体远端开始,最初3~6个月内恢复较快,此后恢复较慢。因神经损伤过甚或未得到积极治疗,后期长期瘫痪,肢体发生肌肉萎缩、痉挛和变形,并出现膝后弓,马蹄足,足内翻,足外翻,脊柱前突或侧突等畸形。

2、血液中白细胞轻度增多,脑脊液蛋白及细胞均增加。

三、辨证

中医学并无小儿麻痹症的病名,在古代文献中类似本病的记载早期归属于“温病”,后期则属于“瘘证”、“软脚瘟”、“痿癖”、“小儿中风”等病症。《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有“脾脉……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

中医辨证将其分为风热夹湿袭肺型、温热蕴结阳明型、肝肾亏损三种证型。

(一)风热夹湿袭肺型

【临床表现】发热汗出,肢体痿弱不用,行走不便,或见头痛,咳嗽咽红,全身不适,纳呆食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二)温热蕴结阳明型

【临床表现】多见于疾病中期,肢体痿弱不用,活动不利,或见轻度发热,肢体疼痛沉重,烦躁不安,汗多,呕吐腹泻,舌红,苔红,脉细数。

(三)肝肾亏损型

【临床表现】病久肢体痿弱不用,肌肉萎缩,形瘦骨立,腰膝酸软,皮肤欠温,关节纵缓不收,骨骼畸形,舌淡,脉沉细。

按语

小儿麻痹后遗症又称小儿痿证,以肢体瘫痪、肌肉萎缩、关节畸形为主证。风热夹湿袭肺,则肺热津伤,不能布散精液。湿热蕴结阳明经,则正如《内经》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驰长为痿。”肝肾亏损,则筋弛骨软,肌肉萎缩,肢体不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