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情怀|家庭教育​ 文/李继业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家长遵循自己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客观环境的影响,实施的一种科学、自觉而有意识的基础教育。科技知识的日新月异,使得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长望子成才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一位中央领导曾经特别指出“各级党政领导都有责任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各级教育部门要承担起指导和组织家庭教育的责任,中小学和幼儿园要积极配合,热情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实践中,不少家长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孩子们的身上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也有不少家长,观念陈旧,抱残守缺,因循守旧,方法失当,事与愿违,甚至出现了偏差和失误,结果使得家庭教育收效甚微。

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成才竞争也在加剧,将来的建设人才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体魄,也需要积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形成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培育的结果。在幼儿和少年阶段,家庭教育起着主导的启蒙教育作用,这个阶段是孩子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更是体质健康的奠基时间。期间,家长对子女行为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最大。据专家测定,我国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教育占66%,而学校教育仅占21%,而且年龄越小影响力越大,这说明家庭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同时,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和行为不断侵袭着孩子们的幼小心灵,如果家庭预防和抵御能力不强,会有可能导致有的孩子走上错误以至犯罪的歧途,可是有的家长对此却不以为然。在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独生子女阶段,2+1至6+1的家庭结构已经形成,就是说每个独生子女,家庭中有2-6个人以上关注着一个独生子女,关注的程度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我国有3.2亿个家庭,家庭以外的教育中,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已经形成完整的科学教育体系,唯独家庭教育基本架构尚属空白,如不引起重视,损失将是惨重的。而我国地域辽阔,家庭教育千差万别,尤其是广大贫困地区的农牧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因而呼唤家长自觉认识并科学地实地施家庭教育,显得非常必要。

家庭不仅是繁衍后代的摇篮,更重要的是培养教育孩子的一道关口,父母不仅是培养教育孩子的长辈,而且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真正认真负责地做好对子女的教育工作。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和寄托,家长对子女的殷切希望和厚爱,应该引起家庭的重视,也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进而不断探讨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近几年,虽然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协调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对而言,仍处于滞后状态。这是由于我们仍然认识不高,措施不力,导致家教教育观念,内容、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了找准家庭对子女的影响程度,应该找到各个家庭所属教育类型,实践中,这些类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渗透教育型:这种类型的家庭,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儿童时期,各个器官的生长发育尚不成熟,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却有着独立的人格要求,孩子在与双亲的接触中逐渐成长,同时会逐步将沟通对象转向同龄群体,去倾述他们的内心秘密和对生活的感悟,他们以极大的兴趣观察思考周围发生的一切,中心意识增强,易于偏轨。家长要根据这些特点规律,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全面素质培养,让孩子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要知道,孩子就像一株幼苗,生长中既需要土地,也需要水分、阳光和养料,家长应从德、智、体等各个方面都给予以关注,为孩子们铺垫一条宽广的成才之路,并且能够与孩子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其中要特别重视人格教育,这当中,家长要以身示范,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型。

溺爱娇纵教育型: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和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对孩子们的物质需求给予了极大的满足。处于特优地位的独生子女,父母往往将其视为掌上明珠而百般宠爱,这已经成为我国家庭的弊端之一,而这样的家庭又是各种弊端的不自觉信的信奉者,家长严重缺乏对孩子们的人格教育,致使孩子们怯于吃苦耐劳,依赖性强,贪图享受,唯我至上,骄横任性,动辄怨天尤人,遇到挫折便悲观失望。这样,就很容易使孩子在外界的不良刺激下步入歧途。这样的家庭丢掉了教育责任,有爱无教,遗患无穷。这正如种庄稼,要让庄稼生长,不能不浇水;但水浇得过多了,庄稼会渍死。对孩子不能没有爱,但必须爱得适度,爱得理智。溺爱是一种愚昧的表现,往往会在甜蜜中毁掉了孩子。“娇子如杀子”,讲得正是这个道理。如今,许多家长把独生子女当做“小皇帝”溺爱娇惯,严重地影响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句话是对的,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这句话更是对的,它是多少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值得父母们深思。

粗暴生硬教育型:这类家庭的家长残留着封建式的陈腐意识,信奉绝对权威,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时空,顿则恶骂相加,讽剌挖苦,甚至诉诸棒棍,对孩子的学习,只管动作不管效果,无端高压,经常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致使孩子们形成一种懦弱、胆怯和退缩性的心理,人格特征受到严重摧残,与父母的感情日渐疏远,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甚至在心灵深处播下了仇恨的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的种子在条件允许下会结出灾难性的果实,到头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冀,就只能是一个美丽的梦幻。

放任教育型: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离异家庭和单亲家庭及父母只管养不管教的家庭。一般地讲,这些家庭的家长每天只忙于工作,忙于挣钱,把孩子的教育推给了学校,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现断层。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疏远,缺乏一定的感情和思想交流,容易使孩子心态扭曲,处于自由发展状态。这种家庭的子女犯罪率较高,犯错率更大,往往很难成才。

残疾家庭教育型:这一般是指那些有残疾子女的家庭。子女残疾会给父母带来痛苦,父母怜惜的心理增加了对孩子发展前途的忧虑,孩子受家长行为的影响,往往会在心理上产生前途暗淡的悲观情绪,对生活失去同常人一样的信心和勇气。而家长却并不知道。其实孩子的残疾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放弃。残疾只是身体的一部分,孩子的潜能并没有消失。依靠自己坚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努力和父母给予的爱心,这种潜能甚至会超常发展,进而成为各种有用的人才。

期望超高教育型:这类家长往往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过高,有的甚至还把孩子的超高培养,作为自己出人头地的工具,脱离客观环境和孩子的实际,甚至采取高压手段或丰厚的物质刺激,强行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迫使孩子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不但全面素质发展得不到提高,反而会形成说谎、应付、欺骗等不良行为。孩子的成才,取决于先天的自然形成和后天的积极开发。人的成才具有层次性,只有根据孩子的实际,因才施教,才会获得良好的效果。而不少家长不知道这一点,只凭主观意志办事。成长中的孩子身心都是稚嫩的,父母过高的希望,会使孩子背上沉重的压力。在压力下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活泼的天性,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超高的期望带来的是超低的失望。

怎样进行家庭教育?首先应该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建设祖国的希望在孩子们身上,其中品德是基础条件,牢固而扎实的人格教育是孩子们最能够接受的教育,家长是第一位老师的意义就在于此。当前,家庭简教育有一种倾向,就是忽略人格教育,家长不但不教育孩子树立高尚的人格,反而给孩子们灌输对金钱、权利的无限追求。不能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没有告诉他们大河没水小河干的道理,没有国家的强大,何谈个人富有?此外,今昔对比,英雄模范教育,前途和理想教育也要加强。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抵制不良影视、书刊对孩子的影响,多方加强人格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奠定做人基础。知道做人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教其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首位任务。但是许多家长在考虑孩子如何做人时,往往注意的是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人格品质教育和性格培养。其实,人格是人才的基础,只有具有优秀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才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孩子做人,培养孩子的人格,首先要有好的家风,要靠家长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引导,实实在在的示范,强化父母人格力量的影响,同时要配合学校因材施教。做人教育是基础教育,诸多范例告诉我们,科学研究显示,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逐渐成熟的大脑中,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模仿。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眼神,都会给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人把这种教育称为生命教育。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心理会发生剧烈的动荡,有人把它叫做“心理动荡期”,“心理风暴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们,身体快速生长发育;而心理则处于“断乳期”,这种不同步,造成孩子前所未有的敏感和不稳定,而这时他们接触的社会活动却不断增多,开始以新的眼光观察、分析家长的语言和行为,稍有不慎,就会使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拉长,甚至形成敌对的心态和厌恶反感的心理,因而家长应当很好地树立良好的、自身示范形象,加强学习,自审、自查、自改不良言行,以此去影响自己的孩子。在开展家庭教育中,要正确处理好家长和孩子的平等关系,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随着孩子心理和生理的逐渐成熟,要求与家长的关系平等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和家长是同志式、朋友式的关系,因而要克服家长的绝对权威和唯我独尊的观念。对孩子的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细雨润无声中使他们的心田得到滋润。这当中,要特别注意和孩子的感情交流,并在交流中分享孩子的喜悦,分担和解脱他们的忧愁,使孩子们在融融的和谐气氛中发掘潜能,培养品格,健康体魄,塑造人格。每一个家长都应该清楚,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我们应当设法为他们创造这一条件。

进行家庭教育,保持家庭结构稳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狭义的家庭结构是由血缘关系最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组成的,其中父母是这个结构的脊梁。父母丧失其一,就形成了缺陷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容易产生残缺感,不安全感、孤独感、多疑,自卑、偏执,敌意,焦虑等心理障碍,容易出现精神病态。因此缺陷家庭的家长,应该靠自己的理性,增加对孩子的爱护。要把痛苦和难堪留给自己,把欢乐和自信交给孩子,做孩子坚强的精神支柱,努力为他们创造正常的活动空间,以便使孩子的智力和情感得到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要特别注意给孩子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努力促其全面发展。孩子广泛接触有益的环境和事物,不断增加感性认识,会激发脑细胞的广泛创造,智能潜力就能够得到快速发挥。但应试教育却使他们只顾学习,不管全面发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全面加强教育。在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中,特别注意防止外界污染。孩子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一切都会产生兴趣,而街头巷尾,游戏厅、歌厅、五光十色的世界,往往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对于缺少识别能力的孩子们来说,很难辨别良莠,激浊扬清,难免近墨者黑,给家长带来烦恼,给自己带来灾难。因此,要帮助他们正确选择自由探索的空间。而当这个空间选定后,就不要过多地去干预他们,这是因为,对孩子行为的不当干予,不仅会束缚孩子的求知欲,而且还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对他们的智力发展和人格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你想把孩子培养成参天大树,而不是小小盆景,那就把他放到广阔健康的天地中去吧,而不要把他紧紧地束缚起来。否则,你的愿望很难实现。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要求,家长应该挤出时间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教育规律,同时要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予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积极维护孩子的权利,履行责任、义务,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社会各部门应当采取不同形式,积极组织家长,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或共同为提高下一代人的综合素质,奉献爱心。

作者简介:李继业。笔名:腊烛。蒙族。中学特级教师。2010年著作有《但等烛韵烂然时>、2016年著有《晚来染得霜林醉》共两部。有散文、杂文、小说分别刊登于省、市级报。

提示:向上滑动页面即可浏览

岚山诗话编辑部:

主   编:恍若流年  顾   问:王声春、林泽祥

编   审:秋雨芬、邢小锋、郑香丽

主播团长:小 薇

副 团 长 :丽 君

指导老师:刘 豪

听审老师:坊柃、小薇、古月吟春

主播成员:朵儿、叶子晴、潕漹君羊、简单生活、李雪、碧海生波、川川、万轶、枫林叶落、天天、香草、飞翔的心、古月吟春、丽君、蓝树叶、蓝蓝、喜羊羊、书道子、语晨、百合、湾、自由自在、果子、阳光依旧、飞翔的心

排名不分先后,将不断添加中……

执行编辑:天涯一支剑  推   广:蔷薇下的幸福

(0)

相关推荐

  • 优质家庭教育,记住这几句话

    民间流传这样的一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不可否认,这句话不是不无道理,通常来说优秀的孩子与优秀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优秀的家庭教育也体现了父母的文化教养,这 ...

  • 人文情怀|在啇都东升小学调研​ 文/李继业

    在啇都东升小学调研 2007年9月10日,我们一行受"关工委"的委托去东升小学开展教育教学调研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热情接待,学校主要领导和8名教师参加了孙天太校长作的学校整体工作汇 ...

  • 人文情怀|写给刘世英 文/李继业

    平凡中蕴育高尚.在高尚中显其品德 -------写给刘世英 往事如烟,历久弥新,仿佛用鲜花串起来的一挂花环,往往会在不经意间飘移在脑际,五彩缤纷,我总想给世英写点什么, 因为老了,不想动笔, 一直拖到 ...

  • 人文情怀|悼祭李魁 文/李继业

    悼祭李魁 文/李继业 三月三十一日是李魁逝世一周年的祭日.之前数日,我不断地翻阅他逝世后,众多追思人们写的悼文,有议论,散文,诗词都在寄托了无尽的哀思,这是一部永远怀念的长卷,是一首荡气长空的长诗.昨 ...

  • 人文情怀|老师,您好​ 文/李继业

    老师,您好 在2017年的三月里,看完了您的<晚来染得霜林醉>给敬爱的李老师送上一份诚挚的祝福.愿李老师们拥有更健康.快乐与幸福的每一天! 李老师,您能不能停打一下键盘,来放松放松?每天, ...

  • 人文情怀|​闲谈画画<二>文/李继业

    闲谈画画<二> --以上作品为作者本人而画 感谢朋友们对<闲谈画画><一>的关切,现就有关画画的体会,愿意略谈已见和各位切磋. 画画到底有什么好处?我的体会是;丰富 ...

  • 人文情怀|​享受音乐​ 文/李继业

    享受音乐  --有感于蕴珠同学参加维也纳音乐会         夏日清凉的傍晚,我倚在桌子旁边,品味着一杯花茶.房间里流动的都是茶香.<二泉映月><雨打芭蕉>两首古筝乐曲,仿佛 ...

  • 人文情怀|​喜欢的歌​ 文/李继业

    喜欢的歌       <再见吧,大别山>是著名声乐配套歌曲<大别山抒怀>六首歌曲中的最后一首,由王和泉作词.雷远生谱曲,1982年于安徽六安创作,由著名歌唱家吴雁泽首唱,此后, ...

  • 散文天地|一张照片​ 文/李继业

    一张照片 1961年的秋日,太阳懒懒地挂在了石家庄的天空,在赤红的政治年代,我们从河北师大毕业了.一张黑白照片,我会永远保存,它告诉了我许多许多.这是我珍藏的一张老照片,在那个秋风簘瑟的季节,被定格在 ...

  • 随笔散文|点燃希望 文/李继业

    点燃希望 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永恒事业,是振兴民族强盛的永恒主题,无论是过去的圣人.贤人,还是现代的领袖.智者,都在以实际行动追求教育.他们付出的智慧和行动,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给生活在那里人们以及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