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悬殊却一见钟情,婚后20年,她与丈夫学生苟合,晚年悔不当初
自古才子佳人的故事屡听不厌,穷苦的书生讨得了深闺大院中小姐的芳心,毅然决然离开家庭,追随着书生浪迹天涯。
好一点的结局是书生与小姐不离不弃,相守一生,也有糟糕一点的结局是书生移情别恋,为了心中理想抛下一切,只留下受尽煎熬的小姐掩面哭泣,终老一生。
今天说得这对,一个是享尽名誉的艺术之子,一个是洗尽铅华的一代名媛,身份悬殊却一见钟情,婚后20年,她与丈夫学生苟合,晚年悔不当初,演绎了一段凄凉悲惨的爱情悲剧。这两人都是谁,他们又经历了什么呢?
这位艺术之子叫做常书鸿,常书鸿小时候喜好艺术,可是父亲是实干型企业家,执拗地把常书鸿送到工业类的学校。
常书鸿只能选择和艺术稍微有关的染织行业,并在课余时间参与画家丰子恺等人创建的西湖画会,学得不少知识。
1922年,常书鸿与陈芝秀相识,陈芝秀是常书鸿小姑家的继女,18岁的常书鸿对她一见钟情。
陈芝秀长的清秀非凡,两只眼睛仿佛像圣母一样给人温暖的力量,陈芝秀的一颦一笑都会引得常书鸿思绪万千,常书鸿心里只有陈芝秀一个人的位置。
陈芝秀的身影一直围绕在常书鸿的心间,使得常书鸿饭吃不下,水喝不进,画画的笔甚至都拿不起来。
细心的母亲发现了常书鸿的异样,于是与常书鸿深聊,说明两家门不当户不对,当时陈芝秀家境殷实,比常书鸿家好几个等级。但是常书鸿就像咬住了陈芝秀不松口一样,非陈芝秀不娶,怎么说也不听劝。
在他的坚持下,第二年常家向陈家提亲,令人意外的是陈家很快就答应了,原来那一面见过之后,陈芝秀也一直给家里人做思想工作。
那一年的他一顺百顺,成功与心爱的人订婚、顺利的从大学毕业。
婚后的陈芝秀与常书鸿恩爱有加,并且不断的鼓励对方继续学习深造,而且当时的陈芝秀会吹笛子,在画画方面也颇有建树,这让常书鸿更为敬佩。
1927年常书鸿被选拔为法国里昂的留学生,有情人最怕分别,常书鸿给陈芝秀立下承诺,只要我有了谋生之职我就把你接过去。
到了法国的常书鸿学习十分刻苦,以优异的成绩从一年级调到三年级,而陈芝秀也努力的学习法语,给他写信中也会写进几句法语。两个人共同努力,相见的日子越来越近。
1928年,常书鸿把她接到了巴黎,两人小别胜新婚,爱情滋养下的常书鸿创作灵感爆棚,画下大量画作,其中画作中的很多主人公都是陈芝秀。
当时的他在著名油画大师劳朗斯门下学习,连续四年获得了巴黎最具有影响力的金奖,银奖。
陈芝秀性格开朗,两个人总是招待客人开茶话会,朋友都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人们预言说:这个中华学子在巴黎接着居住,他一定能成为世界艺术大师。常书鸿也对自己的前途十分有自信。
然而就在一个秋天,一场奇遇改变了常书鸿与陈芝秀的一生。
有次常书鸿在逛旧书摊的时候,意外的打开了一个古老的线装书盒,里面是一本《敦煌石窟图录》。
这一本关于北魏到大唐时期的佛教艺术图画,这本书打开了常书鸿的新世界,图画里的色彩堪比于拜占庭的基督绘画。
书摊的主人向看得如痴如醉的常书鸿炫耀这是法国从中国沙漠中挖掘出的,常书鸿大怒说到:"这是来自敦煌"说完又一阵悲凉。
自己身为炎黄子孙却不知道敦煌在哪里。旧书摊的主人告诉常书鸿前面有个吉美博物馆,在展览敦煌的很多绢画。
次日早晨,一开馆常书鸿就到了博物馆。看到千年前的艺术绘画现在还是世界领先,他意识到自己的艺术之根是在中国,是在敦煌。
苦难的中国呼唤着在海湾的游子,古老的文化,诱惑着国外的这位文化大师。他决定立刻回国,把这个决定告诉陈芝秀的时候,陈芝秀疯了。
当时的常书鸿已经在巴黎有了很大成就,巴黎艺术馆也收藏了常书鸿的画,这种成就是很多人想追求都追求不到的。而这时候回国,回到兵荒马乱的国内,国家存在都成疑,更何况追求艺术呢?
而常书鸿并没有被说动,陈芝秀又说到自己马上就毕业了,五岁的沙娜一句中文也不会说,常书鸿又说到那我自己回去。这让陈芝秀负气甩门而走。
1941年夏天,常书鸿一家在重庆安顿下来,这一年他们的儿子也出生了。这时的常书鸿也并不开心,自己虽然回到国内,但还是没有到敦煌。
不久后机会来了,常书鸿被任命敦煌研究所的所长。当时的常书鸿把举家搬到敦煌的决定告诉陈芝秀,柔弱的江南女子彻底崩溃了,与常书鸿大吵了一架,可却没有办法。
1943年常书鸿携一家男女老少从重庆向敦煌出发,当时的陈芝秀穿着火红的红旗袍,烫着卷发,与西北的风寒霜雪根本不符。
陈芝秀接过常书鸿买的厚厚的羊皮袄,闻着羊膻味还是穿在了身上。看着荒凉的土地,陈芝秀眼中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随着生活,陈芝秀的怨言越来越多,常书鸿的眼中却只有敦化的壁画,关系越来越僵硬,直到赵忠清的出现。
赵忠清是常书鸿的学生,给过陈芝秀很多生活下的帮助。赵忠清的出现让陈芝秀的内心越来越倾斜,最后两个人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
没过多久,陈芝秀与赵忠清私奔了,追赶也无果。女人为了自己的幸福与20年的不幸婚姻说拜拜。
可不幸的是,没多久赵忠清就被抓进了监狱,后来又在监狱中离世。无依无靠的陈芝秀日子过的比西北敦煌的日子更加艰苦。为了自己能够生活下去,只能嫁给一个普通工人,晚年的陈芝秀悔恨不已。
常书鸿与陈芝秀的选择孰对孰错谁也不从说明,只有他们两人才知道过的幸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