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报怨德报德——《论语》悟读【360】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第十四篇第三十四章: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悟读】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拿恩德回报仇怨,语自《道德经》六十三章,这应该是一种圣人的修为。一般而言,中国的文化,有三个核心:其一是以“功名利禄”为核心的世俗文化;其二是以“仁义礼乐”为核心的君子文化;其三是以“道德”为核心的圣人文化。
本章夫子探讨如何对待他人的情感问题,提出了基于人性的更为理性更为现实的办法。
儒释道皆倡导人性之回归,“善恶皆有因,根本皆为善”。故国人在情感上历来主张“以德报德”。“敬人三分,人敬三分,人若敬我三分,我定敬人一丈”。礼尚往来,合情合理。
至于如何“报怨”,则有争议。有人问夫子“是不是应该以德报怨”,夫子给出了“以直报怨”的观点。
所谓以直报怨,就是直道而行。直,值,相当的对价,适量代价。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加以改进;如果是他人的问题,也不委屈自己。夫子的“以直报怨”,强调不因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这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极为重要。
夫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以怨抱怨是以怨恨和报复的方式对待别人的不道德行为,如此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冤冤相报无休无止;夫子也不赞成以德报怨。“以德报怨”是指以自己的德善对待他人的丑恶。夫子以为,以德报怨会助长恶人的嚣张气焰。
一般而言,以德报怨,人太善良,略显软弱,不足以制恶,甚至放纵了恶;以直报怨,不卑不亢,显得坚强,仿佛壁仞千里;以德报德,心怀感恩,春光灿烂。
道理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则难。究其原因,人们总是难以逃脱自我的局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