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安理老师讲六经辨证的学习和体会(上)
六经辨证学习体会和实践
大家晚上好,感谢佳明老师和燕子老师给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学习六经辨证的一些体会和实践。
今天的交流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简单作一下自我介绍,以及自学中医的一些情况。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一下,胡希恕的主要学术思想。
第三部分,讲一下我学习六经辨证的一些体会和心得,并用案例来进行说明。
一、简单自我介绍
首先,我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个中医爱好者,也就是特别的喜欢学习经方、用经方来进行日常的诊疗工作。以前没学过中医,因为机缘巧合,从2014年以后才开始学中医的,学了以后就越学越感兴趣,所以现在还一直保持一种学习中医的状态。
2014年的“五一”前,我在单位会餐,喝了不少酒,当晚就半夜着凉,感冒发烧。发烧一段时间也没吃什么药它就好了。然而这个感冒好,但是咳嗽没好,从五月份一直延续到八月份。所以这个感冒之后的咳嗽很难好,怕风怕冷,一吹风就咳。当时我看了很多医生,中药也吃了,西药也吃了,一直都没有好。后来我自己在网上百度到一个帖子,说是小青龙汤可以治疗感冒之后引起的咳嗽,我就按照这个帖子,吃了3剂小青龙汤就好了。这个小青龙汤方子的图片如下:
通过小青龙汤治好了自己的感冒,于是我开始对这个伤寒论、对经方就逐渐产生了兴趣。我的身边很多人出现类似的咳嗽,找了很多名医和专家都很难治好的咳嗽,感冒以后长期咳嗽这个问题,我介绍好多人吃这个药方效果都很好。我把它贴上来就是想说明,这个小青龙汤也可以说是引导我学习中医的老师,我对小青龙汤的感觉非常好,用也非常有效,治人无数。
自从开始爱好中医以后,我又在网上搜到一个倪海厦的《家家必备十大良方》①,我也是从这个帖子开始,也学习了这个治疗感冒的十大良方。我把这个十大良方抄在笔记本上,有时间我就看,这个帖子非常好,大家有空的话也可以学一下这个十大良方,里面讲的非常详细。把十大良方用好也可以解决生活当中很多的病。可以说这个十大良方帖子也是我做中医的启蒙老师之一,我用这个里面的一些方子来组合,也治好了不少人的病。
后来学习中医,我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李德新的中医基础理论、朱文峰的中医诊断学、邓中甲方剂学,还有中药学这四大基础课程。我还看了张锡纯、刘渡舟、胡希恕、冯世纶、郝万山、黄煌还有罗大伦的一些著作,感觉得到很大的提高。你如果是中医爱好者,建议大家听一下《罗大伦博士讲中医》,在那个喜马拉雅上有这个音频②,主要讲的是张锡纯的学术思想,具体讲如何使用各种常用药,比如山萸肉、山药、鸡内金、白术、干姜等普通的常用药,讲的非常好,作为启蒙来讲,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学习资料。另外,2017年我考上了广西中医药大学师承第十二期培训班。我的指导老师是广西瑞康医院的黄适博士,是消化内科主任,平时我们交流也很多,对我的帮助也很大,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医术也慢慢地得到进步。
二、胡希恕主要学术思想
以上是简单的自我介绍,下面交流下第二部分的内容,胡希恕的主要学术思想。还有胡老提出的六经辨证的具体实施办法,就是先辨六经,再分析八纲,最后定方证。按照这三个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诊疗。下边我再分别讲六经病,它的提纲、辨证要点,然后再用医案来进行说明。最近这几年来,我开始接触到这个胡希恕、冯世纶的著作,对六经辨证也比较感兴趣,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和研究胡希恕六经辨证思想体系。在胡希恕六经辨证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现在我感觉开方更有法度,效果更加好,所以今天也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六经辨证的一些学习体会。
胡希恕生于1898年,辽宁人,是当代著名的经方大家。他主要的学术思想有三方面:(1)认为伤寒论继承和发扬了汤液经、神农本草经的经验的思想。(2)张仲景是汤液经法的传人。(3)创立了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①六经来自于八纲。六经辨证是病位和病情的辩证统一。病位不出表、里、半表半里,病情不出阴阳、寒热、虚实。太阳病是表阳证,阳明病是里阳证,少阳病是半表半里阳证,太阴病是里阴证,少阴病是表阴证,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②方证相应,是辨证论治的最尖端。③辨证顺序为,先辨六经、再析八纲、最后定方证。
胡老的这一套理论体系比较简明、实用、易操作,把三阴三阳的六经辨证思想一步一步地落实到方证上,有是证用事方,通俗易懂,大道至简。平时我的日常诊疗也是按照先辨六经,再分析八纲,然后最后定方证一步一步地来。
三、六经辨证的实践和体会
下面我讲第三部分内容,重点是用案例来具体说明六经辨证的学习和实践。
在这里先讲这个辨证的顺序,一般是先辨六经,看看病情在哪一经,然后再分析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最后确定用哪个方来进行治疗,就是辩证的顺序。治疗的原则一般有阴阳原则、病位原则、淤堵原则③,这是刘希彦讲出来的,不是胡老讲的。治疗的方法就是,用方用药要顺应人体自然的排病趋势。病在表就从表解,一般用汗法;病在里从里解,用下法;病在半里半表用和法,这个是治疗原则。在诊疗当中还会遇到合病、并病和兼夹证的问题,那我们要看患者的主诉是什么,就是他最难受、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按照他的主诉确定一个主方,如果通过望闻问切得知他还有一些兼夹证,比如夹瘀、夹湿、夹痰、夹饮,然后再合上具体的方子。
1、太阳病
第一个是太阳病,太阳病的提纲是在《伤寒论》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从这个提纲当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太阳病的辨证要点: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发热恶寒、有汗或者无汗。有汗的是中风,无汗的是伤寒。如果有这几个特征,就可以确定为太阳病。这里我没有讲“脉浮”,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没学好脉诊,对这个脉像很多爱好者是很难把握好的。太阳病我再说一遍,它的辨证要点就是: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发热恶寒、有汗或者无汗。有汗是中风,无汗是伤寒,同时有脉浮。
下面我用三个医案来分析一下,怎么样来确定这个太阳病,如何治疗。第一个医案是用葛根汤来治疗这个外感病。图片如下:
这个患者是我一个同事,感冒、头痛、头项强痛,然后比较怕冷,头痛得特别厉害。我当时用的是葛根汤加川芎来治疗。他同时还有一个症状就是咳嗽,但我在方子里面没有加上治疗咳嗽的药,这个效果也非常好,一副药就把症状全部解除。在这个医案当中,一个特点就是我用的葛根量特别大——60克。其他的药是常用量。还加了一味川芎——专门治头痛的药。这个医案辨证的要点,就是伤寒论里面讲的“项背强几几”——发热恶寒、无汗、项背强几几。这个葛根汤的方证就是项背强几几,同时没有汗,怕风,用这个葛根汤来进行治疗效果很好。
下面我再讲一个医案,这个主要是用麻黄桂枝各半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一个医案,我把它转过来,大家可以看一下。
这位患者是我一位战友的同事。这个是一个女孩子,她这个荨麻疹已经得了八年,平时很怕风、怕冷。这个荨麻疹一开始发病用西药,时好时坏,最近这一次用西药都没好,打了几天吊针,吃了很多药,都没有治好。然后我用的方子就是桂枝麻黄各半汤再加四逆汤进行治疗,这个药吃了四副。吃第一副的时候,晚上这个痒已经很少了。这个患者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症状,就是她的舌头紫暗紫暗的,舌下的静脉非常的粗黑,所以在这个开方的时候,除了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四逆汤,我又加了桂枝茯苓丸化掉这个淤血。她用了4付药后,舌下的静脉有了明显的改善,也已经很少很少痒了。这个患者,我辨证为太阳少阴合病兼夹淤血。用的方子是桂枝麻黄各半汤+四逆汤+桂枝茯苓丸+水蛭、防风、荆芥。我平时化淤血一般用桂枝茯苓丸加水蛭。这个经验从哪里来的呢?我是从鲍艳举④讲座里面学来的,他也经常用桂枝茯苓丸加水蛭。这个方子组合包含了桂枝茯苓丸、抵挡汤、桃核承气汤,相当于把这三个祛淤血的方子合起来,有的取形,有的取意。我们群里面肖老师也讲了:“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我觉得这个用法也很好。
下面这个是用桂枝汤治疗手脚发汗的医案,图片如下:
这位患者是我们单位的一位年轻小伙子。他手心脚心爱出汗,从小时候一直到现在都二十几岁,一直出汗。小时候写字的时候,都要用一张纸垫着作业本,否则手上汗水就会把作业本弄湿,从小到大这个很烦恼。这病从小就有他也没怎么治,一直这样到现在。后来找我,给他开的是桂枝汤+玉屏风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这样一个合方,还加了浮小麦、山萸肉作为收敛,这个方子吃了6副,手脚心出汗这个问题就彻底解决了。现在这个同事还在我们单位,我们天天都能够见到面,这是很好很开心的一个事情。从这个医案辨证来讲,这是出汗,有汗无汗就是太阳中风或者是太阳伤寒。⑤用桂枝汤来调和营卫,效果也很好。为什么加龙骨牡蛎?因为这个同志准备参加我们总队的大比武,心情也比较紧张,一紧张特别的容易出汗,手脚更容易出汗,所以在这个方子里面加了龙骨牡蛎,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这个医案说明,桂枝汤是治疗汗症的好方子。
语音转文字:明岩,阿华,周莹
校对:王枫,司空醉,知秋
合成:司空醉
发布:燕子
经方日记读者群微信群,加佳明微信助手:jiam922,听春宏老师传讲中医,欢迎中医医师,经方爱好者,一起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