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文地理:四圣祠——成都百年建筑最多的街道

近读谭楷先生写的《枫落华西坝》,这部作品用翔实而生动的笔触,讲述华西医科大学历史也即四川现代医学发展历史中一些鲜为人知却精彩无比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四圣祠街”这个名字频频出现并闪耀在这部令人尊敬的作品里——想不到我每天都要买菜经过的这条小街,曾经发生过那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那成群的古旧的建筑中,有那么多人走过,并消融于历史深处,他们的名字,有的如雷贯耳,有的却悄无声息。但只要稍作查询,便足以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四圣祠街的得名,是因晚清以前这里的路口有一座祠庙,供奉着孔门弟子曾参、颜回、子路、子游四位圣贤之人。后祠庙虽不存在了,但街名却一直沿用至今。而最为令人感觉吊诡和有趣的是,这个以儒门四圣为名的小街,却是西游建筑最集中的地方。可见成都,自来就是个宽厚包容之地。在成都建筑界流传着一句熟语:宽窄巷子是中国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老的四圣祠北街是西洋建筑在成都的集萃。早在2002年,成都市政府公布的首批22处文物建筑中,四圣祠街便独占了5处,据说有关部门还为之配套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庞大改造方案,但多年过去了,当年同期规划的宽窄巷子和太古里早已装扮一新开门迎客了,而这里却依旧只闻雷声,不见落雨,只见得老楼上的野草疯长,未见有实质的变化。
就历史文化的价值而言,这里是四川及至西部最早的西式建筑集群,建筑式样,既有教堂,又有医院,还有学校和民居,门类非常齐全。这里是西医在四川的始发点,四川现代医学的原点,曾经为四川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据历史记载:1892年初,加拿在医生启尔德夫妇一行9人到达四川成都,租用了四圣祠北街12号的民房创办了西医诊所,名为四圣祠福音医院,这座诊所式医院,是川西历史上最早的一所西医医院,历经包括成都教案、保路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洗礼,经历人们从不熟悉的抗拒,到逐渐熟悉的认同,再到了解之后的欢迎和感恩。现代医学在四川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碰撞的历史。四圣祠街既见证了人们听信谣言点火烧医院,也见证了曾经被医院治好的病人偷偷挖墙救出医生们的场景。许多建筑本身,就是两种文明交流,碰撞,接触的范本。这些示范,于现实,都有巨大的警醒和参照价值。
在这里,诞生了四川最早的内科外科眼科牙科皮肤科和妇科,培养出大量的医学人才。许多名流,与四圣祠的结缘,都是通过这里,比如在这里出生的琼瑶,在这里作书的谢无量,流沙河老师曾到四圣祠44号小院里求过字。冯玉祥先生在成都的依据,也曾在这里,他还在这里为抗战慷慨激昂地发表过募捐演说……
1914年,这家医院成为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实习基地,后更名为仁济医院。1949年由解放军晋绥军区民众医院接管,1950年组建为川西第二医院,1952年正式更名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至今。
这家医院曾在2005年和2017年两次救过我的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