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图片交换交流系统,让孩子学会主动发起沟通

图片

交换交流系统

什么是图片交换交流系统?

图片交换交流系统有循序渐进的训练阶段、分门别类的图画及句子条,它能够协助孩子观察和体验沟通的过程,从而建立实用、有意义的沟通系统。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孩子能够通过图片交换系统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什么样的孩子

适合使用图片交换交流系统呢?

适合使用图片交换交流系统的孩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 没有语言的孩子;

  • 孩子有语言,但当他通过语言表达他的需求时,其他人听不懂,这一类的孩子。

给孩子做图片交换交流系统前

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呢?

一个文件夹,一卷魔术贴,这两样是用来制作我们的交换系统的。我们可以在文件夹里面放入多个交换板,每个交换板上,我们可以竖着粘4条魔术贴,文件夹的最下面横着放一条魔术贴 ,然后放上一个长方形的塑料板(图片中红色的长方形),这个是后期孩子表达我要的工具。

再来就是孩子的偏好物评估清单,也就是孩子喜欢什么东西,由最喜欢的到比较喜欢的再到喜欢的,将等级逐渐排列。最后,我们需要将孩子的这些偏好物打印成卡片,塑封好,背面粘上魔术贴。

图片交换交流系统具体要如何使用呢?

第一阶段

我们的目的是教授孩子建立“拿起图片-伸出手-放下图片”的行为链。

我们先来看一下学生、家长、偏好物、卡片这四者的位置关系。孩子和家长面对面坐着。最好有另一位家长坐在孩子背后,可以及时辅助孩子。最强偏好物放在孩子面前,但要超出孩子可以拿到的距离(所以,大家注意哦,这一阶段我们是有两个家长的,一位坐在孩子对面等待孩子提要求,一位在孩子后面辅助孩子。)

相对应的图片在偏好物和孩子之间,在孩子去拿偏好物的同时,后面的辅助家长手把手全肢体辅助孩子拿起图片然后迅速放在对面家长手中(家长这时应打开手掌准备接卡片)。对面家长立即给学生一起呈现图片和偏好物,说出偏好物名称,然后给予孩子偏好物并给予社会关注强化(也就是说我们在给孩子他喜欢的东西同时还要用于语言夸奖他,和我要xx了,宝宝特别棒)。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拒绝全肢体辅助,不要强迫孩子,家长要及时停止辅助。这个时候很有可能是孩子不喜欢眼前的物品,家长可以拿一些其他的物品让孩子选择,如果孩子有伸手拿的趋势,就可以开始用这件物品做图卡交换了。家长也可以拿起偏好物玩耍,孩子看到家长玩偏好物玩的很开心,孩子可能就想要这个东西了,当孩子出现伸手的趋势时,就可以开始做图卡交换了。

因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时希望孩子能够独立的完成图卡交换,所以后面家长的辅助是需要逐渐撤出的。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撤出的顺序,先全肢体辅助拿起图片和伸手两个动作,给予独立放下图片的机会。之后只给拿起图片这个动作肢体辅助,其余两个动作给予独立做出的机会。最后给予独立做出这个行为链的机会。

达标标准及其目标行为

1.能够独立拿起强化物卡片,放在面前家长的手里。

2.在家长做搭配的时候(也就是在家长拿到卡片,把卡片和偏好物同时呈现给孩子的时候)孩子可以等待并看着卡片和强化物。

3.能够接受家长给的强化物。孩子能够通过交换卡片的方式,对5个物品、活动提要求。

第二阶段

增加文件书( PECS book ) 以及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物理距离并泛化到不同场景。

第一步,我们在孩子面前放置文件书,上面贴有偏好物的图片(图片放置在孩子视角右边三条粘胶任意处)。辅助家长坐在孩子背后,给孩子呈现强化物,允许孩子得到强化物10s左右,收回强化物,放在孩子可以拿到的距离之外。辅助家长在后面观察,如果孩子不能撕下偏好物图片,家长适当辅助孩子撕下图片。

第二步,我们要延长文件书和孩子的距离。文件书要距离孩子一米。孩子需要站起来,走到文件书旁拿起撕下卡片,把卡片放在家长手里。

第三步,我们要延长家长和文件书的距离。文件书要距离孩子和家长各一米。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三角形,孩子,文件书,家长各站在一个点上。孩子需要站起来,走到文件书旁撕下卡片,再走到家长面前,把卡片放在家长手里。

第四步,文件书要距离孩子和家长各一米。就是一个边长为2米的等腰三角形,三者各占一个点。

达标标准及其目标行为

在文件本要距离孩子和家长各二米的环境下,孩子自发并独立对三个不同的大人交换卡片,总共5张卡片。

第三阶段

制约区辨(偏好物图片和非偏好物图片)。

我们做制约区辨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更好的理解图片和实物的对应关系,比如说,你给我好多鱼的卡片得到的是好多鱼,你给我呀土豆的卡片得到的是呀土豆。而不是你随便拿一张卡片就可以兑换你想要的东西。

我们先从三张卡片里做制约区辨,其中一张是偏好物2张是非偏好物,(图片同样放置在孩子视角右边三条粘胶任意处)。现在,我们可以呈现1偏好物和1个非偏好物让孩子选择,允许孩子得到偏好物10s左右,收回偏好物,放置在孩子拿不到的距离之外,把文件本放置在孩子面前。

这个时候上面有一个偏好物图片,两个非偏好物图片。如果孩子选择偏好物图片,并撕下,给予家长,接受和图片一致的偏好物,视为正确行为。家长举起图片,搭配偏好物,说出名称,给予偏好物,和社会关注强化。如果孩子选择非偏好物图片,给予家长,但不接受和图片不一致的非偏好物,视为错误行为。

四步纠错过程

1.示范:(从文件书上撕下孩子想要物品的图片呈现给孩子)

2.练习:用手势或肢体辅助孩子拿起正确的图片,放在家长手里。家长给予夸奖,“给我好多鱼的卡片了,好棒”,不给予偏好物。

3.干扰:把文件本反过来,给予一个不相关的指令,如“拍手”(这个指令一定要是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孩子需要正确做出。

4.重复:把文件本 正过来,再次给予孩子做出正确区辨的机会(也就是反过来之后等待孩子拿卡片跟你交换)

第四阶段

加入载体短语条。

  • 这一阶段目的为加入语句结构,促进有声言语并监督进展。

  • 把“我要”卡片放在最左边粘贴条上,偏好物卡片放在右边三个粘贴条上。

  • 独立行为链建立后,每次家长手指说“我要”,再指向偏好物卡片,给予时间延迟3秒,来促进学生在填空的框架下用有声言语来提要求。

第五阶段

回应“你想要什么?”。

家长问“你想要什么”并0秒给与辅助指向“我要”的卡片,因为已经有了前4个阶段的练习,所以再这样的辅助下孩子是能够完成后面的图卡交换的所有步骤的。逐步增加(你想要什么和手势辅助)两者之间时间延迟,直到孩子可以独立以撕下“我要”卡片并完成句式的粘贴来回应“你想要什么”。

注意事项

既要强化对“你想要什么”的回应,也要创造好强化主动撕下“我要”和强化物卡片的行为。最后再说明一个点:就是再做图卡交换的时候吃 的都是和其他玩具等物品要分开做,吃的和物品不能同时出现再一个文件本上。

图片交换交流系统主要是为了帮助孩子如何与人沟通、交流,而不是用来强迫孩子说话的工具。通过这种方法对孩子进行帮助后,很多孩子都会出现主动交流的意识,会有简单主动语言行为的出现,但若孩子仍然没有主动说话,我们家长也一定不要强迫孩子说,我们家长要知道,沟通有很多方式语言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