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学记‖040. 眼耳身三二地居

笃学记‖040. 眼耳身三二地居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八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第二句“眼耳身三二地居”,首先牵扯一个概念——“地”。“地”有很多意思,比较重要的有两个。其一,类似于“境界”、“地位”、品阶,比如菩萨“十地”;其二,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世界”。比如“九地”。

在这一句中,“地”是第二种意思。所谓“眼耳身三二地居”中的“二地”,是指“三界九地”的第二地,色界的离生喜乐地。
在佛教中有“三界九地”的概念,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也称“九有”,即欲界的五趣杂居地;色界的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我们所依托、生存的世界,是欲界、五趣杂居地。欲界的范围,上有六欲天——四天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大梵天,中有人界四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下至无间地狱。饮食、性欲、睡眠,为欲界三欲。
生活在欲界的众生,即所谓五趣——天趣、人趣、畜生趣、饿鬼趣,地狱趣。“趣”就是“去”,五趣即是五道,如果再加上阿修罗道,就成为六道了。有一种观点认为,阿修罗在五道中都有,所以不把他们单独作为一道。另有观点,认为阿修罗包含在天里头。天人同我们人、这个地球上人类,乃至畜生、恶鬼、地狱这三种同在第一地,叫“五趣杂居地”。
天人,笼统地将又分为三个层次,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详细地分,可以分为三十三层天,也有分的更细的。
“五趣杂居地”以内的,眼睛、耳朵、鼻子(呼吸),鼻、舌前五识都会用到,这五识都在发挥作用。
如果到了初禅的境界,初禅就是“二地”了,超过了“五趣杂居地”到了色界天的初禅天了。
进入色界,首先是离生喜乐地,也即初禅天。其次是定生喜乐地,二禅天;离喜妙乐地,三禅天;舍念清净地,四禅天。再往上就进入无色界,又分四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即有顶天。
欲界天的天人,同我们一样有欲,男女、饮食、睡眠。
到了初禅的境界,超过了“五趣杂居地”到了进入“二地”,这个时候,鼻识、舌识两个不起作用,只有眼睛、耳朵、身体三识还存在。
为什么呢?从做功夫角度讲,进出初步禅定,也就“初禅”,人的呼吸没有了,停止了,所以鼻识不起作用了。不需要吃东西,连口水都不咽,舌、味觉,也不起作用了。注意,不是没有了,是潜伏了,不起作用了。但眼识还存在、耳识、身识还存在。(公众号:潜真堂)
所以入定的人,你叫他,可能会出现出不了定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碰他的身体,不能摇动,更不能拉扯,否则可能会把他的身体拉的很长,因为他的身体会变得很柔软,出定以后就很难恢复原状,很疼。这个时候要用一种东西,即引磬,在他的耳边敲,或者在耳边呼唤他的名字,他就可以出定了。如果是叫不回来,也挺麻烦,一般用引磬都可以叫回来。因为他的耳识还在起作用。
从境界角度讲,我们欲界的食物,称段食,也就是分段饮食,过一会吃一次,吃东西,除眼、耳、身三识外,尚须以鼻识嗅香,以舌识尝味,所以五识俱全;到了色界初禅天的离生喜乐地,初禅天人,以禅悦为食,不食段食,所以鼻、舌两识无用,故只有眼、耳、身三识。
“居”有“存在”的意思,还有“止”的意思。所以“二地居”者,眼、耳、身三识,亦只以初禅天为止。到了二禅天的定生喜乐地,其静虑之心,专注于第六识间,前五识都不现起。因为色界的众生不是我们这样乃欲望所生,而是化生,有微妙色身,庄严身相,五根完整,唯不起用。(公众号:潜真堂)
所以欲界众生,八识具备;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前五识的鼻、舌二识不起作用,只有八识中的六识;到二禅天,眼、耳、身三识都“止”了,不起用了。
但随之,有新的功能产生了,即“天眼通”、“天耳通”等等,但不是肉眼,也不是这个耳朵,有这个前五识参与的,往往不是“神通”,而是前五识和第六意识的带质境、非量境搞出来的“神经”。
道家常说的出阴神,大约是第六意识的带质境。但“阳神”不同,南师讲过,道家的“出阳神”几乎约等于《楞伽经》所说的“意生身”的境界。所谓“意生身”,即报身、化身两个合在一起的。这是实际的功夫。
(0)

相关推荐

  • 十八界虚妄见闻、觉知的功能是怎么产生的

    六根.六尘.六识各有界限,共成十八界限,十八界是佛为心,色二迷障都重的人说的,所以心色俱开:色法分为六尘.五根:心法分为意根和六识. 眼色识界本如来藏性 眼识就是能看见物象的功能.一般人认为,它是眼根 ...

  • 笃学记‖051. 性界受三恒转易

    笃学记|051. 性界受三恒转易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十九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 ...

  • 笃学记‖060. 如来现起他受用

    笃学记|060. 如来现起他受用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八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笃学记‖064. 渊深七浪境为风

    笃学记|064. 渊深七浪境为风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三十二 第八识颂 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 ...

  • 笃学记‖066. 普照十方尘刹中

    笃学记|066. 普照十方尘刹中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三十四 第八识颂 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 ...

  • 笃学记‖057. 恒审思量我相随

    笃学记|057. 恒审思量我相随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五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笃学记‖056. 八大遍行别境慧

    笃学记|056. 八大遍行别境慧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四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笃学记‖055. 随缘执我量为非

    笃学记|055.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三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笃学记‖054. 带质有覆通情本

    笃学记|054. 带质有覆通情本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二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笃学记‖052. 动身发语独为最

    笃学记|052. 动身发语独为最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