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怎么测才最准确?
主任医师 / 马中书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内分泌科
擅长糖尿病、甲亢及代谢性骨病等内分泌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
01
血糖值比正常值高,就是糖尿病?
这要看测量血糖的时间及具体血糖值才能判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国内的标准,正常人空腹血糖范围是3.9-6.0mmol/L,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应<7.8mmol/L。
如果连续两次空腹血糖≥7.0mmol/L,或吃完饭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一般可诊断为糖尿病。
02
什么时候测血糖最准?
一天中,血糖值随时都在变,每次测量都只能代表采血当时的血糖状态,所以,监测血糖不能只关注空腹血糖。
科学的自我血糖监测应当是每天多时点测量。全天血糖测量的时间点一般有两个:
5点法: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
7点法:空腹血糖+午晚餐前血糖+三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或夜间血糖
血糖监测时间表 |
||
空腹血糖 |
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血糖值 *早上6-8点最准 |
|
餐前血糖 |
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值 |
|
餐后2h血糖 |
早餐、午餐、晚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 *2小时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 |
|
睡前血糖 |
21-22时的血糖值 |
|
夜间血糖 |
凌晨1-3时的血糖值 |
|
随机血糖 |
任意时刻的血糖值 |
03
每天要测几次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情况各不相同,测量频率也因人而异。
如果是新诊断、血糖波动大、更换药物、调整药物剂量或病情较重的患者,每天测量的频率要高一些,至少4至7次,因为这时的血糖波动比较大,需要密切监测。病情稳定或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后,每周安排1-2天,监测全天5-7个时间点的血糖就可以了。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每天都要测血糖。治疗开始阶段,每天至少要测5次血糖(空腹血糖、三餐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达到控制目标后,每天也要测2-4次血糖。
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后,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h血糖。就诊前一周内,要连续3天,每天监测7个时间点的血糖(三餐前后血糖、睡前血糖)。
还要注意的是,血糖值要做好记录,根据血糖记录,医生能很快拿出确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04
为什么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衡量2-3个月血糖的总体控制水平,再结合血糖值,能判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血糖和糖化都高,说明患者这段时间的血糖控制不理想。
糖化不高,血糖高,说明此前血糖控制得比较理想,只是这次饮食不当或忘记服药导致偶然一次血糖升高。
单次血糖正常,糖化却很高,说明之前一段时间血糖控制非常差,只是近日或当日特别注意饮食等,造成了暂时血糖正常的假象。
糖尿病人血糖管理目标 |
|||
餐前血糖 (mmol/L) |
餐后血糖 (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
|
糖尿病人 |
3.9-7.2 |
<10 (2小时内) <7.8 (2小时整) |
<6.5 |
正常人 |
3.9-6.0 |
<7.8 (2小时整) |
<6.0 |
此外,糖化血红蛋白还与并发症密切相关,如果糖化血红蛋白长期控制不稳定,会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诱发糖尿病肾病,如果眼睛内的晶体被糖化,很可能引发白内障。
所以,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很有必要,建议治疗初期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糖稳定后,每3-6个月检测一次。
医生建议
01
空腹血糖的测量时间建议在早晨6点到8点。
02
自我血糖监测应当每天多时点测量,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5点法或7点法。
03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每天都要测量血糖。
04
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h血糖。就诊前一周内,要连续3天,每天监测7个时间点的血糖。
03
治疗初期,建议每3个月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血糖稳定后,每3-6个月检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