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古桥拾萃(21)——刘公桥(高升桥)
福州市鼓楼区五一中路铁道大厦南侧有一条小巷,名为“高桥巷”,巷底的琼东河河道上架设有一座东西走向、2墩3孔的平梁石桥,名为“高升桥”,又名“刘公桥”。 X
桥宽3.5米,总跨度15.2米,全长24.4米。整体造型与本辑《福州古桥拾萃》开篇所介绍的河口万寿桥一样,中段桥孔较高,两边桥孔略低,这当然也是为了方便通行船只而设计的。
每个桥孔之间均在两侧纵向铺设长梁,然后再在长梁之上横向铺设石板。
南侧居中桥栏的栏板内外均刻有劉公橋桥名,栏板内侧两旁题刻:康熙已丑年、劉鳳卿建造B>
北侧居中桥栏的栏板内外均刻有高陞橋桥名,栏板内侧两旁题刻:嘉慶丁丑年、各善信重建。
由于旧志中对于刘公桥(高升桥)均未见载,故只能从以上题刻推断:此桥初名“刘公桥”,由里人刘凤卿创建于康熙已丑年(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后毁。嘉庆丁丑年(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由各善信集资重建,改名“高升桥”,为感念创建人刘凤卿的义举恩泽,故特在桥北栏板上补刻“高升桥”桥名和创建时间、创建者刘凤卿名姓。
高升桥虽历经近200年风雨,但至今依然雄壮坚固,桥体只有极少细微的破损。作为连接琼东河两岸的一处交通捷径,迄今还在发挥着它的余热。只可惜“有关部门”不知爱惜,为给架设过河的管道提供支撑,硬是在桥两侧的分水尖上垒砌起了几个水泥墩子,一些电缆也都凌乱地披挂在桥体两侧,极大地破坏了古桥的整体美感。而桥下的琼东河水,如今更是污浊不堪,令人望而生厌。
【相关资料】
琼东河北起福州市鼓楼区温泉村北,与五四河交汇,沿过洋垱路向南,在八角井附近折而向西,在永安桥处复转而向南,到德政桥处略一转折后沿劳动路南行,过福新路后河道略显曲折,在龙庭路附近转向东南,汇进晋安河,全长约4049米。
琼东河最迟到五代闽王修筑夹城时就已经形成。因河道与福州温泉脉路平行,两岸自古多汤院、浴池、澡堂。旧时从闽江下游沿海地区运来海鲜及其他农产品,都要经过琼东河进入城里门,而由城里输出的日用百货和粪便垃圾等也要经过琼东河运到城外。位于高升桥南侧的“蛤埕”码头也由此成为贝类海产品的总批发市场,旧时河岸边的一大片场地上堆满了从闽江下游沿海运过来的蛏、蛤、蚶、蚌、牡蛎、淡菜等贝类海产品,零售商从这里批发到海鲜,由琼东河运进水部门,经安泰河抬上安泰桥码头,在福州最繁华热闹的南大街出售,故有“前街(南街)买蚶,后街(南后街)买灯”的说法。
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为防洪需要,隔断了市区河道与闽江潮水的联系,琼东河水逐渐发臭。上世纪80年代初,位于五一北路的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率先将一段河道覆盖,在其上建造办公楼。此后沿河单位多有效仿之举,如天马大厦、新都会花园广场等先后侵占河道建造房屋,琼东河水文环境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