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沙河柴关王硇村随笔
王硇现在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藏在在太行山区内,是沙河境内很有特色的古村落,聚落形态特殊,保存较为完好,自发现这个村庄以来,曾多次到这里踏访。
王硇村是不一个不大的小山庄,位于柴关的正西3.3公里处,这里峰峦迭嶂,沟壑幽深,弯曲的山路通向高山上的石硇,硇,也称垴,是山岗一种叫法。这一带以“硇”为名的村庄有许多,如康硇,刘硇,陈硇,杜硇等等。王硇村相传明代王姓在此开荒种地置产为庄。因村庄座落在高山石硇上,故取名为王硇。
每一次走进王硇村,越发现这个村庄是一座值得研究的古村落。村庄的周围有三座山体,红枫山、官印山和笔架山。三山一坡,居阳坡之上就是王硇村,在村东的裸露山岩上有两个水塘,使村庄显得更加灵秀。
首先王硇是一个姓为聚的血缘村,全村基本上都姓王,这对于研究王姓在本地区迁徙有着较大的研究价值。
从历史上看,邢台是一个多血缘、多民族、多姓氏的聚居地,春秋之戎、后赵之胡,元代之蒙,促使民族的团结与交融,进一步地丰富了姓氏文化内涵,沙河上申庄就是一例。而今日发现的王氏聚落群,或从四川迁此,或从山西徙来,都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研究课题。
王硇村的聚落形态,与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英谈村有着许多相同之处,都是藏在深山的村庄,背山面水,藏风聚气。王硇这里有成片的枫树林,平缓的山地以使家族“避喧就肃,择胜寻幽”。
明清以来,王氏家族在此“族众繁衍,敬业乐群,雍雍眭眭”,正应合了古人所说:居山水间为上,突显了王氏一族追求田园生活的“乐山”情趣。
王硇村居形态,从布局上看依山就势,营建村庄的结构比英谈村相比更具有严谨性,家族式的大院落,分区明确,传统的四合院多进式建筑,配以高大的卷棚顶耳房,使村落格局脉络更为合理,弯弯的石板路,曲曲的沿着街巷通往另一个家园,石头墙体上青灰布瓦,使建筑本体色彩更为丰富,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乡土文化对王氏家族的影响。
在王硇村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宗教色彩,村庄的堂局更为神秘,无论是公房社楼,还是祭祀龙王的殿宇,或追思前贤的家庙,佛、儒、道三家结合一体,使来到这里的游人在此得以充分体味。
走进街巷,乡土气息扑鼻而来,街头前的碾房,院落中水窖,村旁水塘边的洗衣女,还是正在转动的吹糠风车,都能看到这里的村民劳动、生活的身影。与街头八旬老人交谈,可以得一种在城市里没有过的心身放松,从中得到乡间“生活禅”中“吃饭睡觉”,这种平凡中的不平凡,城市中不可常见的放松生活,可以让人暂时放下当下,去体会生活的本真。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革命,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如何在现代新农村中寻找特色的地缘文化,继承传统,是我们苦苦探讨的课题。通常认为,古村落是中国根文化的具体写照,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结合体,既要解决好群众生活,又要把握处理好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镇建设中矛盾。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各地发展都比较快,邢台的乡村旅游也处于一个关键时刻,需要正确的引导,更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英谈村如此,上申庄如此,崔路如此。而今天发现的王硇村更是如此,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这个课题值得去研究,值得发掘。
传统中华文化 关注点滴斋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