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金句浅析(5)
1.如果你了解意识就是意识所意识到的东西,你就知道了作为一个人可以知道的一切,之后的任何进展,不过是透过解除由情绪赋予力量的错误认知——自我——来清理你的意识。
浅析:意识是什么?杰德说,意识就是意识所意识到的东西。注意,这句话中包含了三个因素,即感知者、感知、被感知者。三者一体,即为意识。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一个人知道的一切,就是他的意识所意识到的东西,不可能超出意识之外。佛家说,心外无物,道理也是如此。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此后自己的成长无非就是通过觉察负面情绪所带给我们的错误认知(自我),来净化意识的内容。杰德用了一个词“解除”,我用“觉察”来表述。觉察即是转化,转化即是解除。
意识是真实的,但意识的内容并不真实。意识所意识到的内容都是经过头脑加工了的,不是事物的本身,不能执着。尤其是那些受到情绪控制所产生的错误认知,是毒害我们心灵的毒素,一定要保持觉察,及时清理掉。
2.真正的上帝一定等同于真相与无限——梵意识——它不讲话,不参与,不将自己定义为梦境状态中一个有限的存在。
浅析:在不同文化的语境下,对于真相的表述各有不同,西方文化表述为“上帝”,印度文化表述为“梵意识”,东方的道文化表述为“道”,佛文化表述为“如来”“真如”“佛性”“自性”,阳明心学表述为“良知”。
表述虽有不同,但指向都是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定义、不评判、不参与,一切如其所是。一旦定义、评判、参与,就从无限落入有限了,也就不是真相了。
真相是离于言说的。
3.与了解什么可以被知道同样重要的是,了解什么不能被知道。明白没有人可以知道任何事,是通往知晓一切的大门。人类知识的图书馆实际上寂静无声、空无一物。
浅析: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和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同样重要。
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打个比方,画一个圆,圆里面的代表自己知道的,圆外面的空白代表自己不知道的,圆越大,外面的空白越大。
勇于承认自己不知道,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最怕的是,明明自己不知道却要装作自己知道,这是一种自欺,和掩耳盗铃没有什么分别。
知道自己不能什么都知道,永保一颗探求的好奇心,就能开启未知的大门,进入新的世界。
苏格拉底有句口头禅:“我最大的知,是自知自己无知。”实际上,苏格拉底学识广博,他既熟读诗歌,又通晓哲学理论,可以说是精通世事,绝对不能算无知。但是,他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他的无知是对万物的根基,对永恒的、神圣的东西永远一无所知。
人类知识的图书馆实际上寂静无声、空无一物。什么意思?人类知识的图书馆,往外是宇宙,往内是我们的心,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空寂。因为空,无所不包;因为寂,所以神秘。
正因为人类知识浩瀚无穷,我们一定要保持谦虚谨慎,不要津津乐道于自己掌握的那点非常有限的东西。
4.任何你叫得出名字的东西,任何你觉得自己知道的事物,都会像海市蜃楼一样闪闪发光,而一旦你真正盯着看,它们就会消失不见,因为存在于意识中的任何事物本来就是海市蜃楼。
浅析:这段文字揭示了意识内容的虚幻性,杰德用了“海市蜃楼”来形容。任何能够被我们感知、定义的事物都是因缘聚合的产物,一旦旧的因缘解散,现象就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没有被我们的意识感知到,就觉得它消失了,实际上它只是改变了一种存在的形态。
5.当你拥有信念时,你就在宇宙主导论中做着梦;而移除所有信念之后你就会在意识主导论中觉醒。
杰德的这段文字描述了做梦和觉醒的两种状态。如果把这里的“信念”换成“念头”可能好理解点。当你活在念头中的时候,就是在宇宙主导论下做梦,当你通过一定的方法移除所有念头的时候,就是在意识主导论中觉醒。
不知杰德所谓的“移除”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我觉得,一个人不可能没有念头,即便是得道者,也不是没有念头,他们只是善于通过觉察感知念头的存在,但心不随念走。这种状态就和杰德描述的意识主导论下的觉醒状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