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国的艺术精品

文字:猫妹妹

图片:猫妹妹/网络

今天要介绍的是居住在中非的“小人国”俾格米人以及他们的艺术品。俾格米(Pygmies,单数为Pygmy),意思是侏儒,它並不是一个民族的代称,而是泛指所有成年男子平均高度少于150厘米或155厘米的人群。对于身高稍长的人种,称作“类俾格米人”。比较知名的俾格米人大多生长于非洲中部,例如:阿卡族(Aka)、艾菲族(Efe)及布啼族(Mbuti)等;在泰国、印尼、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巴西及玻利维亚亦有俾格米人或有些相似的尼格利陀人。

这些棕色人种是东南亚最早定居的人种。此外还发现至少有25个小型人类群体,大约于1000到3000年前在密克罗尼西亚的帕劳群岛生活。现存的属于俾格米人的工艺品非常的稀少。在酷坦哥店里收集的那些俾格米人的日用物品:如床,小凳子以及他们的物神保护者,做工精良,全手工雕刻出他们自己族群才能破译的图案。

现在“俾格米人”这个名字一般被用来专指在非洲的相关人种,不过“俾格米人”这个名词以前被认为帶有贬义色彩,但由于目前没有一个更好的词汇来形容这群在非洲中部的人种,所以这个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希列特(Hewlett)建议采用他们的自我称谓“林中人”('Forest people'或'Forest forager'),事实上他们更喜欢别人以他们实际所属的族群名称来称呼他们,例如:阿卡族(Aka,又名姆邦嘉族/Mbenga)、巴卡族(Baka)、木布提族(Mbuti)和特瓦族(Twa)。

“俾格米”这个名字源于希腊语,是古希腊的长度单位,大约是从手肘到手指关节的距离。在荷马的史诗里亦有提及过这一人种,並指他们居住在埃塞俄比亚。过往,研究普遍认为这两种人并未有任何关连,纯粹是19世纪时欧洲人借用了古希腊的名称来形容这种当时新发现的人种。然而,在今年考古学家对黑色非洲人中的研究,显示出关于俾格米人的种种传说是由当时游走于非洲大陆的科伊桑人流传到欧洲的。

(图片介绍:这两款陶雕是他们所膜拜的“保护神”)

俾格米人最早出现大约是在新石器时期,他们是位于非洲中部热带雨林里的原住民,是一群狩猎者,后来被邻近的新移民农耕者班图人所收服或取代,又或者驱逐。他们学会了使用新移民的语言。因此,在非洲的现代俾格米人用的语言都是中非当地的语言,包括:中苏丹语,阿达马华-乌班吉语(Adamawa-Ubangian)及班图语。只是,这个假设目前尚未得到考古学方面的考证,遗传学和语言学方面也未能提供出令人无法反驳的证据。

(图片介绍:这两款是木雕,外面用珠子装饰的保护神,是居住在喀麦隆的俾格米人的工艺风格)

熱帶雨林內极低的紫外线水平可能是俾格米人矮小身材的成因,因為紫外线是使人体皮肤产生维生素D的必要元素,而维生素D直接影响到人体对钙质的吸收,从而影响到骨骼的生长和保养。非洲俾格米人仍生活在下列几个非洲国家: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刚果民族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客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安哥拉,博茨瓦纳,纳米比亚以及赞比亚,主要集中在中非和西非。大多数的俾格米人都是靠打猎及从其生活环境中所能取得的食物为生。他们有时也会通过与邻近的农夫交换他们所耕种的食物,或者是其他生活所需物品。

非洲俾格米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种族:当中最为知名的是姆邦加族(Mbenga),包括了阿卡族(Aka)和巴卡族(Baka),他們居住在非洲西部的剛果平原;木布提族,包括了在伊图里热带雨林(Ituri Rainforest)居住的埃菲族(Efe)等民族,以及在非洲大湖区居住的特瓦族(Twa)。

(上图这款是酷坦哥店里的,这款保护神除了做工精良,还有功能性。头部特意做成扁平是为了可以当成小凳子或者小茶几使用。)

人们还用另一名字“巴雅卡” (Bayaka)来称呼这一人种,这个称谓偏向于人种而非其身高。俾格米人的身高是为了适应环境,以便能在森林中更有生存优势:他们的矮小身材,赋予他们更强的耐热性和抗潮湿气候,也是他们的身体产生更少的热能。那些图曼杜瓦人(Les Tumandwa),拥有红皮肤,红色的卷发。那些巴佤人(Les Batwa)他们的皮肤更暗些,头发更卷些。巴琨达人(Les Bakunda )与巴特瓦人( les Batwa )联姻,成为巴金芭人(Bazimba)。还有其他的族群:阿卡族(Aka),巴本紫勒族(Babenzl) ,巴卡族(Baka),艾菲族(Efé)和特佤族(Twa) 。

(这两款也是酷坦哥店里的宝贝:是俾格米人的枕头)

他们主要生活在非洲西部的剛果平原和伊图里热带雨林(Ituri Rainforest)。居住在非洲辽阔的热带雨林和非洲中部的那些俾格米人仍然沿用着旧石器时代末期的生活方式:采摘和狩猎。在刚果民族共和国境内伊图里热带雨林中的木布提族(Mbuti)的俾格米人受到的教育程度是最高的。

(图片介绍:假如您不想把它作为枕头使用,可以让它变身花盆垫,又或者小型的图书架,还可以是席地而坐是的扶手和小茶几)

俾格米人信奉的是拜物教(fetishism),它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拜物教的人们以为某种人造物品有超自然能力,继而把它当作神来崇拜。在原始社会中,原始人由于对自然现象缺乏理解,以为许多物体如石块、木片、树枝、弓箭等具有灵性,并赋之以神秘的、超自然的性质,以及支配人类命运的力量。马克思借用拜物教这个名词,发明了商品拜物教一词,出现在《资本论》中。拜物教的本意是 : 对物神的崇拜。这个词的词源是fétiço,意思是‘artificiel’ (人造,虚假)后引申为‘sortilège’(诅咒)。

(图片介绍:这款具有神圣意义的“婴儿割礼椅”,可以作为艺术品收藏。如果放上蜡烛,它就是一款奢侈而高艺术品味的烛台)

这个名词最初是葡萄牙人在其殖民期间用来称呼那些非洲人膜拜的物件。到了十八世纪,这个词再次被人类学家和哲学家用于讨论信仰和宗教膜拜的问题上。对于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来说,拜物教是寄情于具有象征意义的单一物体或复合物件上,籍此实现某种愿望。基于民族学,拜物教一词表述的是:在宗教活动或者神秘教活动中对某物件(如小雕像等)的膜拜。拜物教包括:崇拜天然物体,几乎是所有的元素,特别是火,河流,动物,树木,甚至石头;又或者是一些隐形的灵物,如因迷信和恐惧而幻觉的仁慈或者邪恶的神灵,比如非洲中部人所说的‘grigris’,西伯利亚人所说的‘burkhans’等等。

(图片介绍:酷坦哥的这个俾格米床,细细的雕工,体现了匠人的功力。可以放到阳台上,作为小躺椅。如果想寻找阳台的设计理念,可以参考风情万种的阳台寒冬中的温情角落。如果家里空间够大,可以作为茶几使用。当然,还可以纯粹当作艺术摆件观赏。)

回头看看来时的路:

被去神化了的面具

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的装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