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自我管理必做的6件事,你都做到了吗?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路坤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糖尿病已逐渐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调查显示,在18岁及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0.4% [1]。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除了定期院内诊疗,患者的日常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糖尿病得以控制的关键,是每一个糖友的「必修课」。大量研究证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可以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少和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然而,目前中国糖友的自我管理水平却并不理想,例如擅自停药、过分限制饮食、不规律监测血糖、并发症护理水平低下等不良现象,还相当普遍。
什么是自我管理呢?
自我管理是指,糖尿病患者每日所采取的、用于科学合理控制血糖、以减少糖尿病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影响的各项活动。
从短期来说,自我管理要控制住高血糖和代谢紊乱,来消除或减轻糖尿病的症状,防止急性代谢并发症的发生;从长期来说,还要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
一般来说,自我管理包括六个方面的管理:饮食管理、规律运动、用药管理、血糖的定期监测、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与防治和情绪管理。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
糖尿病自我管理必做的6件事,你都做到了吗?
第一件事:饮食管理
饮食管理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基本原则是控制总热量、合理搭配饮食结构、合理分餐、食物多样化;既要考虑减轻胰岛负担又保证正常身体需要。
首先,糖友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会识别食物标签,尤其是要关注食物升糖指数、碳水化合物计算等指标,以便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食物。
其次,一定要规律饮食。坚持定时定量用餐有助于保持血糖水平稳定、减少血糖波动。
此外,用餐时间也会影响药物的服用时间,糖友们也要注意。
第二件事:运动管理
运动锻炼在糖尿病患者的全面管理中占重要地位。合理的运动可以起到改善糖代谢,减轻体重,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等作用。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力,血糖及有无并发症等不同条件,糖友们可以对自己运动的形式、强度、时机、持续时间、频度等进行相应地调整。建议每次的运动时间为30分钟到1小时,每周的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
第三件事:用药管理
良好的药物依从性可以有效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糖友们一定要谨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切记不可擅自停药,更不可能随意更改。
第四件事:定期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的记录血糖监测数值有助于医生评估糖友们的糖代谢紊乱的程度, 制订合理的降糖方案, 并评估降糖治疗的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3]。
因此,糖友们要学会正确使用血糖仪,检测时间可选择在每日三餐的餐前、餐后 2h,及睡前这7个时间点,具体天数和次数可咨询医生确定。
第五件事: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与防治
糖尿病是一场攻坚战,如果控制不好会有各种并发症来袭,做好并发症的筛查和防治对糖友也是至关重要。
对于尚未确诊糖尿病并发症的糖友,要熟悉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症状,做到早期识别,要按照糖尿病并发症筛查表(包括检查的项目、时间、频率)定期去医院筛查。
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定期复查,做好每日自我保健(如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皮肤护理、牙齿护理等),还要做好相关注意事项(如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减少每日蛋白质的摄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需要注意运动的强度等)[4]
第六件事:情绪管理
糖尿病会为糖友带来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如沮丧、易怒、多虑、孤独感、挫败感等,而这些情绪因素可能是导致并发症增多的因素之一[4]。因此情绪控制也是自我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包括有效的心理干预、家属参与及同伴支持等。
-本人内容提供方:罗氏-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2]姜芸.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测量工具与方法的研究进展. 护理与康复. 2016; 15(01): 30-32.
[3]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6;10(05):205-218.
[4]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2017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7; 9 (12):74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