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68道正误判断题

1.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酸。(×)

【提示】显酸性的盐溶液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敞口放置的浓硫酸和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的原因相同。(×)
【提示】浓硫酸因吸水而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盐酸因溶质挥发而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二者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的原因不同
3.碱溶液一定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提示】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2CO3溶液显碱性,但属于盐溶液
4.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提示】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与金属氧化物或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均不属于中和反应
5.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氢氧化钠也可以。(×)
【提示】改良酸性土壤一般用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且碱性太强,容易造成土壤局部碱性过强,使植物枯死
6.浓硫酸用于干燥气体利用的是其脱水性。(×)
【提示】浓硫酸干燥气体利用的是其吸水性
7.纯碱属于盐,其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提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8.所有的氮肥与碱混合研磨均放出氨气。(×)
【提示】只有铵态氮肥与碱混合研磨时才放出氨气,如尿素[CO(NH2)2]与碱混合研磨不会放出氨气
9.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0.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提示】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较活泼的金属
11.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沉淀产生,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或SO42-。(×)
【提示】可溶性碳酸盐也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沉淀
12.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提示】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
13.棉花叶片发黄是缺少钾元素。(×)
【提示】植物叶片发黄是缺少氮元素的表现
14.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提示】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15.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提示】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
16.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物理变化。(√)
17.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白雾。(×)
【提示】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18.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提示】铁丝在空气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9.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提示】催化剂既能加快也能减慢反应速率
20.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提示】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21.加高烟囱可以减少工厂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提示】加高烟囱不能减少SO2、N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不能减少工业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22.碳单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提示】碳单质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
23.冬天用煤取暖时,紧闭门窗防止热量散失,并在房中放一盆水以吸收一氧化碳。(×)
【提示】用煤取暖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防止CO中毒,CO难溶于水,放一盆水不能吸收CO
2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
【提示】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H2CO3,H2CO3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5.金刚石、石墨和C60都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提示】金刚石、石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
26.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都是碳单质。(×)
【提示】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但它们中还含有其他成分,属于混合物
27.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用点燃的方法。(×)
【提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故CO2中混有少量CO时,CO不能被点燃除去
28.CO2中混有HCl时,可用NaOH溶液除去HCl。(×)
【提示】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会除去CO2
29.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提示】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止二氧化碳一种,故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30.水中的钙、镁离子过多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提示】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3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
32.沉淀、过滤、吸附可以净化水,但均不能使硬水软化。(√)
33.自来水厂净化水时,常会向水中加入明矾等絮凝剂来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提示】向水中加入明矾等絮凝剂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或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
3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5.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提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均一、稳定,但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36.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提示】硫酸铜溶液显蓝色
37.用汽油去除衣服上的油污利用了汽油的乳化作用。(×)
【提示】汽油可以用于去除油污是因为汽油可以溶解油污
38.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提示】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但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39.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40.有晶体析出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提示】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41.某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多种,但溶剂只有一种。(√)
42.溶液中只要有水,不管水的量多少,水都是溶剂。(√)
43.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提示】搅拌只能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不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
44.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变成饱和溶液。(×)
【提示】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的物质,其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仍为不饱和溶液
45.合金是混合物,属于合成材料。(×)
【提示】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46.金刚石属于金属材料。(×)
【提示】金刚石是碳单质,不属于金属材料
47.氧化铁属于合金。(×)
【提示】氧化铁是纯净物,不是合金
48.铜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现象为银白色固体变为红色。(×)
【提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现象为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49.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发生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都增大。(×)
【提示】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发生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不一定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大,如Fe+CuSO4=Cu+FeSO4,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
50.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提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5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提示】氧气和臭氧混合后得到的是混合物
52.冰水共存物为混合物,矿泉水是纯净物。(×)
【提示】冰水共存物中只含有H2O,属于纯净物,矿泉水中含有多种微粒,属于混合物
53.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提示】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碳酸钙属于含氧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
54.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55.分子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提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均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56.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提示】通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
57.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是8个。(×)
【提示】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但氦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58.有颜色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提示】无色的O2加压变为淡蓝色的液氧,只是状态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9.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提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
60.二氧化碳灭火只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提示】二氧化碳灭火既利用了其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也利用了其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
61.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提示】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62.所有的爆炸均属于化学变化。(×)
【提示】轮胎爆炸时,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6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冰融化可得到2g水。(×)
【提示】冰是水的固体状态,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适用质量守恒定律
64.3g镁和3g氧气充分反应会生成6g氧化镁。(×)
【提示】3g镁充分燃烧时会消耗2g氧气,生成5g氧化镁,即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65.铁钉生锈后的质量大于铁钉的质量,所以铁钉生锈的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提示】铁钉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化学变化,故铁钉生锈后的质量大于铁钉的质量,但铁钉生锈的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66.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一定不变,但分子数目可能发生改变。(√)
67.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冶炼赤铁矿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提示】一氧化碳冶炼赤铁矿时反应的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条件高温),不符合“单换单”的特点,不属于置换反应
68.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提示】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化合物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能说明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