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宣传服务月】“八咏讲堂”今日开讲!登楼会友,诗品千古风流

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吴远龙是本次开讲的特邀嘉宾,他提到二十五史中,有专传的金华历史人物共有136位,有所提及的金华历史人物共有887位,仅两宋年间便有进士568位,历史名人不胜枚举。也正是这些人物,撑起了金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色、底气、底蕴。八咏楼作为金华的地标性建筑,更是承载了历史上诸多的楼人、楼事、楼诗,我们解读历史、追忆先贤,既是对本土文化热爱与向往,也是对他们立身处世的态度、思想的追寻。
金华市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金华南山诗社社长陈国友主讲八咏讲堂第一讲——《沈约的八咏诗与金华的诗词地位》。
金华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县,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给这座城市最先增添诗词风韵的,当属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东阳郡(今浙江金华)太守沈约。
沈约,是南朝梁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由于沈约历宋齐梁三朝,特别是辅佐萧衍(梁武帝)受禅代齐,因而政治地位显著,加上他耆年硕望,又善于交际,深于世故,因此被当时的社会公认为文坛领袖。
沈约任职期间,东阳郡(今浙江金华)虽朝政混乱,但还算政治平稳,人民也能安居乐业。因此沈约倡议在郡府之南,临江的子城城墙上兴建阁楼,名之玄畅楼,也就是今天的八咏楼。玄畅楼建成后,沈约登楼赋诗,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他的《登玄畅楼》最为知名。
《登玄畅楼》中,沈约从金华的地理位置入手,将登上八咏楼后所看见的景色徐徐展开,首先赞扬了玄畅楼四周景色秀美。随后,从眼中景进而抒发内心的感情,流露出辞官引退的想法,“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而特别是诗的结句“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更是表达了他当时离群索居的失落和惆怅,以及不得抽身引退的遗憾。
之后,沈约又多次登临八咏楼,有感于楼上所望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念,又写了一首《玄畅楼八咏》诗。沈约写完此诗,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又以诗中的每句为题,一气呵成扩展为八首诗歌,时称八咏诗。这组长诗诗无定句,句无定字,全篇二千余字,为当时文坛长篇杰作。该诗一经定稿,即被传为惊天绝唱。
如果说《登玄畅楼》是沈约表述为官场所累而钟情于金华的秀美景色的无奈愁绪,那么鸿篇巨制的《玄畅楼八咏》则是沈约再次赞美金华表明心志的强音。
随后,陈国友又具体分析了其中几首八咏诗,阐述沈约在金华留下的诗作尤其是八咏诗在当时中国诗坛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也点明了正是由于沈约在当时中国诗坛的影响力,以及在诗词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给金华奠定下较高的诗词地位。
八咏楼也因由诗而名,被誉为“诗楼”,使得其后的许多贤达雅士接踵而来,慕名游访金华,登楼赋诗吟唱,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金华在中国诗界的知名度。
来源:金华市博物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