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怎样降低肌张力
我们在站立的时候,肌肉不会掉下来成一滩泥,正常人在运动的时候肌肉会规律的收缩,不会动的毫无章法。这就是肌张力在起作用。今天来跟大家介绍一下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康复治疗。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指由主动肌和拮抗肌不协调收缩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异常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一大类运动障碍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颈部、四肢、躯干甚至是全身的剧烈、不自主的扭转,其中最具特征性的一种称为扭转痉挛(Torsionspasm)手足的过伸或过屈;通常以身体的长轴为中心,其扭转动作缓慢,间歇重复出现。
脑卒中后病人常常会出现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表现为痉挛、肌力减退以及各种主动运动控制和协调能力的受损等。
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的慢性运动障碍,是以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增强为特征的肌肉张力增加,伴有腱反射活跃,这种腱反射活跃是由于牵张反射的兴奋性增高所致。
脑卒中后,大约65%的病人出现痉挛,适度的痉挛是有益的,但过度的痉挛是有害的,痉挛可妨碍对病人的护理,使病人出现疼痛,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阻碍病人康复进程,导致病人康复时间延长。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够预防和纠正肢体痉挛状态,明显加快患肢的恢复能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使患者能早日活动,并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运动功能的代偿有赖于学习和训练早期康复治疗加速了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脑细胞的代偿,发挥了脑功能的可塑性。
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早期治疗研究较多早期应用康复疗法在临床上早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运动疗法是物理治疗的首选,运动疗法主要包括手法治疗、神经发育技术和功能性活动。
以易化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是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同时运动疗法也是最基础且应用广泛使用的方法。
运动疗法的核心是促通技术并调节各种反射对运动的影响,从而打破痉挛模式使患肢恢复自主运动。
01
电刺激疗法
目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电刺激疗法主要采用频率在I0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进行治疗。
低频电刺激能有效治疗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是临床上较为重要的方法,常用的有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以及经皮神经电刺激。
02
温度疗法
偏瘫侧肢体发生的机制可能与中风后温度觉异常相关,顶叶温度中枢损害可以引起病理性感觉中枢障碍。温度疗法包括热疗法和冷疗法可以利用温度因素缓解痉挛肌的收缩。
在治疗脑卒中时为了使痉挛的肌肉得到缓解河以在肢体运动前先进行冷疗或热疗法。冷疗法常用的有冷水浴、冰袋和冰块按摩等;热疗法主要包括温水浴、热敷、超声波、红外线等。
03
高压氧
高压氧治疗是将患者置于超过常压的密闭特殊环境中,吸高浓度氧气治疗的方法此法能改善病灶区域供氧减少酸性代谢产物,收缩脑血管降低颅内压。
目前采用的物理治疗方法都是以神经系统作为治疗的重点对象,其中Bobath、Brunnstrom、Rood、PNF技术主要采用生理学上的促进或易化原理因此常被称为神经发育疗法或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其内容包括:
01
抗痉挛体位的摆放
包括病人在床上、轮椅、椅子上都要保持正确的体位;
02
被动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患侧肢体全范围的被动关节活动,每天2次。上述2种方法是处理痉挛的基本方法,可有效地防止由于肌张力升高和肌肉活动不平衡而发生的肌肉短缩和关节囊挛缩。
03
被动牵张训练
被动的、缓慢的长时间牵拉痉挛的肌群,可激化出对痉挛的抑制作用。
04
手法按摩及空气压力治疗机治疗
手法由远端向近端按摩瘫痪肢体或用空气压力机治疗,可以促进静脉回流,降低肌张力,消除运动后的疲劳。
05
站立训练
可在电动起立床、站立架或平衡杠内进行站立训练,站立时患侧下肢可踩斜板,牵拉小腿三头肌群。每日训练2次,每次30~60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