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往事:是财富方程式,也是黑金路线图
本文首发于2013年7月,旧文重读:资源带来滚滚的财富,崛起一群富豪;资源激发贪婪的欲望,俘获一众官员。资源还带来社会生态的异化、进取精神的灭失……资源的诅咒还是来了,黑金之地鄂尔多斯、抑或整个内蒙古,并没有打破这个窠臼,跳脱这个定律。财富经由什么样的路径聚敛和分配,还会沿着相同的路径反噬。文中提到的些许富豪,已经在这场风暴中折戟、归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政研院(ID:jgzhengyanyuan),作者:宋馥李
这是一个低调的群体,舆论有多鼓噪,他们就有多沉默。
黄河的几字弯里,连绵起伏的山沟和峁梁构成了鄂尔多斯独特的地貌。在过去数十年间,依靠煤炭开采,一批批资源富豪迅速出现并崛起于西部,成就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财富神话。
本世纪初,虽然鄂尔多斯羊绒衫已经享誉全国,但其诞生地伊克昭盟,依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这里气候干旱、广种薄收,一年下来也打不下几颗粮食。甚至在内蒙古,提及伊盟,人们的印象中除了那里的人们酒风爽直,便是一个字——穷。
那时公众和舆论的兴趣,在有活力的沿海和南方,这是一个不为人关注的地方。
批量制造富豪,从挖煤开始。连片的山沟峁梁之下,扒开十多米深的土层,就露出黑色的煤层。煤炭经济鼎盛的年月里,财富方程式非常简单,扒开土层,开动挖机,将煤炭装进排着长队的货车里,就换回了成捆的钞票。借助着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发展环境,这里的主政者,给予了筹措资金的私人老板极为宽松的政策。借助着煤炭市场,民营的煤老板们开始迅速崛起。
那时,常能见到的场景是:煤老板们几乎天天背着整袋子的钞票去存款。财富制造机器制造了鄂尔多斯第一批富豪;而这样的富豪,也成为了新的财富发动机,带动了鄂尔多斯相关产业的富豪的产生。
要挖煤,得先征地。煤矿土地的征拆,最先受益的就是曾经生活在煤田之上的农牧民,他们成为财富溢出最早的受益者。其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鄂尔多斯面积广袤,每户农牧民的土地和草场,动辄五六百亩甚至上千亩,在土地补偿中,获得的资金十分可观。获得补偿金的农牧民,个个都是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之后,告别土地的农牧民又投身煤炭服务业,购买挖煤用的翻斗车、挖掘机、货运车辆,服务于煤矿。由此为起点,一批从事煤矿机械作业、煤炭货运的老板,逐渐形成并壮大。
挖了煤,就要想办法运出去。鄂尔多斯道路交通的底子非常薄弱,除了通向外界的运输干线,在广袤的鄂尔多斯高原上,如何把各个矿区和交通场站通道连接起来,成为最急迫的事情。鄂尔多斯的路桥开发一时成为最赚钱、也最繁荣的行业,一批从事道路建设的老板因此获益。
当然,以此为起点,资金充裕的鄂尔多斯商人,向煤炭生产的各个服务业溢出。再之后,便是餐饮业、酒店业,然后是豪车和各种消费品。煤炭的财富外溢带来了人群的集聚,继内蒙古周边的包头、呼和浩特、巴彦淖尔市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纷纷奔向鄂尔多斯。毫不夸张地说,借助人群的口口相传,鄂尔多斯就像财富聚宝盆,到鄂尔多斯开出租车,一年下来都能赚十多万元。
与其他资源性城市不同的是,鄂尔多斯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开启了批量制造富豪的第二轮历程。例如万正集团,曾经承担了东胜区铁西新区土地的一级开发。大兴土木,给了民营企业新一轮的成长机遇。随后,兴泰、大兴、东方路桥、鑫通等一批房地产开发和基建承建商迅速崛起。
如果说之前的行业都与煤炭有着紧密的联系,房地产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生态。庞大的造城计划,让鄂尔多斯各个城区的农牧民实现了财富倍增,与先前的机理一样,他们在获得了可观的补偿资金后,随即将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当金融业跟不上建设步伐,楼市又渴望巨量的资金时,能够将民间资本汇聚起来的融资人群体闪亮登场。
这是一批另类的“富豪”。与低调行事的煤炭富豪不同,这一类富豪热衷于标榜,因为要融得资金,必须向周遭的人们展示其财富实力,他们开豪车、出入豪华会所,举手投足都显露富人气质。需要显露财富实力的还有陷入癫狂的开发商们,当宏伟精巧的沙盘做好后,必须让人相信,他们有实力让沙盘变成现实。曾经有两年,鄂尔多斯的奢侈品消费十分可观,各种世界奢侈品经销商,都热衷于去鄂尔多斯举办各类活动。
当然,鄂尔多斯的财富发动机,始终还是以煤炭资源为主。财富金字塔也沿着煤炭的链条,逐步向相关产业延伸,构成了鄂尔多斯庞大的富豪群体。至今,鄂尔多斯富豪的数量,仍然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亿万富翁超过7000个,有人说上万个,因为低调的富翁们无法尽数统计。
“鄂尔多斯人均GDP将超香港”——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连辑一句不经意的话,将鄂尔多斯带到了聚光灯下。在这个时期,“一夜暴富”成为鄂尔多斯的代名词,与此交织的,是鄂尔多斯的煤老板们一掷千金、穷奢极欲的各种故事。公众在惊叹地注视鄂尔多斯,就像打量一个浑身穿戴名牌的暴发户。鄂尔多斯也在舆论的联合声讨中,陷入了疲于应付的尴尬境遇中。
事实上,这片农牧业交错的土地之上,汉族和蒙古族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民风淳朴,开放豁达。现在,在有关鄂尔多斯的争议之外,那些隐秘的富豪们,生活一如往常。早上出门,照旧来到街边的小店,吃上一碗羊肉面。在街巷里碰到的穿着朴素的邻家大爷,说不定就是身价数十亿的富豪。在鄂尔多斯坊间,人们会饶有兴趣地探究:谁才是鄂尔多斯的首富?
他不是享誉国内的鄂尔多斯集团的王林祥,不是亿利的王文彪,而是汇能的郭金树。这个曾经担任鄂尔多斯煤炭局局长的老板,是很多人公认的首富。此外,满世集团的刘满世家族、伊东集团的杨二喜……他们很少出席公开的活动,即便是从事慈善捐助,也不肆张扬。而这又代表了鄂尔多斯一批煤炭富豪。在鄂尔多斯,除了上市公司伊泰B股,还能开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汇能、伊东、蒙泰、满世、天隆、西蒙、乌兰、特弘、蒙发,这些在外界看来隐秘而低调的企业,个个都有上百亿的资产规模。甚至是鄂尔多斯本地人,都很难说出个大概。
有山西煤老板的前车之鉴,他们远离大众传媒,对于他们所经营的煤矿和资产,往往秘而不宣。鄂尔多斯至今仅有4家上市公司,鄂尔多斯本地的煤老板们,多数对上市不感兴趣,因为上市之后,财务制度须规范透明。而很多煤老板们认为,钱已经够花了,为什么要上市让别人的股份参与进来。
不过,就此认为这个富豪群体保守落伍,也是错误的。
这些财富,除了进行地产投资,鄂尔多斯富豪们的足迹,早已踏遍了全世界。外界盛传他们在欧洲一掷千金,却不知道他们对经济走势的把握,早就与世界接轨。在鄂尔多斯楼市癫狂的2010年,就有很多富豪预见了后来的趋势,很多人在危机乍现之时,果断地撤出资金。他们在子女教育上不惜重金,“煤二代”们多数在海外学习金融和投融资。鄂尔多斯鼓励金融创新,各种金融机构涌现出来,很多“煤二代”的身影就在其中。
鄂尔多斯时下的境遇,让很多人担忧。但手握资源的富豪们,却并不急于摆脱所谓的困境。在他们看来,煤炭市场的起伏是市场使然,煤炭作为工业的粮食,迟早还会迎来新的机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政研院(ID:jgzhengyanyuan),作者:宋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