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讲堂:你知道汉字“国”经历过多少曲折的演变吗?

导语:你是否知道汉字“国”经历过多少曲折的变化才“走”到我们身边吗?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关于“国”的故事,里面包含了多个纠结的纷争。而“国”的异体字,大大小小加起来也将近有40多种,本文我们重点聊聊它常见的四种形式:“國囻囯国”。

商周早期,不称“国”,称呼“邑”

其实在商周早期人们当时不称“国”,而称“邑”,具体指的是某些区域,某些疆域。在《说文》里面说:“邑,国也。”在当时看来,“邑”就是“国”,“国”就是“邑”。早期“国”的概念不像现在这么具体,这么形象。封建社会早期所谓的“国”主要说的是某些“政权”或者“诸侯”所占领的区域。而现在的汉字“邑”,更多的是在城市的名字中出现。比如:山东德州的“临邑”;河北的“阳邑”镇等。

《说文》里面说:“邑,国也。”

春秋时期“邦”表示“国”

到了春秋时期,慢慢地就不再用“邑”了,往往用汉字“邦”来表示“国”的概念。你看,我们现在称为友好的“邻居国家”称为友好的“邻邦”;国与国之间的访问交往称之为“邦交”,这样的叫法也是从春秋时期延续下来的。那么,话说到了西汉以后为了避讳汉高祖刘邦的名字,因为刘邦的名字中就有一个“邦”字,所以汉字“guo”慢慢地发生了改变。

早期的汉字“guo”是“或”,慢慢变成“國”

在早期汉字“guo”的出现是一个汉字“或”,它所指的也是某个特定区域。你看“或”的右半部分是一个“戈”,“戈”代表着武力和军队,说的是用武力军队控制的地区,有土地疆域的意思。

而后,汉字的形象化越来越具体,在“或”的四周加了一个口,把它给围了起来。就成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國”字,一个口,里面一个或。这个“國”我们比较熟悉,原来持续了好长时间,现在很多老年人在写国字的时候有时还会写这个字。

武则天造字“圀”

关于这个“guo”字,其实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就是著名的武则天造字。据说当年武则天当年一共造了20个字左右,其中就有这个“圀”字。当时他们认为:“國”一个口里面一个或,寓意不好,因为“或者惑也”,听着就那么迷糊。

当时的想法是:一个“口”里面加一个武则天的“武”,这样他们认为一个国中数武则天皇帝最大,最后回头想想,这样也不行。因为一个口里面一个人,这不是囚犯的“囚”吗?最后在口内写了一个八方(圀),寓意着武则天所管辖的地方来自四面八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武则天改字的故事。

“囻”字,反应 以人为本的思想。

时间来到了在魏晋六朝时代,在这个时期国字又增加了一个模样,在镜铭刻文里又出现了一个口,里面一个民,这样的汉字“囻”。这个汉字一看就有国应该以民为本的意思,反映了春秋时代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这个汉字的本意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很可惜流传的时间并不长。

太平天国时期的“囯”字,注重王权

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掌权号称皇帝。它认为一个“guo”字,重要的应该重强调权利和王者。为了体现统治阶级的威严,于是在1853年,诏令将“国”字中的“或”字改为“王”字,这样他才认为与他自称“天王”的名号相吻合。不过洪秀全颁行的这个“囯”也只用了十多年,随着太平天国的灭亡这个汉字也就慢慢的消失在历史的记忆中。

“囻”和“囯”的对比:一个以民为本,一个注重王权。

魏晋六朝时期的“囻”与太平天国时期的“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注重君,一个更注重民,这就牵扯到了“君”和民的问题,那你说君重要还是民重要呢?还有更好的表达吗?在一些残暴的统治阶级眼中“君”和“民”往往是对立面?这二者能和谐地在一起吗?

新中国时期的汉字改革:“国”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代中期对汉字进行规范简化改革。其实在当时挑选这个“guo”字的时候也有不少争议。你看太平天国时期的“囯”,不符合人们当家做主时代的潮流。而“囻”过于生僻,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如果单单就用一个“口”,又太过简易,没有丝毫内涵。如何选择呢?

汉字,如何选择?

基于以上的这种纠结,最后才由当时时任汉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的郭沫若先生提议,口里面不写王也不写民,反而加了一个“玉”字,寓意着我们的国家如玉般美好,人民淳朴的意思。况且现在这个“国”字并不是近几十年的新造字,早在宋朝和元朝的民间话本里面就有所记载,也算是做了一个传承,起到了一语双关的作用。

结束语:一个汉字走到现在确实不容易,类似“国”字经历的汉字实属也不少。珍惜汉字就是珍惜我们自己的文化。您还见过哪些版本的“国”字呢?欢迎交流互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