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气、养生与技击

气息乃呼吸之气,呼吸乃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形于外者是由肺叶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的生理活动;练气者在初学阶段要进行调息训练,使气息均匀、细微、轻缓、悠长、以作为气机之载体。调息是修习真气的起步。

真气,它无形无质,是练气之士长期修习培育而成。练功者先从深呼吸入手,练气者通过通过呼吸训练逐步达到腹式呼吸和丹田呼吸,在调息训练小有成就之后。可进而行功聚集养练气机。在身体放松、心意宁静的

状态下,用意念引导气机,借助气息的运载沿经络在体内流转。修习既久,真气可逐步养成,以至随意发动熟练驾驭。这种真气是后天演练形成的,它虽无形质听察,无法用仪器设备检测度量,但却确实存在。这种由练气者长期导引吐纳修习培育之气,可由练气者意念控制,思之即生,招之则来,挥之则去,动发遂心,运用自如。它是无形而实存的机能。

练气者首练高深涵养,克制怒气,不生无名之火。这种养气功夫是先贤极力提倡的。七情未净,意念难宁;火气妄动,气机全消。练气不戒除火气,不仅难以养育气机,甚至可旁生枝节,走火入魔。

练气者在训练调息时,已在培育真气;修习真气过程中,气息可练到细微至极的龟息境界。修习气机之际,灵台空明,心意与气机合契,气贯经络,充盈肌肤,润泽周身,使练气者固本培元,健身祛病,益寿延年。

修习真气就是修练气功。气功之所以称为功,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练气非一日之功,要下磨杵成针的功夫修习演练才能有成;二是表明气机的修习有一定门径诀窍,也就是要讲究功法。功夫要靠自己参修习练,功法要有人指点教导,主观客观因素齐备方有成就。

导引吐纳以静功为主,多采取站桩或打坐等姿式。初习者可取站式,利于气机流转,功效较速;随着功夫的进步和时间的延长,参修以坐式为佳,坐禅利于入定;有成之后采取卧式也可。真气育成之后,辅以动功可增强功力,对健身技击有事半功倍之效。

训练气息时或立或坐,在呼气之际默思放松,可感到周身关节节节放松,则气息运载气机流转而毫无阻碍。微垂眼睑、收敛目光,有助于心境平静意念集中。

先通过呼吸训练使气息达到深长匀细,再将意念集注于脐下三寸之处,随着呼吸静守丹田。呼吸的气息应徐缓、均匀、细微、悠长。但是不可有意延长呼吸或憋气。强行延长呼吸难达松静之境,憋气则会引起诸多

不适,都与调息训练和培育气机的初衷相违背。应当以松静自然的原则,通过三调使身心逐渐放松,而呼吸自然随着身心的放松而逐渐深长。调息训练中气机已在养育聚集,当每次调息都能进入忘我之境,意守之处渐有温热充盈之感,或有鼓荡跃动之意,就可用意念导引所聚集的气机沿经络循行,使之成小大周天循环。

第一步是使意念中的气机随呼气下行,待沉降到会阴时,再随吸气向后沿华陀夹脊上行,到达头顶百会穴时,使气机随呼气沿印堂、腹中、气海下沉到会阴,如此在一息当中完成一次小周天循环。为便于气机流通,可便舌尖抵于上颚,令意念中的气机经此鹊桥过渡,构成任督两脉的搭接,使气机周身贯通。

在小周天循环形成并且演练娴熟后,可进而用意念导引气机抵达劳宫穴与涌泉穴,使气机直贯指趾毫发,充塞营卫气血肌肤腠理,形成大周天循环,气机在一息之间通行任督两脉与手足十二经脉,久之可随感官反射或意念立即到达需要护卫之处,这就是修练成风邪难侵、伤害可防、反应迅疾灵活的护体神功。

修习真气主要依靠静功,但是铺以动功演练对健身强体功力大有益处。动功有多种流派,各有长处,不必拘泥门户之见,由练气者根据自己体质禀赋与爱好参习。五禽戏、八段锦简练古朴;太极拳、八卦掌圆活绵软,都对气机的养练大有禅益。形意通臂刚柔相济,内外兼修;长拳炮锤快捷迅猛,刚健有力;南拳开声吐气、呼喝助威;北腿粗犷豪放、雄劲浑厚,这些以技击见长的武术既需以真气为基础,又对真气培育运用有助益。

养生就是养气。先哲倡导养浩然之气,既为正心、修身、做人,也为祛病、健身、益寿。曹操的名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颐之福,可得永年”,说出了练气修福的真谛。

《黄帝内经·素问》用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寿数表达养练气机的不同境界及不同得益。真人的心意与气机契合,可达极高寿数;至人积精全神也能接近真人的天人相应的境地;圣人养气去嗔、身心恬愉,寿可至百;贤人按四时养气,也能益寿延年。

我等习练气功即使不能望真人、至人的项背,也应按圣人、贤人的境界勤奋修习。况且每次行功之时,心如秋水之平静,身若春山之安舒,能常葆耳聪目明、步履轻捷,也是福份。

修习气机可通经络、活气血,其保健治疗作用是防止或解除外感内伤诸多疾患,即“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气机在体内流转可养液生津,津液充盈则肌肤滋润,有助于驻颜防老和益寿。

当气机在体内流转时,行经之处可催化人体的生物化学反应,即扶正祛邪之意。气机穿行经络俞穴,四肢百骸,能调动肌体的积极性,增强抗病能力,不仅能强筋壮骨延缓衰老,还能随意念而迅速反应,在技击中能御敌而护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