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什么叫“湿热下注”?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湿热下注是中医学的证侯概念,意思是指人体因感受自然界的湿气或脾肾失调引起湿热下注于膀胱,大肠,女子胞宫,以及下肢皮肤导致的一类病证。湿与热的致病范围较广,例如脾胃湿热,肝胆湿热,湿热下注等。湿热的核心是以“湿邪”存在为主要病理改变,发生的内在原因是脾胃失调,运化水液功能减弱,或肾气不足,水液代谢障碍,从而引起水液停滞于脏腑某处,就形成了湿滞问题。
湿邪与热结滞在一起就像是团伙作案,危害极大,湿的特点是粘腻的水液状态,混浊不堪且很难驱散,常言道“水往低处流”,由于湿的特性是沉重秽浊趋于沉降在人体脏腑下部,如膀胱,女子胞宫,下肢大腿等部位这样就形成了湿热下注的表现。《内经》所讲到的“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湿热下注的形成
- 脾胃是水液代谢的重要脏腑,饮食的水液进入脾胃后,依靠脾的散精功能将水液布散至肺,再由肺的宣发力量运送水液到全身,肾具有排泄代谢水液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肾的气化功能来实现水液至尿液的转化,脾胃和肾的失调导致水液停滞,不能为身体所用而反成湿浊。
- 脾胃不调和是造成湿热形成的常见原因,中医理论常用表里脏腑配对,例如脾和胃,肾和膀胱均是表里脏腑,因为它们功能接近,且作用互相弥补,以脾胃为例,脾胃消化饮食,饮食来源于土地生长的五谷,所以脾胃属土,土要在温度和湿度适宜时万物才可以生长,脾为五脏之一,五脏属阴,脾为太阴湿土。胃为六腑之一,六腑属阳,胃为阳明燥金,脾代表湿度,胃代表温度,二者互相平衡达到脾不湿胃不燥的良好局面。
- 清代医学家叶天士曾说“太阴湿土,得阳则运,阳明燥土,得阴则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脾得到胃的燥热就不会出现脾不运化水液的问题,胃得到脾的湿润就不会发生燥热。因饮食不节,思虑过度,过食生冷,大鱼大肉,过度饮酒,损伤脾胃,导致脾不化湿而脾湿停滞,胃不得润而反生燥热,如此燥热与湿寒结滞,就形成了湿热问题。
- 此外,肾气不足水液停滞也可发生湿浊停滞,因肾为水脏,主代谢水液,水液停滞阻塞气血运行,气的运行因湿邪阻滞,气郁化火也可出现湿热搏结。《医学从众录》中说“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脾土太过,气滞郁热而生痰湿”。以上是内湿的形成原因,如果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也可感受外界的湿气,湿气内伤于脾胃,也可引起湿热问题。
★湿热下注的症状
- 湿热形成后停留在不同脏腑可引起不同的症状表现,内部有湿热,外部必然有症状,湿热的本质是湿邪内生,水湿邪气重浊易侵犯人体下部,导致湿热下注证的发生。人体下部不同的湿热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常见的有:
- ①湿热下注于膀胱:脾胃所生的湿热可下注于膀胱,膀胱具有储藏排泄尿液的功能,湿热下注后可导致尿频,尿急,尿痛,小便色白混浊不清等表现,湿热熏蒸人体出现尿黄口苦,湿邪源于脾胃,可伴有头沉,肢体困重酸痛,腹胀,口粘,便溏,大便粘腻不爽等症状。湿性粘腻,舌苔常为黄腻舌。
- ②湿热下注于大肠:大肠湿热是脾胃湿热下注后形成,湿热阻塞肠道气血,常导致腹痛腹胀,大便粘腻或者下利脓血便,臭秽难闻,或有便意反复如厕却无大便排出,舌苔厚腻而黄是大肠湿热的舌象特点。
- ③湿热下注于胞宫:湿热形成后可循着带脉,任脉侵犯胞宫,常导致女性出现带下异常增多,色黄异味,整体多伴有头身沉重,腹胀,口粘便溏,舌苔黄腻的湿热表现,清代医学家傅青主在他所著的《女科》中提到“带下俱是湿证”,阐述的湿气侵犯胞宫引起的带下的病机。
- ④湿热下注于下肢关节和皮肤:《伤寒杂病论》中说“食伤脾胃,湿流关节”,湿热下注于下肢关节,常导致关节肿胀疼痛,例如平时大鱼大肉的饮食,过多饮酒,导致脾胃受损,肥甘厚味产生湿滞,下注于大脚趾引起红肿疼痛的痛风人群,或是下肢皮肤湿疹湿疮出现红丘疹,瘙痒剧烈,挠抓后出血渗出黄色液体等,若整体伴有头重身沉,肢体困重酸痛,腹胀,大便粘腻,口苦,舌苔黄腻等表现,可按照湿热下注去论治。
★总结
湿热下注是湿热侵犯人体下部脏腑部位的病证名称,多见于慢性长期的脾肾失调的人群,调护方面,注意饮食节制,清淡饮食为主,去除湿热以祛湿为主,湿去热随之化解,医学家叶天士主张化湿利湿为主,湿邪从小便而利去,热也随着湿邪排出了。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0生机大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