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观点」张坚谈:FSMP能够长期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

本文首发“特食快线”

已授权“营养科技”转载

老年人群营养改善与FSMP

专访张坚研究员

张坚,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老年与临床营养室主任、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主委、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老年人膳食营养评估与改善;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控制;食物摄入健康获益与潜在风险评估。作为负责人完成多项国际合作和国家级科研项目。2006年获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6名)、2009年获中国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6名)、2011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5名)。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Nutrition、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Nutrients、《营养学报》及《中华预防医学》等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作为主编、副主编参与多部专业和科普专著的撰写。

编辑手记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应对老龄问题是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的一个重要社会工作。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老年营养学聚焦于研究老年人营养需要与代谢特征、营养健康状况评价方式、疾病预防及治疗中的营养支持和营养改善措施等,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健康状况以及社会和谐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特食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逐步被市场所接受,老年人群使用FSMP也渐趋时尚。如何看待老年营养及FSMP对改善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专访了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主任委员张坚研究员。

老年人群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易出现代谢紊乱、机能失调,各类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也大为增加。对这类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与干预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您目前了解到的状况,老年患者群营养风险筛查和干预主要在哪里进行的?

张坚研究员:

首先是需要重视对老年人群,特别是老年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我们的临床医护人员,要有这个理念。老年患者在医疗机构中科室分布较广,难以专门针对这类人群集中进行筛查和干预。家庭和社区卫生中心、卫生服务站点等基层医疗机构应该营养风险筛查和干预的主要场所。社区老年人群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估可根据实际情况,由易于实施的工作人员进行:①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由护士行早期营养筛查;由具备基础营养技能与知识的社区医务人员或全科医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估;②如在养老机构,可由机构的护士、医师分别实施;③定期门诊随访病人可由门诊医师/临床营养师负责;④居住地较远的老年人群则可通过电话筛查。所有从事社区/家庭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价的医务人员都应接受系统规范的培训,熟悉并掌握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状况评价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由于代谢吸收不好,常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您建议患者一般从何时开始补充营养?什么情况下必须要进行营养治疗呢?

张坚研究员:

老年营养补充跟临床上重症、围术期的营养相比,不仅仅是住院这一段时间,而且在院外也需要进行补充。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乃至终生。

老年人群,特别是老年患者的营养干预是个长期的过程,其目标是什么,该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张坚研究员:

老年营养的认识不够,或者说经验不足。临床上,ICU等科室疾病治疗会关注一个结局,从临床营养治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使用的角度,仅满足能量,蛋白质需求已经不够,而是达到住院天数,再感染发生率等都能有所下降。同时一些临床医师和临床营养医师已经认识到特医食品等营养产品的治疗作用而不只是支持作用,会去关注营养对疾病本身的改善:即便减少药物的使用,营养配合治疗对疾病的结局也有一定的改善。

临床各个科室都会涉及到老年营养,肿瘤科、老年科都是比较重要的场所。老年医学已经明确提出用药要做减法,到一定时期,药物已经很难有良性的结局,使用药物后的治疗目标也不一定需要达到,血压血糖无法控制到理想水平,同时因为患者肝肾功能减退,药物的使用原则上需要简化,反而对食物的摄入要求更高。出院后,老年人还处于带病生存状态,只是度过了急性发作期,从营养目标设立上,我觉得可以关注身体机能的恢复和稳定。

包括在养老院等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最担心的是一些机能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如果营养支持好,就可以延缓机能丧失,因此,我们现在尝试以保持身体机能作为老年营养支持的目标。之前已经有的老年肌肉减少症的专家指南等等,都是希望通过能观察到的机能保持以达到营养支持目标。另外吞咽障碍也是骨骼肌,咽喉肌的功能衰弱,这些都是能观察到的。

如果单从老年人营养目标设定来说,老年人群的代谢水平、身高、体重、年龄各不相同,很难设立统一的能量、蛋白质等需要目标。营养产品很难从满足能量需求的数值上证明其作用,临床医生和医护人员也看不到营养支持的效果。

我们在养老院和护理人员一起对失能失智老人中做过一些调研,主要是营养风险筛查,发现营养不良跟失能的所有风险都相关;而目前也没有延缓失智进展的特效药,我们发现锻炼能起到一些作用,同时也寄希望于某些营养成分。

以上内容划重点

老年患者营养改善是长期的过程,贯穿院前到院后

由您和马爱国教授、孙建琴教授、韩军花主任、杨月欣教授共同主持起草制定的我国首个老年食品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老年食品通则》为老年患者带来福音,填补了国内老年食品标准的空白。目前的进展如何,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

张坚教授:

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老年食品通则》还在征求意见阶段。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是希望能涵盖老年的各个阶段。老年食品国家标准技术指标多、制定难度大,不像婴儿食品,有个清晰的时间界定;又由于老年人群身体情况特别复杂,无法单纯以过敏配方、水解蛋白配方等划分。可能会先按分类的,如老年吞咽障碍适用等逐步形成标准并完善。其它方面的考虑有:涉及有关部门对产品的监管,一旦通过会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去评估,形成强制标准而不是行业推荐标准;全营养老年食品和特医食品会有重叠,今后采取备案制是否会造成管理上难以区分等。

您认为FSMP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前景如何?目前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张坚教授:

从老年人特点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旅游和穿着方面的需求已经不大,但非常重视食品方面的消费,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和鼓励。门诊和出院的老年患者也需要这方面的指导,FSMP顺应这一需求。

参照我们的邻国日本人口统计数字来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百岁以上才1千多位,到2017年是6.8万。寿命长了以后,对众多老年人来说,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预处理的食品如特医食品更适合。日本发展了各种类型的老年食品,给了很多选择,适合老年机体。通过平衡而合理膳食,获取全面而充足的营养,是老年人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健康乐享晚年的物质基础。《老年人膳食指导》推荐老年人要选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平衡膳食,每天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维持健康体重,充足喝水、限量喝酒,适当使用膳食补充剂,预防老年人常见疾病,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能否介绍一下FSMP和保健食品,消费者如何区分FSMP和保健食品?

张坚教授:

FSMP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全营养配方食品和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的营养需求”,主要针对有医学需求且对营养素没有特别限制的人群,如体质虚弱者、严重营养不良者等,即患者可以把全营养型FSMP“当饭吃”。FSMP的标准里还列出了13类常见的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类型,可应用于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肾病、肿瘤、炎症性肠病、食物蛋白过敏、肥胖、先天性代谢缺陷等疾病的营养治疗。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一般需按产品说明规定的量食用。有功能失调的人食用相对应的保健食品才可能有作用,该项功能良好的人食用这种保健食品就没有必要,甚至食用后会产生不良作用。例如减肥食品适宜肥胖人食用,消瘦人不宜食用。

我国批准受理的保健食品的保健功效有27种,包括: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清咽、辅助降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改善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份、改善皮肤油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通便、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特医食品和保健食品有些相似,但从作用、成分和服用方法上有很大区别。需要在医生和营养师指导下进行。相比之下,FSMP针对性更强,涵盖更全面。

请您介绍一下近期中国营养学会老年分会有哪些项目值得我们关注?

张坚教授:

近期,我们在推动《老年人膳食指导》和《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首先要重视老年营养,城市老年人对一日三餐还是比较重视,在膳食摄入上多投入一些。现在一对老人月退休工资加起来在万元左右,伙食基本在40~60元/天,完全有条件补充更好的营养,把餐标提高到80~100元/天,就可以加入特医食品或营养密度更高的食品,前提是需要了解自己的营养状况即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从《老年人膳食指导》推广来看,可以参照孕期营养的推广,即在孕产期的教育中就有膳食指导的内容,在做产检的各层级医院中开展,可以进行收费并得到孕产妇的积极参与。当然这也与家庭的关注点有关,毕竟孩子是未来的希望。相比而言,老年营养教育做得还很不够,需要长期艰苦的过程。近期比较现实的推动是从肌肉衰减和吞咽障碍入手,这两方面社区卫生服务和养老机构角度也会比较重视。

从老年营养研究来看,还需要摸索。我们希望国家多投入,医疗机构、企业和一些健康管理机构能参与,由少到多积累数量进行研究,这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起码在国家政治经济稳定期里,有条件开展相关研究。

以上内容划重点

FSMP产品能满足老年患者营养改善的需求,值得重视和推广

(0)

相关推荐

  • 保健食品营养品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去亲戚或者探望病人的时候,大家都会去购买一些营养品.很多人就会认为营养品就是保健品,其实两者是存在区别的,不要搞混了,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保健食品 随着膳食营养的研究深入,人们发现营养 ...

  • 2021特殊食品展-2021上海国际营养保健食品及特医食品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对特殊食品(包括婴幼儿食品.保健食品及特医食品等)需求也越来越大.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特殊膳食市场规模将达到4500亿元,年均增 ...

  • 老年人营养健康改善“对症下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与此同时,疫情之下,保障老年人的健康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不断运用新观念. ...

  • 老年食品标准概况

    在介绍了为什么要研究老年食品.行业现状以及业内主要品牌与产品后,本周小编带大家来看看我国发布哪些相关标准或指南文件. 1.在研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老年食品通则> 2018年5月,卫生计 ...

  • 老人每餐饭,别少豆和肉

    生命时报 2021-04-27 第1506期 第5版 吃够蛋白质肌肉壮   来源讲搭配吸收好 老人每餐饭,别少豆和肉 受访专家: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主任委员   张  坚 生命时报记者  雷  妍 ...

  • 「行业观点」陈伟:DRG给临床营养的挑战与机遇

    目前I.II群已满新开特殊食品终端销售交流群欢迎加入. 编者按:本期大咖谈非常荣幸邀请到陈伟教授,他作为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大局上致力于中国临床营养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七条 ...

  • 「健康解码」浅谈中医“四大虚证”,看看你是哪种“虚”

    当今社会,由于工作繁忙,生活紧张,日常的体力与脑力消耗很大,很多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一些疲倦乏力.气短.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畏寒怕冷等"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就是 ...

  • 「国画教程」张大千谈国画用笔、用墨、用水、用纸

    国画讲坛 昨天 先贤曾说:"得笔法易,得墨法难:得墨法易,得水法难."所以说工具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在用之得法. 笔法也有方式做准则.所谓:要平,要重,要圆,要转,要拙,要秀,要 ...

  • 「艺术中国」—— 吴振宇谈古琴 | 琴之漆美

    吴振宇,著名斫琴艺术家.1949年出生,老北京. 吴振宇斫琴20余年.早年师从孙庆堂老前辈,学习古琴制作.孙老是北京民族乐器厂的老技师,文革前是文化部古琴修复小组成员,曾修复很多故宫藏琴:在恩师的悉心 ...

  • 认知、双相情感障碍和自我拯救「专家观点」

    Frederick Goodwin, MD和Kay Jamison, PhD所著的里程碑式教科书<躁狂抑郁症>中,有一句话使我们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方面取得的大部分进展黯然失色:" ...

  • 「专家观点」配电网一二次融合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 在配电自动化领域,随着一二次融合技术的发展,对包括柱上开关.环网柜等配电设备都产生了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从一二次融合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的应用价值出发,介绍了一二次融合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从智 ...

  • 「南瓜百合汤」的做法 配方,滋阴润肺,既有营养又有饱腹感

    一勺带有调味的汤,一勺煮的软糯的南瓜,一碗汤能够同时吃着,喝着,既有营养又有饱腹感哦! 南瓜百合汤的用料 南瓜200克,鲜百合3粒,红枣6颗,枸杞5克,冰糖适量 南瓜百合汤的做法 步骤1 准备食材 步 ...

  • 「权威观点」张小明:重读乔治·凯南的“长电报”

    张小明:重读乔治·凯南的"长电报" 作者:张小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 来源:<美国研究>2021年第2期: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 ...

  • 「专家观点」数字孪生推进能源互联网快速变革

    "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摆脱对于化石能源的严重依赖,全球主要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预计全球陆上风电.光伏发电量将在 2025 年前全面超过化石能源,到 2050 年,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