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与接纳 | 最好的成长是渡人渡己
生活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提起心理学,总会有一些小可爱发出一些可爱的灵魂拷问。若非能以善意理解门外汉,真的有点顶不住对方的花式拷问赏一记白眼。
例如:
“学心理学的人真的能看穿人心吗?”
“你学心理学还会感受到痛苦的?”
“学心理学的人是不是都有心理问题?”
对于心理学,确实有很多人对它有很大的误解,我一度认为不少人给它覆上了神秘的面纱,大概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人吧。人的人性与心理,就像一座迷宫,很多人会迷失当中兜兜转转,能探索到真理走出迷思的人不可谓不厉害。
许是我亲和力强又善倾听,身边不少朋友深受困惑之时都爱找我聊天,虽然我乐于充当类心灵导师的角色,但我更愿意看到他们有自救能力。因此,我有时候会诚恳建议他们阅读。阅读什么呢?那就是心理学,最好辅之以哲学。
因个人经验使然,我坚信一个人沉得下心去阅读心理学是大有裨益的。若问我本人从心理学中得益了什么,我想,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共情」与「接纳」,尽管仍旧在修行的路上。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共情」与「接纳」的那些事。
01
共情,教会我与他人相处
什么是共情?知名临床心理学家西蒙·巴伦-科恩(Simon Baron-Cohen)在其代表作《恶的科学》中给下了一个定义:共情是一种能力,它使我们理解别人的想法或感受,并用恰当的情绪来回应这些想法和感受。
共情可以拆分为两个阶段:识别和反应。我们常言的换位思考,实则是共情的识别阶段,它能使我们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能做到这一步的人已实属难得,毕竟生活中多的是只关注自我的人。
而能做到用恰当的情绪去回应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不可谓不是人际沟通中的一种高境界。前者又称为认知共情,后者称为情绪共情。
谈起共情,曾接触的一位男性朋友给了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在他高中时期,一位相识的住他隔壁的女同学在某个晚上被小混混强暴,他没有报警,而小混混的头儿是他的亲戚,他也并未通知亲戚劝阻。
隔十几年,谈起这事他毫无内疚甚至振振有词说是她活该,只因为她当初不听劝非要跟小混混厮混。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的那句“活该”。
因为一个青春期女孩的叛逆而放任他人施与暴行,多年以后一脸唾弃冲口而出“活该”,在我同情心疼那个女孩谈及再多时,他来了一句“关我什么事”。我想,那是我第一次很真实地从身边人身上看到一种“恶”,一种因为缺乏共情而造就的恶。
1、为什么有的人缺乏共情能力?
奥地利哲学家布伯写过一本名著《我与你》,他在书中对比了两种存在模式,一种是“我-你”模式(你和另一个人产生联系,为的就是这联系本身),另一种是“我-它”模式(你和一个人或一件物品产生联系,为的就是利用对方达到某个目的)。他主张用这后一种模式来对待别人是对人的贬低。
按照西蒙·巴伦-科恩在《恶的科学》中的观点,共情腐蚀产生于人把其他人当做了物品。当把其他人当做物品,也就会忽略对方的主观体验、想法和他的感受,这是对对方所做的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还记得那会我给那位男性朋友说,让他试着去想一下那位女生的感受,又或者去想想如果她是自己的亲友,不过很遗憾,他仍旧无法共情。当一个人坚持单一的关注焦点,放弃双重的关注焦点,用着二分思维去进行不合期待的消灭,就是制造恶的开始,尽管在他看来他是在铲除恶。
生活中,我们不时会出现缺乏共情的时候,比如当我们遭遇无法消化的刺激时往往会出现短暂的退行跟防御状态,处于这一阶段会采用非好即坏的二分法看待问题。
在客体关系心理学中,这是一种偏执-分裂的位置,一般见于婴儿(孩子),平复后可回到成熟的抑郁心位。如果一个人时常缺乏共情一直处于偏执-分裂的心位,则可能反映了心理发展的受阻。
最常见的是失恋后的人,喜欢张口就是“男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并且一度丧失对异性和亲密关系的信任,但一般自愈后会恢复相对理性的看法。
除此之外,西蒙·巴伦-科恩认为生物学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共情能力,共情缺失是因为共情回路(人脑中的特定回路)出现故障。
2、缺乏共情有哪些危害?
以下这些例子你或许不会陌生:
面对一名公众人物病逝,有人说“死了就死了,关我什么事”;
面对一名受害者,有人会说“不作不死”;
面对一个渴望安慰的失恋者,有人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近日江歌母亲诉刘鑫案开庭审判,作为留日被害大学生江歌案中的获救者刘鑫,事后非但不感激恩人的母亲,甚至屡次挑衅辱骂江歌母亲,一次次挑战人伦底线激起民愤。从刘鑫身上看到的是恰是共情缺失。
言简意赅的三言两语足以令人雪上加霜,更遑论日常生活中因为一己之欲而带来的各种大小伤害,甚至乎是惨绝人寰的一些战争暴行。
人类有两种驱动力:贪婪和恐惧。丧失共情,意味着人会贪婪到不断侵占他人利益来满足自我,同时也意味着放逐本能无所畏惧。而这对于追寻和谐福祉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性的事。
罗马哲学家普罗提诺说:“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这一类,时而倾向那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大部分人保持中庸。”于我们大多人而言,日益神圣未必是目标,但不变野兽应该成为底线。
3、怎么提升共情能力?
『提升觉察能力,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
觉察能力低者,往往最容易忽略对方的感受和想法,甚至乎对方多番表达都无法看见。在人际交往中,「被看见」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认可,而在亲密关系中,伴侣具备高觉察能力往往更能理解对方。
『调整认知体系,接纳对方的不完美』
有话说:严于待人宽于待己。生活中很多人对他人有高期待,甚至有人眼里揉不得沙子,一旦不符合自己期待就给对方判死刑,适当调整认知角度,观人照己,认识到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接纳不完美的对方,交际中更能包罗万象。
『提升自己的钝感力,利于情绪管理良性沟通』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写过一本叫《钝感力》的书,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种迟钝的能力,我认为这用在自身内心的管理上很恰当。在人际沟通中,让自己变得迟钝一点,反而能给自己缓冲空间去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冷静克制之下方能用恰当的情绪去回应对方继而让沟通良性进行。
02
接纳,教会我与自己相处
接纳,心理学上的意义就是允许我们的想法和感受按照它们本来的样子存在,不管它们是愉快的还是痛苦的;对它们开放,给它们腾出空间;放弃与它们抗争;允许它们顺其自然,来去自如。
那到底接纳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接纳自己经验到的一切,最为常见的是接纳痛苦,亦即是接纳一切产生了伤害的事物,而这,正是与自己相处的过程。
现实生活中,主观期待与客观现实的冲突往往令人深陷痛苦,焦虑、恐惧、不安,明明只是一个痛苦的阶段,却害怕会成为永恒,惶恐自己无力承受。可在坚持学习心理学之后,我才发现学会接纳,痛苦也并非洪水猛兽。
接纳,我更愿意把其理解为一种生命力的激发,是一个人经受压力、逆境或创伤却平安度过最终展现出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会接纳的人,能够在尝试与冲突或创伤抗争的过程中幸存,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积极性的成长。
1、为什么要学习接纳?
从心理学角度去看,痛苦是源自对现状的某种抗拒与不满。根据认知行为疗法情绪ABC的观点,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也就是说,大脑对激发事件A和行为后果C的认知和解读,给人带来了痛苦。
接纳痛苦其实就是解决三个层面的挑战:
『对情绪的管理能力』
你如何解读和应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例如:失恋悲伤又愤怒,是选择压抑逃避还是正面面对?是认为这种情绪可耻的还是认为合理的?
『对生活叙事的意义解释』
如何合理解释遭受的伤害?面对被分手,是推责谩骂对方还是低价值感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亦或者认为两人已全心相待只是不够匹配?
『对人生图示和信念的重构』
如何看待世界和人性?历经创伤后是采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看待一切事物,还是建立了更加成熟客观的认知体系?
从思维的层面来说,痛苦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而不懂接纳,意味着会被囚禁在小我思维内被负面情绪缠绕,越是用逃避、压抑、否认等抗拒的方式去面对,负面情绪感知度越高,越感到痛苦。而接纳,则是接受当下,拥抱一切情绪,对于创伤性经历作出新的诠释继而重构对人生的理解。
2、如何接纳?
与内心冲突和解:建立客观而平衡的认知,认识主观期待与客观现实存在差距,允许有落差。
有意识觉察消极想法:在看待事物有消极倾向时,回忆过往经验用积极的事实结果激励自己,待心理状态稳定后重新评估。
尝试积极的认知重评:允许情绪存在后,以积极的方式重新解读经历的痛苦与冲突,客观的认知评价有助于对情绪感受发生更为积极的转变。
聚焦当下发掘力量:拥抱自己当下的心理状态,增加积极暗示,在与情绪感受的相处中慢慢寻找内在力量。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谈道:爱主要不是一种对某个特殊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定一个人对整个世界而不是对某个爱的“对象”的关系的性格倾向。
而《圣经》里表述的“爱邻如己”,则暗含着对自身完整性和独特性的尊重。对自身的爱和理解与对另一个人的尊重、爱和理解是分不开的。
我想,这就是学习共情与接纳的真正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