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皓月(第116期): 三论宗的源起及其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
(文/达空法师)
三论宗,亦称为法性宗、破相宗、空宗,属大乘中观教派,祖庭为西安草堂寺和南京栖霞寺,因依印度龙树菩萨所著《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菩萨所著《百论》三论立宗而得名,三论均由后秦鸠摩罗什三藏法师传译。
三论宗在印度以中观学派广泛传播,该宗以文殊菩萨为高祖,龙树菩萨为二祖。汉地龙树菩萨下的传承有二支,一是从龙树到龙智、清辨、智光、师子光的传承,二是从龙树、提婆、罗侯罗、沙车王子、鸠摩罗什的传承。姚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鸠摩罗什被迎请到长安时,在草堂寺(后秦之逍遥园)内与弟子翻译的经典计97部,425卷,其中包括《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三论宗思想由此开始。鸠摩罗什入寂于后秦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并葬于草堂寺。
鸠摩罗什三藏法师为我国三论宗之高祖,以僧叡、僧肇两人并称为三论宗二祖,发扬龙树之中道思想最为有力。唐·嘉祥大师吉藏著《中论疏》中云:“什公门徒三千,入室唯八,睿为首领。”鸠摩罗什弟子号称桃李三千五,高足十人,称为什门十哲,即: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昙影、慧严、慧观、僧碧、道常、道标等。其中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四大弟子称为“什门四圣”,《释氏稽古略》卷二云:“师之弟子曰生、肇、融、叡,谓之什门四圣。”另外,亦有称道融、僧叡、僧肇、道生为什门四杰,昙影、慧观、道恒、昙济为什门四英,合四杰、四英又称什门八俊。
《大正藏》卷42,鸠摩罗什法师曰:“传吾业者寄在道融、僧睿、昙影乎?”三论宗在南朝刘宋时,由僧朗将鸠摩罗什、僧肇的学说传入江南。南朝齐建武(西元494─497)年间,僧朗大师到达江南,隐居于摄山(即栖霞山),梁武帝派了僧诠等十人,去向他学习三论,三论宗也随之光大。僧诠大师门人法朗,曾作《山门玄义》,在他的努力下,三论传遍江南,远至于四川,数代相传,教义渐趋成熟,成为南朝陈的佛教正宗。
法朗的徒弟嘉祥吉藏大师是三论义学的集大成者,吉藏大师弘法五十余年,三论宗进入全盛时期。吉藏大师门下俊才颇多,以“藏门五英”——慧远、智凯、智命、寂师、知命最有名。吉藏大师圆寂之后,三论宗虽日渐衰退,然至中唐,传三论者尚有人在。会昌禁佛之时,此宗章疏被毁殆尽,至唐后竟成绝。清代末年,杨仁山居士等大德从日本大藏中将三论宗失传的章疏著作又带回中国,刊刻流通,佛教界均有传习,特别是北京中国佛学院自1956年建校以来,研习讲说,从未间断,三论家风得以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