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10年,终于明白:我们的成功与失败,和自己无关

这是粥左罗的第 1495 期分享

作者 l 阿猪呆  编辑 l 易小飒

来源 l 阿猪呆(ID:gh_65ca3d1218db)

分享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昨天给大家分享了一篇文章:《看完段永平的100条思考,我终于悟出他为何这么牛》,很多小伙伴觉得特别有帮助。

为什么我们应该多看大佬的经验分享?

因为那些在某个领域做出成绩的人,一定在某个方面或者某几个方面比绝大多数人更厉害。而且不管是经验也好教训也罢,他们经历的都比我们要更丰富。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多看大佬的分享,就是加快自我成长非常有效的一个途径。

今天再给大家分享一篇,这篇文章是一位创业十年的创业者,总结了自己一路走来最重要的10点经验教训,涉及个人成长、职场进阶、团队管理、认知提升等等多个方面。

比如:

是改正缺点,还是强化优点?

是改变别人,还是改变自己?

如何提升职场沟通效率?

怎么才能更幸运?

……

文章不短,但是建议你从头到尾认真阅读,相信一定对你有启发。


01

我们的成功和失败

很多时候跟自己无关

2015年的时候我有点高血压,有一天和医生聊天,他说高血压有一部分并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而是心因性高血压。

他问我平时心理状态如何,我跟他说,我的工作确实会导致心态起伏特别大。

比如我在某一个时间点做了一个营销活动,做得特别成功,我会特别开心,会觉得自己是最牛逼的,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第二周做类似的营销活动时,我们同样的努力、同样的付出,然后觉得用户更多了,可能效果比上一场还要爆,但是精打细算、充分安排之后,收入反而大幅下降,这时候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然后焦虑烦躁,喜怒无常……

医生说,你记住一句话,你的成功和失败跟你没有关系。

当时我并不是特别的理解,隐隐约约有那么一点感觉,现在感觉更加清晰了。

在刚才的例子里,我在一两周的时间内能力没有变化,我付出的努力,我的主观上还有客观上的付出都没有变化,但是结果有时会差非常多。

所以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成功的时候真的只是因为自己优秀吗?不一定。失败就代表我们不行了吗?当然也不一定。

我们可以特别努力地复盘,但很多事我们能够知道的变量,和真正存在的变量之间不是一个数量级。

所以我们做成一件事情时,不要特别放大自己;事情没做好也不用气馁,一定要相信我是牛逼的,这件事情不行没有关系,我接着做下一个,我死之前一直干,早晚能成;这时我们就有了相对平和的状态,我们的判断、行为才会更加准确。

另外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有启发性的复盘才是。

当然对成功也要进行一样的复盘,找到让你成功的那颗种子,然后记住他,用最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不忘初心。

02
目标不分高低贵贱
但实现目标分正路和邪路

我什么时候考虑这件事情呢?2011年的时候,最早我是靠百度联盟挣钱的,11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改变我人生的事。

那个时候我发现我们的网站权重特别高,我做了很多垃圾页面,小伙伴现在不理解那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作弊,我靠这些垃圾页面一开始可能每天可以挣几万块钱,后来每天挣十来万块钱、二十几万块钱,那个时候是比较愉快的。

这个时候发现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就是我的内心产生了一个变化。

最开始我觉得自己是意志力特别强的人,道德底线挺高,但是当我看到账户每天十几万块进账,而你要做的只是写写代码的时候,我控制不住自己了。我做了几亿个页面,所有关键词排的特别靠前。

其实所谓的开心只是在想象里面,很快百度发现网站不正常,整个网站权重降到零,所有收入归零了。这对我内心的触动特别大。网站是03年建起来的,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你一手把它养大,然后一手把他推进了火坑里面。

在那个时候,挣不到钱这件事我是能接受的,但是最不能接受的一个点是:

我发现之前看错了自己,原来觉得自己是那么有底线的人,但事实证明在真的诱惑面前,我的底线比想象得低得多。

这时我人生中第一次产生了自我否定,否定自己其实是特别痛苦的事,但是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绝对是个好习惯。

这件事情发生后,我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屋里面,想怎么办,想我为何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然后觉得自己前途一片灰暗。

大概过了一周突然想明白一件事情,我想挣钱,我想家里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我想兄弟们多分一点钱,这没有错,跟实现世界和平没啥区别。

有目标(欲望)本身没有问题,我想明白这件事情后,内心就平和了(因为消除欲望这事对凡人几乎无解)。

接着我明白了一点:

我错在实现目标的路径是有问题的。我想去挣钱但是不能去抢银行,开一个银行事可能就对了。

通过这件事我有一个特别大的收获,就是接纳了自己。

我理解了有目标这件事情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实现目标的路上一定要选正路,因为如果我们选捷径,虽然快但是最后绝大概率是要还回去的。

03

改正缺点,还是强化优点?

这是我特别有感触的一点,咱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更多的是让你我去改正缺点,而非强化优势。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身上有什么缺点?我想大部分人会如数家珍:我惰性有点强,我沟通能力一般,我情商差……

几乎每个小伙伴都对自己的缺点很了解,但是你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吗?

之前我问同事,你的优点是什么,他说我的优点是仔细认真,我说工作不仔细不认真不就早被辞退了吗,这不是工作必须的吗,感觉不能算优点,再想想还有没啥真正能拿出手的优点?他想了好几分钟也没有想出来。

我接着问,公司发你工资是因为你的优点多还是缺点少?

他说那肯定是优点多,我说如果你连自己的优点是什么都不了解,那怎么能够挣更多的工资呢?

对很多人来讲,他们的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用来努力改善自身的缺点,但大家有没有想过缺点其实需要细分一下:你说我喜欢睡懒觉,缺点真的不要命;但是你说喜欢赌博,那就相当麻烦了。

我们不是不用改变缺点,而是要想一下,绝大部分的缺点,可能真的不值得你花很大精力去改变。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把精力放到发现自己的优点,以及对优势的不断地强化上。乔布斯脾气不好,肯定是个缺点,但是不影响他卓越伟大。

所以,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找到一个自己的优势然后强化。

这时会引出来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是优点?爱学习是不是优点?可能算;长的漂亮呢?可能也算。

但是如果不能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学习本身可能并不算一个很好的优势,一个书呆子有什么用呢?

所以一定要看所谓的“优点”,能不能转化成社会资源,如果可以,就不断强化。

我们的时间有限,在短暂的人生里面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强化优点上面,投入产出比一定是更高的。

04
沟通是个技术活

沟通是个技术活或者说是个艺术,我是在19年的时候才有的感悟,一个伴随着极大痛苦的感悟。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还行,19年的时候发现沟通其实比我想象中要难很多。

沟通特别像咱们小时候学语文,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非常难。

沟通在本质上是一个艺术,以前我觉得我对兄弟们很好,我对朋友很好,所以我可以很直接告诉他,你哪优秀、哪不好。

然后我希望小伙伴们也很透明,我骂你傻只是表述你那一刻的状态,我自己也犯傻,成长的路上隔三差五傻逼一下挺正常,谁都是这么过来的,改就可以了。

后来发现真的不是,沟通里面其实有非常多的技巧。

首先我们的沟通目标是什么?

大家可能觉得沟通目标是让别人听我的,现在我明白了沟通目标是达成一致。让别人听不听你的这件事情不是最终的目标,达成一致才是我们的目标,达成一致的过程里面我们可能有非常多的技巧去学习。

中国很多传统老板,喜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和小伙伴聊一个钟头,然后自我感觉点拨到位了,最后什么结果都没有。

有些人可能真的可以做到只可意会,你跟他一个眼神他就可以把事办了,但这么发展下去,老板身边留下的可能都是狐狸或者狐狸精。

做企业是讲究执行力的,不是来找心有灵犀的人的,这对企业发展不利。作为老板需要的是能把事情听明白,然后执行到位的人。

我举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我们搞直播,定的目标是这场直播搞三百万。

目标清晰可衡量,小伙伴说我懂了,他说完成这目标需要一些投放成本,我告诉他10万以下你自行决定,超过这个额度找我审批。

因为沟通里有个特别常见的问题,老板安排了一个工作,小伙伴不停地问老板,这样干行吗、那样干行不行,老板会说什么都问我,还要你干嘛?

小伙伴听明白了,觉得老板的意思是让我自己整,然后就什么都不问,按自己的想法执行,最后给了一个结果。

如果结果跟老板想的不一样,老板又会说你翅膀硬了呀,这么大的事你都敢自己决定不问我!

小伙伴一脸懵逼……

所以我们在布置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和小伙伴约定好,什么情况需要请示,什么情况可以自行处理,花一点时间做好事前约定,比除了后果后补救要合算太多。

比如说投放,什么情况下你自己做主,什么时间你找我,比如一个项目持续一个月左右,你可以选取第一周、第三周做一个汇报反馈,我们多花十几分钟、二十分钟沟通这些,理清了之后,后面的效率就会高很多。

这只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大部分人沟通能力不是特别在线,沟通这件事情其实跟领导力一样的,有据可循。

05

抛弃主观臆断,有话直说

臆想是什么呢?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研发小伙伴当时有个项目做得一般,我找他聊了一下。

之后有一次在过道上他跟我打招呼,我在想事没注意到,所以没有理他。

后来他另外的项目做得挺不错,我们又有机会一起沟通,他说有一天跟你打招呼你没有理我,我觉得老板应该是对我有意见了,再这样下去可能就会被辞退,巴拉巴拉一堆……

我说我天天看你干什么,你又不是我老婆,我只是没有看见而已。

所以什么是臆想呢?臆想就是主观的想象,而且是负面的想象。

老板在实际工作中一个无意的行为,可能被小伙伴们成倍放大,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另外还有一点是更加关键。

我们要思考一下,自己通过别人的表情、行为做出的所谓判断,有没有可能是错的?

比如说有人对你笑了一下,你觉得一定是对你好吗?或者有人没有仔细看你一定是讨厌你吗?

这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点,当我们做出了一个主观判断的时候,也就是是主观臆断后(臆断是负面的,而且可能是非常非常负面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不做任何求证,然后坚定地认为这就是事实,然后根据臆想做出逃离、抵抗、出击等种种行为……

研发那个小伙伴认为我对他有意见,他没有问我,没有做任何求证,然后他可能根据想象做一些调整,比如说放弃这个项目等等。

所以如果我们有了一个想法,那就去直接求证,结果不太可能比臆想中的还差,所以基本都可以获利。

比如说我看到了一个骨干,我觉得这两天他老迟到,是不是要走,我就问他,你是要找工作吗?

如果证明了你的判断,你不会吃亏,但如果和你想的不一样,你就可能会获得一个更好的结果。

所以当你有了一个主观臆断后,去问一下答案,大概率会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06

如何让团队核心成员不断提升

创业期公司中层成长的问题,是每个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打造创业团队其实基本上就是这样两类:一类空降,一类自己培养。

刚才的嘉宾说CFO可以空降,我是特别特别认同的,其实很多的业务部门你去空降的话,尤其当你的企业价值观没有非常强的话,是存在较高风险的。

另外你想空降一个高管的时候,还需要问问自己几斤几两,你招来一个阿里的高管,你能跟他通力合作吗?

至于怎么培养小伙伴?有两点是比较关键的:

第一个就是充分的授权。

在授权的时候,大家的心里面会有一个非常大的疑问,我把这件事情交给了A,他到底能不能干成呢?

这个时候其实有两个逻辑分支,第一,这个人可能确实干不成,能力不行;另外一个分支是你觉得他干不成。按照这两个分支演进的话,最终的结论就是是回到了原点,自己干。

其实授权的时候,我们也是有一些小的技巧。

工作里面会有非常多的业务,业务优先级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找一些不那么要命的事,先授权出去给小伙伴尝试。

然后授权的时候责权一定要弄清晰一点,告诉他老板让他干什么,什么时候要拿到什么目标,什么情况要汇报,什么时候自己做主,剩下的能够授权的就尽量授权。

第二点是授权之后,在他出现问题的时候,只要问题不是那么的要命,一定要忍着不说。

因为一个小伙伴出现一个错误的时候,作为老板,你的认知水平包括你的经验一定比他多,这个时候如果没忍住说了,甚至直接下场干了,结果就是小伙伴得到的成长非常少。因为他不痛,他不痛就记不住,而且不疼就不思考。

忍住不说,其实意味着我们花钱、花时间给小伙伴买认知,这件事情不要给一般的人,要给真正觉得值得培养的人。因为有成本,而且有没有收益还不好说,所以一定要选自己真心觉得可以培养的人,然让他们成长。

07

提升认知是需要一直做的事

说到提升认知,很多小伙伴都有非常清晰的提升认知的诉求,很多人可能更多的只是去做一些业务上面的探索,也挺好的,但是可能我们还是要抽出一部分的时间,在提升自我认知或者整个世界的认知方面。

提升认知我觉得有两个方式:一个得花钱一个基本不花钱。

先说便宜不花钱的,不花钱就是看书,几乎我们经历的所有一切别人都经历过,比如说怎么样分钱,我们可能很多小伙伴困扰了怎么分钱,尤其钱不是很多的情况下怎么样分。

这个困扰不是咱们这一代人、上一代人有的,钱被发明出来之后就有了,而且有些人把经验写在书上,我们看就可以了,我们世界是不断循环的,有的可能两三年循环一次,有的可能几百年,但是我们处在不断的循环过程里面。

我们找到了一本好的书,然后找到里面循环的这些规律,也许可以非常快地解决我们心里面的一个疑问。

通过书提升认知,虽然不花钱,但是书非常多,不能确定哪本书好、适合我,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点,虽然这本书是好书,但有的书我们年轻的时候看不懂,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读书有非常大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小的风险。

另外一个提高认知的方式,就是老祖宗所说的行万里路。

不是说咱们出去聊聊、看看风景,而是路上的这些风景、见闻、人,对于我们来讲是有一个刺激的,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认知。

比如说可以去一些企业游学,或者去外面走一走,看看日本美国,看看他们是怎么样玩的,都是可以的。

这里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在外面走的过程里面,要去跟更多的人交流,通过与不同圈层的人交流来提高我们的认知。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样加入一些圈子呢?

有些圈子是我们花钱可以进的,高端的会有面试。通过他们的面试,通过他们对于企业的筛查,我们能够在一个相对来说一个相对匹配的环境里,进行交流,这是非常非常好的。

有些圈子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口碑进的,这些圈子希望你能带进去不同的认知,光有钱就不够了,这就要靠自己一点一点的积累自己的真功夫了。

另外还有一个提高认知的方式,就是上商学院。

商学院有这样几个作用,我们作为创始人,一定是孤独的,你的那些压力、痛苦跟谁说?跟老婆说不合适,和同事说也不合适,跟父母说,你父母压力变大了,更加不合适,所以作为一个创始人,我们命中注定是孤独的。

我们这些焦虑跟同学说,跟私董会的铁子们说,是完全没问题的。

虽然在做的各位都面露笑容,但是我想每个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实际上我们在这些学校里面或者社群里面,不管能不能学到东西、能不能提升,至少我们可以做到一点,把自己的焦虑值降低。

当你看到别人都很焦虑的时候,你就不那么焦虑了,哈哈。

另外在一个业务不冲突的又都是牛人的环境里,大家能够去真正的交流,这时我们的认知会有一个比较快速的提升。

另外还有一点,我觉得也是一个特别有感触的一件事情。

比如说我们带团队,我们怎么样能够让团队不断的提高,你说他自己长起来的情况可能是有的,但是我内心特别期望把我们的团队,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因为外界一直都在变。

你看现在厨师的岗位越来越不需要,司机可能也越来越不需要了,我们公司里面非常多的岗位,比如说DBA都失业了因为阿里云出现了。

外界不断的变化,用户需求不断的变化,我们怎么样才能顺应变化,一定是我们要掌握学习的能力,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学习能力,我们注定被淘汰。

我在想,作为创业公司的老板,我们用不用把培养小伙伴的学习能力,或者带着他们成长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我现在认为,这应该至少是主要的任务之一,这里其实有一个敏感点,如果我把我知道的一切,没有保留的教给小伙伴,他们又很聪明,全学会了,然后我没提高,结果是什么?

结果可能很悲催,也许就是徒弟学会了打死师傅。

所以我们想让他们提高、想教他们,我们在不断输出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我们一定要保留着这样一个势能差,这样才能带着团队不断进步,而且可能比较稳定。

08

  改变别人还是改变自己?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先说说我的成长经历,11年的时候我被百度处罚,然后我开始改变自己的路径,不断的改变自己。

第一次否定可痛苦了,后面否定次数多了就无所谓了,成长的路上犯傻是很常见,每年傻几次很正常。

然后我想,我既然可以有变化,我的小伙伴们或者身边的朋友们是不是也可以?

当时我的判断是可以的,然后想什么情况下产生变化?我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有压力,或者足够多的压力作为动力,他就有可能改变。

我很想让小伙伴们变得更强,而且他们也想,所以我不断给他们压力,但结果并不是很好。

我发现自己少思考了几件事情,而且是特别特别关键的事:

第一,我的压力来自于我自己,我和自己和解了之后我不会讨厌自己,我接纳自己了,这个时候压力让我往前走,是我的动力。

小伙伴的压力来自我,并不是来自他们自己,压力主体不一样,这个时候导致我跟小伙伴之间虽然私交非常好,但我们逐渐变成对立的关系,因为我是给压力的那个人,这是之前没有考虑到而且非常非常关键的一点。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几乎都来自于外界的变化,只不过自驱的人通过外力刺激后变化可能大一点。

我努力改变别人的时候,也许并不是他真心想改变的时候,这时我们站在对立面, 收效会很低,压力非常非常大,大概率会失败。

还有一个原因,以前我认为每个人差不多,通过不断的努力,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全面的发展。但是现在我理解了,每个人的差别比较大,比如我们的思维方式(理性、感性),有很多生理上面的区别通过后天努力不一定能改变。

所以我们要做是要发现每一个人他身上的优势,给他们组合起来,而不是把一个人放在一个岗位上,努力让他去实现他能匹配的岗位,这是非常困难且投产比极低的一件事情。

现在我的思路,基本上变成了不太努力地去改变别人,更多的时候是改变自己。

其实改变自己已经很难了,对小伙伴来讲就是给他们机会,扶上马然后送一程,能抓住机会最好,抓不住就考虑替换,不要轻易去改变别人,因为改变别人非常高风险而且ROI非常低,最后结果可能是双方都痛苦。

09

最大的利己就是利他

我们团队里面有一百多人的客服,之前我跟客服主管说,你们的原则就一个,咱们不要定规则,规则咱们定不过来。

咱们定一个原则,你告诉小伙伴们,把用户当姐妹,姐妹找你办一点事,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咱们就坚定的执行原则。

我的底线是,比如用户说买了一百块钱的东西不满意,咱们可以把一百块钱东西送给她,然后再赔他一百块钱,如果这时候她还不满意,再来告诉我,这就是咱们的原则。

我给客服主管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她不理解,说我们这么干不就赔钱了吗,我跟她讲这里有一个底层的逻辑,我们每个人都想挣钱,但是钱我们到底怎么样挣,其实是有挺大区别的。

如果这件事情我挣的多了,你挣的少了,咱们是博弈关系,甲方、乙方这件事情干不长远;如果钱在别处,原本你没有,我也没有,但是咱们合作之后有了,我拿一部分你拿一部分,这时对双方来说是谁挣多谁挣少的事情,基本上聊一下是可以谈好的。

我们的用户在商城里消费的时候,我们到底是挣电商的钱,还是挣服务的钱,这是完全不一样的逻辑。

如果纯电商逻辑的话,用户买我们的产品,我们挣一个溢价,随着产品价格越来越透明,溢价空间越来越小,而且也会有非常多的竞争,我们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

但是换一个角度,如果在我们商城里面是买的购物体验,买的是服务(选品、物流、售后),我们的服务又是超出预期的,逻辑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做了非常多利他的事,并不是我们有多高尚,我们只是遵守了这个基本的商业逻辑,因为只有我们利他了,我们给别人创造了价值,自身才有可能获得自己的价值,最终才有可能利己。

10

幸运三要素

很多人问我,你们怎么发展到现在的?我说我们运气好。

比我聪明、比我努力的人太多了,多到数不过来,但是能够获得像我们现在的一点点成绩的人,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多,这里面的原因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我们幸运,不是说空话,我真觉得是靠幸运。

之前我特别想弄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更加幸运,但一直没找到答案……

直到一个月前我看了一个演讲,一个斯坦福的教授,终于给出了答案。

她说幸运有三个因素:

第一我们要去努力地、勇敢地尝试一些有风险的事。

我是一个有社交恐惧的人,在大的社交场合里面会有一点不自在,现在比以前好一点,但是内心依旧喜欢独处。

19年我鼓足勇气参加了一个聚会,然后认识了641,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做这个项目,如果当时我没有去参加聚会,就不会有这个链接,可能也就没有机会跟大家一块聊天,所以冒一些我们可以承担的风险,这件事情是我们幸运里面的第一个要素。

第二个因素,感恩。

这一点我也特别特别有感触,这里面给大家分享一点:

感恩这件事情,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向帮助过我们的人,或者当时给我们带来正反馈的人,对这类人感恩我们相对比较容易做到。

另外的还有一类人,就是当下一定程度上可能给你伤害,但是没有弄死你的人。

如果给了你一个相对可以承担的痛苦,然后你通过复盘把这份不那么愉快的精力变成了经验,那这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部分人咱们可以不当面说谢谢,但是我们要去接纳。

我们遇到困难、挑战的时候,心态应该是感恩的心态,创业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不那么令人开心的人和事,在那个当下可能带来了很多痛苦,可是我们不就是因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痛苦和挑战,才不断的提高的吗?

所以这些人、事,我们内心也要心存感恩,有了感恩的心之后,人就会平和很多。

因为我们注定会不断遇到这些事,当挑战出现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是,成长的机会又来了,如果是这个状态,那我们解决挑战的概率可能更高一点。

第三点,我们要接纳他人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

以前我是一个比较自负的人,当我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我总会去说服别人,证明自己是对的。

现在我已经明白,当你发现其他人跟你的观点,在一件事情上完全不一样,甚至是你完全没有想到的一个观点时,我们内心要开放一点。

不一定跟你想的不一样就是错了,甚至有些观点本身都没有对错(a与b的意见可能完全不同,但都是神的真言),我们的心放大一点,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接纳更多的信息,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基本上幸运就靠这三点:

第一,尝试一些有风险的事。

第二,对于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我们心存感激。

第三,我们理解、接纳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接纳不同的观点。

END
如果你对写作感兴趣
想通过写作积累能力、副业变现
欢迎了解粥左罗7天写作特训营
原价399元,前500名限时9.9元

扫码即可特训名额

看完记得关注@粥左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