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最优雅的劳动,向每一位书写者致敬!
五一劳动节
向所有书法爱好者
致敬!
欧阳询
书法的劳动工具最精致
文房四宝的诞生,不知融入了多少手艺人的汗水,以及多少动植物的生命。一两松烟,是一捆松枝燃烧后的升华;一张宣纸,是一堆檀草的结合凝练;一支毛笔上的刻字,其实是一群动物的墓志铭。
古人常说,敬惜字纸。这其中也包含了对工具的敬畏:它们是无数逝去的生命,书法可以让它们复活。
黄庭坚
书法的劳动环境最讲究
其实,有张桌子就够了。
有朋友来访,泡上一壶茶,谈人生和理想,聊捡漏和收藏。这时旁边得有张古琴,管他会不会弹,手指一抹,出声就行,嗡嗡响也是格调。
琴响了,不能没有香,于是点上沉香几片,看淡淡的烟从铜香炉里缓缓升腾……
其实,有张桌子就够了。
然后,安静……
王羲之
书法的劳动内容最美好
北大的王岳川教授说,多一个写书法的,少一个偷井盖的。
为啥呢?因为书写的内容,都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
换言之,书法天生就承担着教化的功能,它助人向善,教人审美。
孙过庭
书法的劳动成果保质期最长
因为有了书法,纸寿千年,竹木简两千年犹新,甲骨三千年不烂。
但不是所有书法都能不朽,历史最无情,书法史更无情。它会让最优秀的书家作品一直存在,时间越久越珍贵;但对那些欺世盗名的家伙毫不手软,它会让你风光一时,也只让你风光一时……
赵孟頫
书法的产品检验最严格
比如,这幅字结构不错,章法不错,墨色不错,大家怎么看都很好,但评委来了,说了一句“有点小俗啊”,然后,这作品就废了。
当然,也要感谢这种苛刻,正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的苛刻评选,才淘汰了了糟粕,留下了精华。否则,一千多年要存下多少废纸让我们去辨别?
陆游
书法的劳动对象最有品位
书法的欣赏者,收藏者,一般都是有品位的人。
但书法爱好者,则需要一定的门槛。最起码,你得认识字吧,尤其是繁体字。没准还得认识一些篆隶,草书;还得会背一些古诗文……而且,还要能分辨颜柳欧赵,还要懂一些历史,一些文学……这样一来,没点学问,没点品位怎么混!
米芾
书法的劳动形式最养生
书法给世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修身养性。
过去讲修身养性,指的是精神层面。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写字的时候人的心跳次数会降低,人会变得越来越沉静,久而久之,对健康有益。
很多平时想不开的事情,想不通的烦恼,随着练习书法,会渐渐烟消云散。
智永
就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劳动者,他们艰苦辛劳之余,仍不忘坚持着对书法得热爱与学习,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书法人。他们就像一盏明灯,在我们需要指引时,滋润我们懦弱不坚定的灵魂。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感受一下他们不平凡的劳动与书法。
伊秉绶
“装卸工”
吴明,铜山茅村人,今年35岁,初中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因为在这个地方等活,干活的车还没有来,就在这空当练起字来,临摹赵体有一年多了。
2
“工地哥”
那一手沉着稳健的隶书,一定是下过功夫练过的,让我们十分佩服。
3
“肉铺哥”
没有顾客光顾时也不忘练上几笔,所写应该是《书谱》。他专注的神情好像并非在闹市,肉摊是为了活着,可能练字于他而言才是生活。
4
“市场哥”
应该是个豪放之人,专门腾出了宽敞的位置来挥毫。前面挂着的“大坡土猪”也许就是出自其手。如果是,那功夫一定是不浅的。
5
“快递小哥”
刘超,1984年生,从事 快递行业,研习小楷书法三年有余。以灵飞经墨迹入手,取法魏晋,遍临诸帖,汲取营养,风格多变而独钟情灵飞,故自取号“靈飛小弟”。
6
“锅炉工”
司炉工80后,热爱生活,酷爱艺术,尤喜书法,一间小小的锅炉房,却别有乾坤。在这十年期间,他一边负责锅炉运作,一边写书法,日积月累,成绩喜人!
7
“务农大姐”
身高不足一米四、双手长满老茧,这位乡村农妇名叫李艳红,一边喂鸡一边练字,每天抽出4个小时勤练书法,一手漂亮颜体,连专业人士都刮目相看。
8
还有许许多多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感动着我们,执着的书法追梦者。
没有功成名就
只有执迷不悔
没有名利相随
只有汗水耕耘
为什么如此执着
只因骨子着里流淌着书法的血液
这些平凡的劳动者、爱好者
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让我们,虔诚地为他们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