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反思 4月结账,靠着几乎满仓的中远海控,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收益(单月近40%,基本完成全年的任务)...
4月结账,靠着几乎满仓的中远海控,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收益(单月近40%,基本完成全年的任务),也难免对自己这一个月来的看盘和操作产生一种盲目的自信,进而体现在操作上开始过度的依赖于某个自己“确信”的指标,而忽略了市场的真正本质。
在迎来五一假期难得的休息后,对自己的这一段时间来的逻辑和操作进行复盘,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即使不操作,从一开始就全仓持股,中远海控4月份的收益也能达到了35%,这个月的收益是否只是一种幸运?(当然,月初我并未全仓海控,单纯从操作的收益来说,在海控方面还是比单纯的固定仓位要高一些的)
二方面,通过对其他股票的复盘(这几个月,我所有关注的精力主要都在中远海控上,但也零散小仓位做过其他几只个股),发现在海控的看盘操作方式,在其他股票上并不是很灵敏。
因此,需要进行反思。
先说我操作的依据和逻辑:我认为市场价格变化博弈产生的,我把这个博弈简化成为了主力和散户的模型,依据主力对散户的绝对优势,把博弈的结果默认为主力是胜方,能够不断的利用各种手段(包括资金优势、估值、业绩利好等),不断反复收割散户。进而把自己放到主力到视角,进行自己的操作。
而为了解决主力资金的复杂问题,我又把各种各样的主力简化成为了多方和空方两个阵营,进而通过主力净量的变化,对市场多空变化过程进行观测,结合价格变动情况,对未来市场走向进行研判。
这种观察是很有乐趣的,每天看盘,都仿佛在观看一场精彩激烈的战斗,看着多空双方主力的激烈搏杀,然后作为一名普通散户投资者,尽可能的跟随着获胜的一方的主力去享受胜利果实。这也一度让我在做波段和做T的过程之中,胜率渐高。
同时,基于上述逻辑,也很好的解释中远海控股票历次跌停的一些怪象——明明是很利好,股价却暴跌的现象。
只是,当今天自己真正静下心来再复盘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方法里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主力净量,是不是一个真正能反映主力多空博弈状况的指标?
从前期中远海控的一些实盘结果来看,同花顺多周期(日k、5分钟、1分钟等)的主力净量,真的是一个很好也很有用的指标。帮助我成功的躲过几次跌停,也降低了持仓成本,在一些日内做T的过程之中,结合盈亏策略,成功率也不错。
但是,为什么放到其他股票就没那么有用了?而且,如果仅仅单凭这个指标,就能判断主力资金的真正动向,想得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天真了?
首先,这依旧只是一个统计指标,是根据各个软件按照一定的操作规则,从市场实盘数据里统计出来的,统计口径不同,结果不同。这点,在4月29日我的一篇复盘《散户的胜利?》里,也截了好几个不同软件的统计结果,虽然都显示为净流出,但是数值还是相差很大的。
其次,既然作为一个指标,有不同的统计口径,那么作为主力资金来说,也是能够通过拆单,通过分散账户等手段,来隐藏其踪迹的,从博弈的角度而言,为达到目的不择一些手段并非不可以。
第三,单凭成交单数,对于主力资金进行定义,并非是自己心目之中那种能够真正影响股价的所谓“主力”,如果有某个大户,只是在某个时段想要买入和卖出,但并没有去刻意的去影响股价的走势,那么即便某些单子的资金量再大,其实也不能称之为“主力”。
这样,问题就来了——主力净量这个指标,并不能真正反映市场里真正多空博弈的本质。
在中远海控里,这个指标之所以比较有效,很大程度是因为这只股票的特性:确定性很高,散户的热情很高,很多主力资金(特别是一些短线的大资金)根本不惮于隐藏自己的意图,就是赤裸裸的收割。但是,一旦放到其他股票,还有一些机构、长线持股的主力资金,这个指标就会弱得多。
而目前的海控,情况似乎正在开始慢慢发生改变,比如业绩持续看好,一些长线资金也在建仓入场的情况等等,这个时候将会出现新的变化,指标是否还是那么管用,就要再打一个问号了。
因此,在接下来,更重点的还是要去深入研究市场的本质,而不只是单单依赖于某个指标(其实,这也是想和一直关注和信任我的一些朋友说的),不断的去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认知。
当然我也会继续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一起去真正探寻。最终的目标,是真正能够在股海的各种狂风巨浪之中,持续前行!
祝星辰大海,股路长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