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主流书法对当代的影响:傅山“四宁四毋”与“流行书风”
傅山“四宁四毋”与“流行书风”。傅山诸体皆精妙, 但又以行草为最擅长。由于他不事清室, 书法上颇重骨气和书品, 赋以坚毅刚正之气, 所以在论书上他首先提出:“作字先作人, 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 笔墨不可补。”
傅山作书, 书法节奏要快于时风, 在线条快速的变化运动瞬间捕捉灵感, 楷书带有行书的意态, 而行书又以草书的气势来贯通, 草书则更是恣肆跳宕, 支离率意, 强调气势, 以盘龙舞虺的线条缠绕给我们强而有力的壮美格调的印象, 特别注重了空间的虚实和迂回环转, 给予了我们或清泉流瀑, 或急风暴雨, 或衰草连天的自然意蕴, 达到了天人合一、人书合一的豁达通畅的艺术境界。
他在理论上提出了“宁拙毋巧, 宁丑毋媚, 宁支离毋轻滑, 宁直率毋安排”的主张, 这里的拙、丑、支离、直率, 作为审美对象, 一般读者可能不习惯, 拙者笨拙, 丑乃丑陋, 支离使人感到不破碎不全, 直率则少蕴藉。但傅山推崇的是汉隶书法, 其拙与巧相连, 丑中有妍, 支离其形而朴厚苍劲其古, 直率乃真率, 绝去一切做作安排, 审美内涵丰富而深刻。
傅山“四宁四毋”正是针对明末清初书坛学赵体而发的。当时学赵孟頫者众多, 形成一种熟、甜、媚的书风, 傅山对此极为不满, 追求作书要“天机自然”, 反对巧媚、反对轻滑, 反对一切做作安排。
当代书坛从上世纪八十年的复苏到逐渐的回归经典, 无论是河南书风, 江浙书风, 都是以继承传统为出发点的, 追求不同风格的唯美倾向。但自上世纪90年代始兴的“流行书风”开始反叛, 即民间书法的雅化。
他们在取法上比清人对于新出土的秦汉木简、晋人尺牍、楼兰残纸、敦煌写经、砖瓦文字等更有浓厚的兴趣, 亦在书法创作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读, 所创造出的作品面貌比以往的碑版和法帖更加随意, 更加放逸, 更加烂漫多姿。具体表现在章草书风, 简牍书风, 手札书风及对碑学高古拙朴、雄放浑厚的风格作优美秀雅的处理。
这正是对傅山“四宁四毋”的一种解读和继承, 因为不愿意更随时代的主流书风, 所以反其道而行之, 具体的表现在书法的结构上, 它不太尊重、追求我们过去所称的经典性的章法、笔法和那种字画的要求, 所以你看它有时候解体、很宽松, 很散漫, 甚至有一种反雄强的用笔, 而用一些看起来很萎弱但是有很多东西又是很倔强的。
它反唯美倾向, 反那种圆润通透、铁划银钩的东西, 而出一些我们称之为 “向当代人审美趣味挑战挑衅”的东西。傅山的创作手段给人以纵横开拓艺术思维的灵感, 激励了当代人根除书写奴俗习气, 锻炼胆魄。